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百萬粉大V的騰訊微博往事
一個百萬粉大V的騰訊微博往事

新榜
· 剛剛
只有資歷頗豐的互聯網沖浪手才會記得,2010年前后“類推特”戰場群雄逐鹿,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四大門戶各立“微博”山頭的兵戎景象。


一個百萬粉大V的騰訊微博往事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為貓哥BroCat,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互聯網平臺上,有時候,青春一旦喚醒就是結束。
3億人曾經用過的騰訊微博,近日宣告了它的賽博死亡:9月28日,這個誕生了10年的平臺將正式停服。
消息沖上“敵營”新浪微博熱搜,有古早的弄潮兒登上自己的騰訊微博查看,發現服務器早在崩壞的邊緣,搜索等功能已不可用。
右下角“微博會員”上還有個莫名其妙的“HOT”
它的名字“微博”,如今已牢不可破地歸屬于另一個山頭。
只有資歷頗豐的互聯網沖浪手才會記得,2010年前后“類推特”戰場群雄逐鹿,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四大門戶各立“微博”山頭的兵戎景象,以及短短四年之內,新浪微博C位出道、諸子百家名存實亡的殘酷斗爭。
粉絲139萬的自媒體人劉興亮,曾長踞騰訊微博分區榜單頭部,他見證了騰訊微博日活蓋過新浪一倍的絕塵戰績,以及它最終各項數據歸零的悄然覆滅。
以下是劉興亮的口述。
一、早期的騰訊微博與新浪微博
我在2010年左右受邀入駐的騰訊微博。
當時中國互聯網很多企業都在模仿Twitter去做,飯否、嘰歪等等,到2009年8月新浪微博誕生,搜狐、網易陸續跟上。
騰訊是四大門戶中最晚一個做的,2010年5月才開放用戶邀請注冊。
而新浪微博,在內測階段就已經邀請了我。
那時候,我覺得微博是一種革命性的東西。過去我們都習慣了長篇大論,一旦把表達限制在140個字以內,那就是逼著大家都用長話短說,對于普通人來說更加自如。
早期四大門戶的微博產品中,我最看好新浪。
微博是一個強媒體屬性的產品,它的社交屬性不見得有那么強,包括你面對面要加人微博,都是挺難的。
但作為一個公開的內容平臺,大家更多的還是看重媒體屬性;媒體屬性上,我認為網絡世界里面,博客時代的勝利已經充分證明了新浪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而且那個時候,新浪博客已經聚集了很多這種社會名人、意見領袖,可以很自然地實現導流。于是我預判新浪微博可能會勝出。
另一邊,我對騰訊微博還是有很大的期許的。
當時我認為它和新浪應該是兩條路:新浪走名人的路線,騰訊走草根的路線。因為騰訊它有 QQ這個產品,普通人非常活躍,空間、說說等,都很受大家歡迎。新浪微博是被名人統治的產品,騰訊微博會不會成為一個草根狂歡的社區呢?而且它也不差錢,是吧?
所以我跟很多人一樣,腳踏兩只船,騰訊微博也發,新浪微博也發。
涉及到我的專業話題,就沒有任何差異性,同樣的信息兩邊都要發一發。除了商業競爭性方面有差異化的內容運作,比如涉及到產品、活動,就只發其中一家。
總體上看,新浪與騰訊兩個微博的畫風是不大一樣的。
騰訊一看就是偏草根的一個社區,它的各種功能命名就跟新浪不一樣,比如粉絲叫“聽眾”,內容叫“廣播”,關注叫“收聽”。
早期的新浪微博以文字為主,看著中規中矩;而騰訊的用戶草根、低齡,還有一點“土味”氣質,很多圖、符號,大家喜歡分行、分段,看著特別有意思。
二、巔峰時期:捧回年度紅人獎,和劉翔談笑風生
有兩年,騰訊微博基于其社交帝國搞非常強的運營。
我印象深的就是他們策劃了好多話題,QQ動態同步到微博,QQ群里也進行一些彈窗什么的提醒大家去參與。
騰訊微博當時作為騰訊一個戰略性的產品,他要求各部門進行導流拓展。所以說這就是一個薅流量羊毛的好機會,一直強推,微博上的粉絲增長的特別快,半年、一年的樣子,我漲了100多萬粉絲。
