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整體市場需求分析 計劃投資規模超萬億
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對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政策扶持對于智慧城市建設推進的意義重大:中國城市化“政府主導”的因素大于“市場演變”的因素,政策在城市規劃中起到決定性作用。2010年開始,國家及地方“十二五”發展規劃陸續出臺,許多城市把建設智慧城市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隨后,政策文件分別從總體架構到具體應用等角度分別對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鼓勵措施,“加快”和“促進”是出現頻度較高的關鍵詞,隨著智慧城市參考指標體系的構建完善,前瞻判斷政府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細化指導意見將會陸續出臺,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光環”仍將延續。
2015年4月7日,我國住建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公布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試點名單的通知》,確定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4個城市(區、縣、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等13個城市(區、縣)為擴大范圍試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建的41個項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專項試點。加上前兩批公布的193個城市,截至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節能減排等為目標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大力提倡推行“城鎮化”的背景下尤為引人注目。建設好智慧城市(區、鎮)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轉型、改變發展模式和做創新型國家的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也是擴大國民經濟內需的最重要的拉動力量,而且這已成為共識。
目前我國正建設跨部門的智慧城市協調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評價體系,以加強智慧城市的指導和監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效須經國家認可。
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先后發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試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報告》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臺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實際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醫療、政務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成果。
2016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目前,住建部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規劃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逾5000億元。
智慧城市需求分析
根據下面各個細分應用預測,總結智慧城市需求總體規模如下:
2008-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
中國智慧城市如此快速的增長,IT廠商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供強大的信息手段。而且,IT廠商有責任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各個階段的需求,并以此為指導,提供因地制宜的幫助,這種幫助貫穿于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部署、運營的全生命周期中。
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