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騰訊系企業同城藝龍赴港上市,未來還要繼續“all in 小程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快訊 | 11月26日消息:同程藝龍今日正式掛牌港交所,開盤價10.78港元,較發行價9.80港元上漲10%,以開盤價計算,同程藝龍市值達到221.51億港元。自此,號稱“OTA第一港股”和“小程序第一股”的同城藝龍上市終于塵埃落定。
2018年3月份,同程旅游旗下同程網絡和藝龍旅游宣布合并。2017年,按照交易額計算,同程藝龍在中國在線旅游市場排名第三。招股書顯示,合并之前,同程、藝龍連續三年保持了高速增長,且均已在2017年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2015-2017年,藝龍收入由10.26 億元增至25.1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56.7%;同程在線業務收入由 5.81億元增至27.0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6.0%。從財務數據來看,藝龍2017年凈利潤為1.94億元,同程2017凈利潤為4.91億元。
在今年上半年合并后,新成立的同程藝龍亦保持了盈利快速增長的態勢。從盈利表現看,僅2018年上半年同程藝龍總計實現盈利8.45億元,該數據超過了同程及藝龍二者去年全年的盈利6.86億元。 同程藝龍也是為數不多的帶著盈利光環赴港上市的企業。
被騰訊“看著長大”的同程、藝龍
招股書顯示,騰訊為同程藝龍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9%;攜程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22.88%。在由阿拉丁神燈發布的小程序榜單中,同程藝龍占據了9月和10月的榜單第一名。從具體數據來看,單今年9月份,同程藝龍小程序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8億,可以說同城藝龍已是長在微信里面的“一顆大樹”。
但合并之前的同程和藝龍的兩家OTA企業就沒有離開過騰訊。這一點從兩家企業的融資情況就可以看出。從同程旅游的歷史融資情況看,在6次重大的融資中,出現4次騰訊的“身影”。
同程旅游和藝龍旅行歷史融資情況
2011年5月騰訊通過向藝龍投資約8,440萬美元購買了藝龍新發行股份后,占藝龍總股份數的約16%,成第二大股東。2015年騰訊向攜程發出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希望收購除攜程、鉑濤和騰訊自己等藝龍股東外的全部藝龍流通股。一年之后,藝龍贊同了合并計劃及私有化協議提議,并在當年的6月份完成了私有化交易。而隨之發生改變的是,這家在美上市12年的中概股公司正式停止交易并退市。
目前在在線旅游行業的整體格局是,攜程去哪兒、阿里飛豬、同程藝龍、美團旅行。此前外界普遍認為,和阿里相比,騰訊在OTA的布局較晚,但從過去對同程和藝龍的投資來看,騰訊早已盯上了這一市場,只是騰訊的策略依然是做連接。
而合并之后,同程藝龍直接來到騰訊的流量池內生長,可以說,騰訊不僅僅是看著他們長大,這回接到自己家養了。接入小程序之后的同程藝龍,2018年上半年及2018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整體的的合并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 1.60億及2.06 億,2017 年的合并平均月活躍用戶則為1.21 億。據了解,同程藝龍營運專有微信小程序,同時也是微信及移動 QQ 的移動支付界面「火車票機票」及「酒店」入口的獨家營運方。
同程藝龍上市之后繼續“AII in 小程序”?
背靠騰訊小程序,讓同程藝龍獲得巨大的用戶和收入增長,因此,同程藝龍也被認為是“AII in 小程序”的企業。那未來同程藝龍是否繼續加碼小程序也受到大家關注。一方面是對同程藝龍未來發展的觀察,另一方面也是看小程序的前景。不過,在今日的上市敲鐘儀式后,同程藝龍首席市場官王強給出一些看法。王強稱,雖然同程藝龍在小程序排行榜名列前茅,但用戶還遠遠沒有達到微信、微信錢包的活躍度,整個OTA的未來空間還是非常遼闊的。
王強還稱:“微信無論從流量、粘性還是觸達用戶的方式,都比APP強大得多,所以同程藝龍堅決下注微信,并堅決把九宮格的入口從H5轉成小程序這樣的不占內存的新代碼結構。但我們并沒有失去什么,原來的APP也在運行,但我們擁抱了一片新大陸,而且微信新大陸的效能要比獨立APP大得多。”
據了解,目前,同程藝龍把微信平臺分為五個流量入口來運營:首先是微信錢包的入口,機票火車票和酒店兩大入口,占據微信流量的主流;其次是朋友圈廣告入口,根據用戶畫像精準投放;再次是小程序入口再次是社交流量入口,類似拼多多的電商分享砍價,最后則是搜一搜入口。
而同程藝龍未來的另一個方向可能會是從“OTA”向“ITA”轉變。據了解,同程藝龍3年內不會做類似攜程的大規模收購,而是重點發力科技化,從運營為主的公司向科技為主的公司轉變,并強化同程藝龍的“智能出行管家”角色。
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也透露,同程藝龍計劃將研發活動側重于優化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同程藝龍將繼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旅行解決方案,并在整個旅程中引入虛擬個人助理功能。
但不管怎么樣,一家不缺流量也有充足現金流的港股上市“新星”,無論繼續深挖騰訊各個平臺的流量,還是對技術能力的加碼,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高。(鈦媒體編輯劉煒心綜合)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