Twitter新規禁止發布非人化貶低言論
Twitter最近發布了一項新的審核政策,明令禁止在平臺上發布非人化貶低言論。非人化指的是不把他人視為人類、詆毀他人不如人類的言論,比如將某一類人比作畜生或病毒,或以生殖器官貶低對方等。
在周二早上發布的博文中,公司主管德爾·哈維(Del Harvey)與維哈雅·蓋得(Vijaya Gadde)將提議的政策描述為持續促進Twitter平臺上健康交流,并減少因平臺溝通在現實世界中造成危害之努力的一部分。
“詆毀某人畜生不如的言論會對平臺服務造成影響,包括使嚴重暴力行為成為常態,”博文里寫道。
一旦新的政策生效,Twitter的政策規則中將加入以下新條款:“您不可針對任何可識別群體中的任何成員發表非人化言論,以免該言論導致線下傷害。”政策隨后又定義了“非人化”:
非人化:不把他人視為人類、詆毀他人不如人類的言論。否認他人的人類特質(比喻為畜生的非人化)或否認他人的人類本質(機械非人化)時,即發生非人化。以下例子均可視為非人化,比如將某一類人比作畜生或病毒,或以生殖器官貶低對方等。
可識別群體:任何可以通過其共同特征(如種族、民族、國籍、性取向、性別、性別認同、宗教信仰、年齡、殘疾、嚴重疾病、職業、政治信仰、地域或社會習俗等)區分識別的群體。
博文還指出,新的規定與更為常見的針對仇恨言論或種族主義的規定有部分的重疊,但后一類規則多適用于所有群體,而非適用于受保護的特殊群體。
以往,Facebook因為規則不夠嚴厲而備受批評,因為他們的規則只有在單獨處理種族問題時才將此類種族主義言論視為不恰當。在由此產生的規則下,稍加修飾即可生產漏洞,導致針對黑人兒童的言論依舊存在但針對白人男性的言論卻被禁止。一個明確禁止非人化言論的政策也還可以解決社交網絡助長種族暴力的情況,比如發生在緬甸、斯里蘭卡和其他國家的一些種族暴力。WhatsApp最近聘請了數千名非正式審查員來改進內容審核,但其并未改進針對可接受言論的政策規定。
在規則生效之前,Twitter為該規則預留了一段公開評論期,這種做法與美國聯邦政策制定流程有些許相似。對新規則有看法或顧慮的用戶可以提交他們的問題或“有助于健康交流但可能違反本政策的言論示例”。公開評論期將一直持續到10月9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