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Snapchat的啟示:產品的細分即是對人的細分
在前些日子的“三馬”復旦大學眾安保險啟動儀式上,馬化騰說過:“我最擔心的是不了解年輕人的習慣和喜好”。在討論環節他也提到:“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喜歡的東西我越來越看不懂,這是我最大的擔憂。美國閱后即焚Snapchat非常火,我們自己用起來覺得沒什么意思,但發現12-18歲的女生特別喜歡玩?!?/p> 從Snapchat拒絕Facebook30億收購中我們看得出,Snapchat是有意要在未來挑站Facebook的社交地位的。沒錯,美國用戶們每天分享的照片有46%分給了Snapchat,有46%分給了Facebook,看起來似乎在照片分享方面已經和臉書平起平坐了,但這還不足以讓我認為他現在能對臉書產生實質上的威脅。而Facebook想收購Snapchat,害怕的不是他的現在,而是他的未來。 Snapchat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異軍突起,在12-18歲年輕小伙蘿莉中異?;鸨?,這不得不讓我為此仔細思考一番。Snapchat的創新源于“閱后既焚”這種新型社交交互方式,而現代 營銷 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說過這樣一句話: 產品的細分即是對人的細分 。 以前我們對社交軟件的需求僅是聊聊天、發發心情、寫寫日志什么的,通過這種方式與朋友們進行交互。而Snapchat發現了一種新的需求——閱后即焚。而這種需求更是在年輕人中尤為凸顯。其實用發現了新的需求來形容有一點不恰當,而更應該說是細分出了一種新的需求方式。以前發圖片只要用戶不主動刪除,圖片就會一直保留下去。而現在好了,發“閱后即墳”,發出去的照片,每個人只能看10秒甚至更少,看完“即焚”。不管是永久保留還是保留數秒,都只不過是我們分享社交信息的一種方式,實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讓我們來想象一個樹狀圖,最上面是“動態 發布 ”,下一級是“文字分享”和“照片分享”,“照片分享”的下一級是“永久保留”和“閱后即焚”。沒錯,我們的社交軟件在“動態發布”方面經歷了了一級細分和二級細分,而Snapchat就是最早進行二級細分的社交軟件中的一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細分呢?上面說過,產品的細分即是對人的細分,對不同需求的細分?,F在各行各業都在講“ 用戶體驗 ”,紅衣教主周鴻祎也說過:“在同質化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誰能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誰就能取得勝利”。 那么要怎樣做才能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呢? 以前的社會是一個趨同的社會,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同的人產生了不同的需求,現在已經是一個個性化的社會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階層,不同的愛好,到處都充滿了不同的需求,連買個手機,都會對不同顏色的外殼產生不同的需求,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土豪金”為何如此之火爆了,但是要知道“土豪金”火爆并非是因為“土豪金”這種顏色而火爆,而是因為它是蘋果的“土豪金”,蘋果手機就是一種大需求,而“土豪金”就是這種大需求下的一種細分需求。 同樣的道理,“閱后即焚”也不過是大需求下的一種細分罷了。脫離蘋果的“土豪金”很難興起大風大浪,同樣,脫離大需求的細分需求也是很難在目前挑戰主流。 雖然我不看好現在的Snapchat,但并不代表未來就一定不屬于“閱后即焚”,畢竟他們已經抓住了12-18歲這一批人的新興需求,抓住年輕人既抓住了未來。連馬化騰都害怕不理解年輕人的需求了,我們就更沒理由不擔心未來Facebook的地位可能會遭到挑戰。而我給Snapchat的建議也是,努力抓住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培養他們的用戶習慣,專注“長尾”,方能取勝。 Facebook,咱們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