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閱讀一本書計劃 Vol.3
-
五月
18
兩周閱讀一本書計劃 Vol.3
標簽: Go to comemnt去年9月,做101次訪談的邵皙智訪談海盜王基德——一個拍攝星空并出版《追星八十一天》的攝影師時,我提了一個問題: “我現(xiàn)在特別怕死,我怕死了之后就沒有機會見到外星人了,也沒有機會目睹以后科技發(fā)展時代變化,不知道他有沒有這種想法過,怎么解決?” 讀這本《萬物簡史》,這種感覺再一次強烈起來,以至于,花了三周時間才讀完。 從宇宙的起源,到人類的誕生再到原子乃至更小的部分,書中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娓娓道來,盡管這樣看上去有點中二,但對科普讀物來說,會更加吸引人。 巧合的是,最近開始看FOX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兩者不但在內(nèi)容上很相近,在風格上也驚人的相似,相比于圖書,紀錄片更加華麗和直觀,也給人以更大的震撼。 第一集最末,如果將宇宙壓縮到一年的時間軸里,那么,人類的誕生也就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時的事,而全部有歷史紀錄的人類史,只不過是最后14秒的時光,直到最后一秒的時間,我們才開始用科學,去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和規(guī)則…… 我們存在的時間太短,我們知道得太少,我們在這個世上匆匆忙忙走一遭的意義何在? 《萬物簡史》給了一個讓我比較滿意的答案: “在此后的許多年里,(我們希望)這些小粒子將任勞任怨地進行幾十億次的巧妙合作,把你保持完好,讓你經(jīng)歷及其愜意而又通常未被充分賞識的狀態(tài),那就是生存。” 我們死后,構(gòu)成我們的原子并不會消亡,許多年后,或許他們會重構(gòu),會重新發(fā)生奇妙的事,我不知道意識會不會留存,但,至少,我們以另一種科學的方式,輪回! 當然,這本書的意義遠非如此,宇宙因何而生,我們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方,這些問題總要去思考一下,你說呢? 一起讀書的朋友們 桑夏 娛樂至死 中途把《娛樂至死》和George Owell的Animal Farm讀完了,而《文化與帝國主義》暫時擱淺。 由于時代比較遠了,《娛樂至死》里面關(guān)于電視的觀點有些陳舊,但是技術(shù)更新引起的思考和造成的影響不能忽視。的確,我們的傳媒平臺已經(jīng)娛樂化,而這種娛樂化也是大眾所默默認可甚至為了大眾而制造的。 雖然這是一個反智的時代,反權(quán)威反嚴肅,但是話語始終不由我們大眾主導,大眾依舊易被那些公知所引導。 作者是在恐慌圖象化時代替代印刷時代所造成的意識退化和認知流失,進而不自覺地丟掉人類文明進步所需要的思考能力。變成癡肥的沙發(fā)土豆。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形式會給我們帶來什么不同的知識、智慧和學習方法?每一種形式會產(chǎn)生怎樣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什么樣的信息最有利于思維?不同的信息形式是否有不同的道德傾向?信息過剩是什么意思?我們怎么知道存在信息過剩?” 萍萍 異類 這周看的《異類》,講述了那些天才或者優(yōu)秀的成功者的成功因素。作者研究了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自身的努力過程,以及遇到的各種機遇。說明優(yōu)秀的基因固然重要,但是這些成功者大多數(shù)首先得益于他們的父母創(chuàng)造的人文環(huán)境,他們的出生年月,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和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他們自我也至少花了很長時間在其領(lǐng)域鉆研和加強自身相關(guān)能力。社會給創(chuàng)造了很多機遇。這些成功者的成功也是智商IQ和實踐商(practical intelligence)作用的結(jié)果。 也講到了有些很聰明的小孩,由于沒有很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理念,加之和社會的脫離,最后自己的大腦財富浪費。