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名準研究生今夏在餓了么兼職送外賣 收入滿意脾氣變好了……
全國各大高校開學季臨近,餓了么發布《2019 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了解,2019 年暑期共計有 9896 名全國各地大學生新加入餓了么蜂鳥即配成為兼職騎手,他們中近 5 成為大二升大三的學生,另有超過 300 位將在開學后開啟研究生生涯。
報告顯示,相比「賺生活費」,「體驗生活」成為了大學生選擇做外賣騎手的最主要動因。近 4 成 95、00 后體驗后感覺自身性格發生了改變,學會了「謙虛溝通」、「溫柔待人」。同時,還有近 20% 的大學生選擇去到一個陌生城市,邊送外賣邊旅行。
餓了么報告顯示,38% 的在校大學生騎手表示,選擇暑期兼職做外賣騎手是為了體驗生活,也是一種社會實踐,不少年輕人還表達了希望通過做外賣騎手改變性格、接觸更多的人和發現城市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兼職初衷;其次是為了補貼生活費、自己攢錢買喜歡的東西,或更早獲得經濟獨立。
「馬上要來上海讀研,希望通過做騎手先熟悉上海的環境,騎手工資比較高,也先自己賺點生活費。」來自武漢的顧同學 9 月開學后,將成為上海大學力學專業研一的新生,選擇暑期來上海做騎手,除了賺生活費外,他更希望通過這份工作來盡快熟悉這座即將要生活至少三年的城市。
還有不少大學生外賣騎手,利用暑假時間來到一個新的城市,邊送外賣邊旅行。
餓了么報告顯示,大學生騎手跑單最集中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和武漢,家鄉在重慶、北京的大學生騎手占比相對最高。在城市選擇中,近 20% 大學生選擇異地打工旅行。其中 10% 是外地上學、去往新城市跑單打工旅行的大學生,另約 9% 是在家鄉上學,但選擇外出跑單、去遠方看世界、拓展視野的大學生。從清晨到深夜,每一單外賣的配送過程,都是他們進一步熟悉城市的過程,一位學生騎手寫到:「每一條配送軌跡,都是我的城市導覽圖」。
這屆大學生獨立自主意識較強,超過九成的大學生騎手樂意主動告知同學和父母自己的騎手角色身份。同時,他們的父母也很開明,近四成父母表示支持子女做外賣騎手,自食其力、接觸社會、磨練意志,支持率高過了反對率。
95 后大學生打破群體刻板印象
大學生騎手群體的專業來源相當多元。其中,接近六成來自工學類專業,多數來自計算機、建筑工程類專業,其中包含來自工業機器人、大數據等前沿專業的同學。除此之外,還有 9% 的大學生來自藝術類專業、8% 的大學生來自管理學專業,包含物流管理相關專業。
相比整體來說,大學生騎手群體在休閑娛樂時間,明顯更偏好看書、運動、看新聞和學習新技能。受專業影響,他們中的 10% 熱愛畫畫,各 8% 喜愛旅行、音樂和舞蹈,其中有大學生騎手甚至組建了自己的樂隊。除此之外,寫代碼、做咨詢、制作單機游戲也是他們的休閑愛好之一。
對大多數外出打工的騎手來說,社交圈非常局限,基本基于「老鄉」,而大學生群體的加入,則很好擴展了這些騎手們的社交圈。日常高頻的交流和相處,也為他們增添了新視角。老騎手會主動跟大學生們傳授配送經驗,大學生們也會帶著騎手同事參觀自己的校園、圖書館,空閑時間約著打球、逛城市周邊景點。
一個月賺三個月生活費,38% 脾氣變好
對大學生兼職騎手來說,月生活費的增長是最基本的收獲。餓了么報告顯示,83% 大學生騎手表示對「做騎手給我帶來的收入」表示滿意。其中,超 8 成兼職大學生的月生活費增長到 2000 元以上,平均月收入增長 2 倍,不少大學生騎手月收入近萬元。

收入之外,大多數大學生感受到的最大改變是自己的性格脾氣。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大三的林同學回想這段經歷帶給自己最大的改變是:「對待他人知道該怎么說話,知道該怎么溫柔待人。」這些大人眼里桀驁不馴的 95、00 后通過做騎手,學會了如何謙虛溝通、溫柔待人。
短暫的騎手經歷改變了大學生們對外賣行業的看法,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新興行業帶給商戶、用戶和騎手個體的價值和改變,他們中的四分之三對于外賣行的業前景表示非常樂觀。
餓了么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騎手還是期待按照專業選擇職業,但有 10% 計劃將來仍會做騎手或是餐飲外賣服務相關的職業。同時,他們也非常期待通過實踐經驗和自身優勢得到內在提升成長。
兼職外賣騎手對很多大學生騎手來說只是起點。餓了么報告顯示,超過 20% 的大學生騎手表示希望得到內部晉升,而其中最熱門的崗位就是蜂鳥配送站的站長。從普通騎手晉升到站長、物流管理崗位的大學畢業生案例在餓了么也是屢見不鮮。2019 年 7 月,鄭州某配送站站長王笑林獲得晉升,成為物流業務管培生,3 年前,他就曾是一名大學生騎手。曾 2 年穿越 4 個城市跑單的女大學生騎手王丹,則用 7 個月時間就晉升成為站長,如今她已成長為餓了么總部蜂鳥即配團隊的運營管理人員。
*頭圖為資料圖,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