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張網絡信用卡下周將率先在支付寶錢包內亮相。這張由中信銀行發放的網絡信用卡首批將發行 100 萬張,可用于所有在線消費。
據悉,支付寶與中信合作的網絡信用卡對應的是中信銀行異度支付信用卡,但與銀行傳統發行信用卡的審核、發放模式極為不同,消費者在支付寶錢包內關注中信銀行公眾號,透過公眾號在線即時申請、即時獲準,并支持消費者擺脫實體卡的束縛,申請獲準后,將所獲得卡號在線開通支付寶快捷支付,即可進行網購、移動支付等各種消費。
這將改變以前用戶辦理信用卡時,申請者需要回答諸如固定收入、有無車房等固定資產以及填寫各種資料,并且需要長時間等待審核再收卡開卡等繁瑣冗長的流程。
取代這些流程的是用戶在網絡上積累下的海量實名制信息及信用數據,這是整個阿里系及支付寶的核心優勢。此前支付寶方面就透露其實名制用戶已經超過3億,而在這個基礎上積累的各種信用數據更是國內企業最大的信用數據庫。支付寶方面也私下表示,會逐漸通過這樣的開放動作讓更多銀行受益。
據悉,中信銀行與支付寶合作的網絡信用卡,首批發行大致在 100 萬張,授信額度 200 元起步,上限根據個人網絡信用度來定。并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記錄和信用記錄,逐步提升額度。
并且為了確保網絡信用卡的風險管理超過監管的要求,支付寶與中信攜手構建了一套風險管理體系,以支付寶所掌握的龐大實名用戶群和信用數據為基礎,配合中信銀行原本成熟的信用卡風險管理技術以及征信數據,不僅可以作為向消費者授信的依據,并成為進行風險管理的關鍵。
“這是支付寶錢包開挖網絡信用金礦的第一鏟”,易觀分析師張萌認為,支付寶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其擁有近3億的實名認證用戶,消費者在網絡上沉積了大量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折射出消費者的信用。“信用的挖掘,不僅能為參與機構帶來龐大的信用消費、服務市場,更能幫助消費者通過信用,獲得更多創新的金融服務,就如即將上線的網絡信用卡,如同讓消費者可以把網絡信用當錢花了”。 ?
除了龐大信用消費市場的誘惑,互聯網渠道對于銀行自身發卡成本的節省也極為可觀。據銀行人士計算,傳統模式下,銀行發行信用卡的單張成本大約在 80-100 元左右,如果中信能借助這一渠道發行 100 萬張網絡信用卡,僅成本就可省掉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