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老公都在創業,陪伴女兒需要排班 | 創業眾生相
創業眾生相
只關心,創業的你
楊小揚的女兒美兒三歲半了,美兒會講: “我媽媽在手機上工作。”楊小揚哭笑不得。
美兒并不理解媽媽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媽媽不是抓壞人的警察,不是打針的護士也不是幼兒園阿姨,媽媽每次拿著手機的時候都告訴她:美兒,媽媽在工作呢。
楊小揚瘦高、短發,采訪的那天她穿著短T、休閑褲和帆布鞋,講起話坦率而爽朗。不是我之前想象中精致干練女強人的樣子,也不像一個家有小女、溫柔媽媽的樣子,倒是有一種熱情大學生的感覺。
她現在管理著一家近百人的互聯網公司“ VC 電影”,忙于電影制片方和影院之間。她的丈夫并不清閑:他也有兩家公司需要去打理。
回家陪女兒這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夫妻兩個排了班:孩子幼兒園放學后,今天你來陪,明天是我。理想的狀態里,周末最好兩個人都能在。
“我們倆都非常努力的去兼顧工作和生活,因為親子時間真的十分寶貴。”楊小揚感嘆:“但是周末倆人都在,這個很多時候太不現實了。”
美兒和爸爸
她每天去上班的時間并不固定,早一點時七點就走了,晚一點十點多過去。自己不“值班”陪孩子的時候回家時間也不一定,即便到家了也要不時處理下工作上的事情。
對于CEO楊小揚來說,手機是個好工具;但是對于媽媽楊小揚來說,有時候在孩子身邊拿著手機她會覺得無奈。
“一進了公司我就要高速運轉,但是周末和晚上,我也不能完全放松去享受。”
在同事面前風風火火的老板楊小揚被貼了不少標簽:“脾氣火爆”、“直接”、“大大咧咧”,尤其是:“應該不太會管小孩吧”。
“其實是相反的。”楊小揚 的朋友圈里表現出了對女兒的無限疼惜 ―― 雖然在工作里自己十分 “大女人”,但內心卻也是個小女人,他們并不懂。對于這樣的誤解 ,她倒也不覺得委屈,只是略感孤獨。
也不難理解工作伙伴如此評價她。
在公司的老板楊小揚跟追著他們談KPI、講業績、定 deadline 、談下一步怎么提升――“我不會太 nice ,我永遠都是那個婆婆媽媽的給員工上緊箍咒的人。”
不會繞彎、直接爽快的她,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應該是被一些員工不太喜歡的吧,但是“又能怎樣呢,在 CEO 這個角色里,我最重要的作用是讓自己的團隊成長。”
VC 電影的概念與核心成員出自全國第一家做實時在線選座的平臺 “哈票網”,在線選座砸錢補貼最瘋狂的時候,哈票不希望被卷入這場資本游戲中,楊小揚 在那片紅海中看到了一個新的市場 ―― 影院官網 B 端市場,于是嘗試新的創業之路。
投資方給了楊小揚6個月的時間。
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三四線城市的小型電影院,為影院提供移動端在線服務,免費搭建影院獨立的會員體系,幫助影院留住觀眾并形成更多消費。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的 “小鎮青年”與城市人群的觀影偏好顯現出很大差異性, VC 電影幫助電影片方進行更合理化的排片和針對性投放。
三個月后上線,那是2014年 5 月底,他們找了 50 家種子影院做推廣; 9 月 25 號趙薇主演的電影《親愛的》上映, VC 電影接到了第一單, 10 萬元。同時,給影院搭建的微信售票官網在第一天,就賣出了票。
楊小揚終于松了口氣。
曾經有一位制片人跟另外一家規模更大的公司鬧翻,還沒做個電影發行全案的楊小揚極力的爭取到了這個片方。
片方問她:“你為什么要接我這個案子?是非常想賺這一單錢嗎?”楊小揚說:“我是想給我的團隊一個成長的機會。”
他們簽約的這個單子里,對方支付100萬 / 年的費用,然而些錢連 VC 電影一年的人力成本都無法 cover 。
不是所有同事都能理解楊小揚接這一單的原因。
這也是CEO們常會感覺孤獨的一個重要原因。每個個體所在的崗位不同、職級不同,看到和理解事情的角度就不同,無可避免的 CEO 們永遠會被一些“忠言”和“噪音”圍繞,就像一輛汽車的副駕、乘客都想要告訴你應該左轉、不該變道。
楊小揚習慣了在各種聲音中去學習、判斷,同時牢牢的掌舵。
楊小揚說她最怕的事情是公司的業績一直在增長,但團隊成員的思想意識和了能力的增速跟不上。所以,她會拉著中層和員工一起來開“早茶會”,敞開了說公司的業務和方向;會督促新手中層和 ta 的團隊在微信群里“寫日報”,并直接給出指導和反饋,等到中層成熟了就直接放手。
很多時候她利落、果斷,把控著公司的前行。有時候她也頭疼、無解。
畢業典禮上的楊小揚
2011年的時候她報讀了某商學院的 EMBA ,但當時懷孕生子便推遲了兩年才正式讀完。“當時就是處在一種人生瓶頸了,沒人有帶我,也沒人能告訴我該怎么辦。”帶著一個團隊,背負公司的發展,同時還有每個員工背后的家庭,作為 CEO ,有很多問題,她無處尋得解答,憋在心理難過。
在商學院她遇到了一群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出主意的同學,也借此看到各個行業里的不同的世界。
兼顧工作和生活,對于一個女性創業者好像是更重要的命題。
作為創業者每天都在工作中會遇到接連不斷的挑戰,你會因為沒有進展或溝通不暢而焦慮,在這種狀態下,又會覺得沒有陪伴孩子,同時對孩子會有愧疚感。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做一個好母親還是成就一番事業?她們需要在這其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親子時光
楊小揚總會表達對“全職媽媽”的羨慕和向往,但讓自己真得去做一個全職媽媽,這對她來說,簡直無法想象。
對于女兒,她也沒有期望成為女兒心中的 “商業奇才、能賺很多錢 之類 ” 。 “ 這些對于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 ”
楊小揚只是希望在女兒心里種下一顆種子:
“媽媽是個有自己追求的人,我也不會依附于爸爸媽媽,我也 要像媽媽一樣有自己的追求。 ”
― End ―
致敬媽媽
> > > >
推薦閱讀
-
“人工智障”是下一個風口?一文看懂吸金40億美元的聊天機器人
-
投資邏輯丨五位知名投資人眼中的企業服務
-
紅包上線三周年回顧:張小龍和零龍卻說今年春節不戰了?
-
敲鐘前后,盤點2016年走進證交所的TM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