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前將建成20家標桿孵化器,經開區打造高水平創新孵化載體,助力首都高精尖
為助力硬科技企業培育和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等5部門近日印發《標桿孵化器培育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將力爭建成20家標桿孵化器,引領100家現有孵化器升級發展,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瞪羚企業500家,在海外布局3到5個離岸孵化載體,在京落地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和項目400個,持續引領全國創新創業升級發展。
記者日前從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處獲悉,為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補齊創新服務載體,經開區正研究制定《亦莊新城創新孵化載體認定管理辦法(暫行)》和《亦莊新城創新孵化載體獎勵支持實施細則(暫行)》,相關政策已上主任辦公會審議。以期打造高水平創新孵化載體,充分發揮孵化載體在培育新動能中的作用。
孵化器作為產業創新生態承上啟下的樞紐,在促進“四鏈”深度融合和創新創業縱深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經開區將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大扶持政策的制定,招引孵化品類全面、孵化能力強、孵化經驗豐富的優質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為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提供不竭動能。 “下一步,還要做好信息公開及政策解讀,解讀好備案、認定的條件和程序,加強政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事前審查、事后評估和政策兌現,確保政策有成效。要加強對政策的合法性審查,形成有力、規范的政策體系,全力服務好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該負責人說。
作為首都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北京經開區目前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等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經開區還將通過打造創新集群、構建創新生態、進一步做優高精尖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預計到“十四五”末,形成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