個人覺得這些所謂的成功的異類背后的故事,都能讓我們學到怎么去讓自我進步,怎么認清周圍消極和負面的因素,加強practical intelligence。在孩子教育方面,怎樣去關(guān)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利用周遭資源,與人有效地溝通。 書中對practical intelligence的定義很贊:“Knowing what to say to whom, knowing when to say it, and knowing how to say it for maximum”. 來美國后,發(fā)現(xiàn)中國人跟美國人最大的溝通障礙不是語言,而是思維和說話的著重點。很多中國人只是在那默默無聞做事情,不注重將自己的進展與上級交流。或者說話由于思維角度和著眼點不同,往往說了不能取到很好的效果。太強調(diào)技術(shù)和事情的本身,忽略了如何去表達讓更多人產(chǎn)生更大程度的共鳴。 顏顏 女人明白要趁早 瀟灑姐的《女人明白要趁早》是由24個真實故事構(gòu)成,所以書倒是讀的很快,但留給的思考卻無限。 1 關(guān)于愛情 上一輩人視單身如孤苦伶仃,孤立無援。結(jié)婚才是解藥和結(jié)局。但現(xiàn)在,人們卻清楚知道,結(jié)婚才是服了一味新藥,至于是毒藥還是解藥,只是開始。單身的確有時寂寞,但這寂寞仍能詩意,迎風灑淚,對月長嗟,嫁錯人的寂寞才真正可怕,無處消遣,又無處躲藏。書中有關(guān)真命天子,有關(guān)變心的說法也可看看。 2 關(guān)于金錢 既然開張做生意,無論大小,但求盈利。這些話自己是敢想不敢說的,還導致不敢做。會因為關(guān)系好之類不要錢。現(xiàn)在覺得你勤勞你用勞動產(chǎn)品換來應(yīng)得金錢是正常的。不擺正心態(tài),餓死的是你自己。而且新女性獨立的重點也在于,婚姻中萬一家中出了什么事,男人病重或家庭破產(chǎn),女人不至于手足無措,仍然能養(yǎng)活好自己家庭。 3 關(guān)于試錯和奮斗 越年輕時候,越可用試錯法。在不違反健康,不犯法律基礎(chǔ)上,弄明白哪些是適當自己的,為了讓以后的歲月做對的概率更大,不妨前期多試點兒錯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關(guān)于奮斗這塊,滾雪球原理就是最好的解釋。最后想說的是判斷還是要自己做,因為別人不知道你的實力,志向,前因后果,沒法給你真正建議。但凡勸你保持現(xiàn)狀的人,他自己的人生選擇也是這樣,鼓勵你勇往直前的,他自己也一直往上走。人們都會以己度人。書中寫到各主人公的現(xiàn)狀,在此祝瀟灑姐家庭幸福。女人明白要趁早,做個外表仍美麗,內(nèi)心已明白的人吧。 沛沛 自控力 這本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身份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并從不同方面提出了解決辦法。相比第一部分,個人覺得第二部分提出的辦法實踐性不強。 讀完這本書,使我對自己的想法有了深一層次地理解,可以慢慢沉下心來,少一分浮躁。同時,讀此書的過程,也審視了自己在“身份焦慮”中的迷思,一味地活在他人眼里會讓自己變得很累。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并付諸實踐,才是人生意義所在。 這本書中提到了自己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的新觀念,例如書中認為“社會福利會抑制社會進步”,在跟書友的討論中得出了一下觀點(尚未解決): “社會進步的界定:人們生活舒適做自己想做的事 vs. 人們積極奮斗。高福利制度會抑制社會進步,尤其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 羅成 全球通史:上 《全球通史:上》是對傳統(tǒng)教育史觀的糾正,強調(diào)技術(shù)和自然環(huán)境在歷史上的作用,去中國中心化,文明容易盛極而衰,歷史常常是包袱,邊緣者總有機會,也比較契合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沒有永垂不朽,只歡迎新生和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