名人戰略上,它也在學習新浪微博,馬化騰親自邀請名人朋友注冊。
典型的像飛人劉翔,就是以騰訊微博為主。2010年12月,劉翔聽眾人數突破800萬,成為全球第一微博,超過Twitter上的Lady Gaga近70萬人。
我和劉翔就是在騰訊微博上熟起來的。我跟他打了個招呼,然后他很快也回應了;還有很多好朋友都是這樣認識的。
大V之間打招呼也就是這樣,當時我是背了一段文字,把自己金光閃閃的那幾個頭銜給人家發過去,別人一看,這個家伙可能還有點意思,就能得到反饋。
騰訊還要求所有的高管都需要開通微博,微博就成為了跟他們建立溝通的一個很好的渠道,這就跟現在視頻號,你跟很多大咖去溝通一樣,因為它剛開,大家還新鮮,各種測試、嘗試,你給他發信息,回復都很積極。
2011年前后,就是騰訊微博的巔峰的時期。
當年第三季度,平臺活躍用戶數達到新浪微博2倍;年底,注冊帳戶數達3.73億,打敗另外三家,登頂中國的微博王座。
2012年,我把騰訊微博年度紅人獎的小獎杯拿回了家。
三、百萬粉絲大V與騰訊微博之“死”:零點贊,零評論
騰訊在同自己優勢產品的互動上,都做得很好。
早期的QQ,后來的公眾號,這些打通都產生了很好的聯動。我公眾號認證,用的就是騰訊微博。用這個認證的人,估計不太多。
其實,微博的衰落,不止是騰訊微博的事。新浪微博也經歷過一個非常低的低谷。
就是2014年微信出來以后。那段時間,大家認為所有的微博可能都不行了,都要被微信淘汰了。包括新浪微博,中途也有很多人放棄了,一部分人后來又撿起來,一部分人真的就徹底放棄了。
結果2014年之后,只剩下新浪微博活了下來,3月正式更名為“微博” 。
當年7月,騰訊宣布將騰訊微博和門戶融合,內部透露騰訊微博事業部解散。
圖源:深燃財經
我應該是屬于比較晚放棄騰訊微博的,可能是15年才停止主動運營,因為對這個平臺多少還是有一點感情,但明顯感覺到這個社區不活躍了。到2016年以后,我的內容全是自動同步過去的。
看到停服的新聞,我專門登上去看了一下,后來發的東西好多都是零點贊、零評論。
記得以前,我最多的一次,應該是閱讀千萬級,點贊和轉發都有幾十萬這種規模的。
誰能想到,一個百萬粉的人都零點贊零評論了,那就是用戶沒人了,對吧。
最近一條是2018年夏天發的,我發了幾個字母“test”,測試一下還能發出去。這就是我在騰訊微博上的最后一更。
今天看它的停運,我覺得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象征意義,他只是騰訊死掉的一個產品而已,它不是騰訊做的第一個微博類產品,也不是最后一個。第一個叫“滔滔”, 是2007年8月上線的,屬于實驗性質的一個產品,可能存活還不到一年。最后一個叫“視頻號”。在我心目中,視頻號就是一個必須帶圖片或者視頻的微博。
對于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有時候,做的產品屬于防御性質,別人家都做了自己不做不行。不管像當年的博客,還是后來的微博,都是這樣的狀況。
為什么微博上,騰訊微博的輸給了新浪微博?
微博這個東西,起初我們認為它應該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叫媒體屬性,一條腿叫社交屬性。
但是新浪微博這么多年,成功地干掉了自己的社交屬性,留下了媒體屬性,這個產品在中國就變成一個媒體平臺。
你要說要媒體平臺,當時干掉新浪是個很難得事兒,新浪的這幫人太強了。
不過,手握微信王牌,這場微博之爭早已無關緊要了。

33篇資訊
173關注
新榜
內容產業服務平臺
最近資訊
- 一個百萬粉大V的騰訊微博往事
- 微信內測“問答功能”,沒法留言的公眾號有救了?
- 微信大號能在B站乘風破浪嗎?
想和千萬鈦媒體用戶分享你的新奇觀點和發現,點擊這里投稿 。創業或融資尋求報道,點擊這里。
分享文章



猜你喜歡
Oh! no
您是否確認要刪除該條評論嗎?
分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