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在全球智博會發布“數字智能體”,引領智慧城市發展 | 速途網
速途網6月26日訊(報道:喬志斌)日前,2023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在蘇州開幕,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現場展示并重磅發布了“數字智能體”。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設計師孫永良在《數字智能體引領智慧城市新發展》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們將數字智能體定義為下一代智慧城市技術架構,是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構建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決策和持續進化的一體化智能系統。”

讓冰冷機器向有情感智能體轉變
海信把握數字化轉型的脈搏,智慧城市建設思路不斷創新,從2019年“云腦”架構到2021年升級“1+7+10+X”的“云腦群”架構,到2023年再次升級,提出“數字智能體”新型智慧城市體系架構,從技術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實現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從中心智能向分布式智能轉變,讓智能無處不在;從冰冷機器向有情感智能體轉變,使智能體擬人化。

孫永良指出,區別于傳統業務系統,海信基于云腦的新一代數字智能體,同時從流程、業務、決策和交互4個維度實現轉變。流程從自動化轉變為自主化:以AI驅動業務流程自動流傳,系統實現無人化值守。業務從協同化轉變為群智化:通過大平臺共建、共用共享,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甚至跨區域的業務協同。決策從數字化轉變為數智化:基于數字孿生實現的仿真推演,可通過精準預測、提前預判給出決策建議。交互由圖形化變成擬人化:與數字人對話直接交互。

實現能理解、會辦事、懂百科、輔決策
“數字智能體的構建需要有強大的底層能力支撐,為此我們推出數字智能體工廠”,孫永良指出,其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由數據工廠、AI工廠、集成中樞、應用工廠、多模態交互5部分組成的數字智能工廠,為數字智能體的高效構建提供平臺能力支撐;二是建設海信云腦,積累數據、模型和應用三類數字資源,確保智能體價值高、能實戰應用。
大模型技術是行業研究熱點,也將對數字智能體帶來重大影響。針對通用域大模型能力多而不精、私有數據隱私保護能力不足等問題,海信研究了專用域大模型定制技術及融合通用域問答能力的融合技術。融合之后可提供懂得多、懂得深的融合服務,實現能理解、會辦事、懂百科、輔決策的行業數字智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