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多媒體CTO陳光郎:印刷顯示是真正的下一代顯示
4月7日,TCL“點量視界”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深圳南山隆重召開,600多位媒體、行業人士現場見證了這次科技盛宴,眾多鐵粉也參與其中。發布會上,TCL正式向全球發布高端新品類QUHD TV量子點電視,并宣布正式向全球推出QUHD TV陣營系列新品,其中包括被視為全球電視產業又一珠峰的X系列和世界級科技巨作C系列。
據悉,X1首次亮相國際舞臺就斬獲了美國CES“全球年度技術創新影響力金獎”,而C系列C2首次亮相“2016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6)”,就一舉奪得素有“中國家電奧斯卡”之稱的艾普蘭產品獎。本次發布會則是TCL正式向全球發布X系列和C系列產品,將以全球前沿科技水準代表中國品牌對攻全球高端市場。
發布會后,TCL多媒體首席技術官陳光郎接受了媒體采訪,并就QUHD TV量子點電視、量子點技術、HDR等彩電行業、顯示技術的熱門話題與媒體進行深度交流,更介紹了TCL技術發展布局和對當前全球彩電行業格局的認識。
Q:我們知道,TCL電視剛剛在中國電子商會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舉辦的HDR顯示技術認證發布會上獲得了首批認證,在HDR資源比較匱乏的大環境下,TCL電視的全生態HDR電視在未來如何布局?
A:HDR必須實現從端到端的推動,也就是從源頭的節目端到消費者的智能終端,全鏈條貫通才叫生態。TCL多媒體在打造HDR電視方面是不遺余力的,我們的X1、C2、C1不但具備HDR解碼能力,還具備顯示能力。
所謂顯示能力,就是說HDR讓用戶看到的影像更加真實。比如,在真實的世界,人眼看到半夜對向的車燈非常刺眼,HDR就是要締造出這樣的效果。HDR在平常看一般畫面的時候會覺得很自然,但當需要高動態內容時,電視機就可以發出對比強烈的光線,讓人覺得真的有車燈在照射一樣。顯示器本身應該具備這樣的顯示能力:背光做到高亮度和高對比。
可以預見,顯示器、電視機經過數十年演變,從標清進入高清,從高清進入HDR,這些都是漫長的演進過程。因為源頭端訊號播送是一個難點,早期訊號播送帶寬很窄,沒有辦法呈現太高清內容,但是今天互聯網帶寬逐年增高,美國已經通過NETFLEX等等大量傳播出了HDR內容,將來國內的視頻服務方也一定會通過互聯網傳送HDR內容,所以電視機如果不具備HDR解碼能力,就沒有辦法看HDR內容。TCL產品具備HDR解碼能力和展現能力,做得比較扎實,也是全生態的。
Q:量子點技術無論從顯示還是環保角度看都是將來電視的發展方向,但是主流品牌都還是使用LED屏幕。在量子點電視的市場推廣和消費者普及方面,TCL有什么樣的布局?
A:人類第一次在實驗室做出量子點器件是2008年,靠電能讓量子點材料發出光,但一直到今天,電致發光技術仍然沒有實現量產。這也是為什么國家要專門制定規劃推動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這不是靠一個企業的力量能實現的。現在,TCL作為一個企業扛起了這個重任,搭建起平臺,網羅全世界最優秀的企業一起干。
量子點技術如果無法做到商品化的話,是走不遠的。認識到這一點,美國企業早就開始嘗試與一流企業合作。我們與QD Vision接洽后,2014年推出了第一款量子點電視H9700。
目前的量子點電視是“中間產物”,還不是“終極產物”。索尼、三星講的量子點電視跟TCL講的量子點電視都是光致發光的,都是量子點顯示的中間產物。但即使是“中間產物”,技術上也是有門檻的,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極致色彩呈現的體驗。因此,TCL、索尼、三星都把發展量子點技術作為重要的戰略
Q:中國三大彩電企業TCL、海信、創維目前對下一代顯示技術持有不同的觀點。TCL主推量子點、創維發展OLED、海信主推ULED。你認為中國未來彩電行業的格局什么樣?
A:我是一個工程師,我必須老實回答。海信的ULED其實是一個包裝名詞,是局部點亮背光技術。這雖然有難度的,有突破,但是應當認識到,ULED的本質就是分區的直下式背光,而我們旗艦產品X1也好,低端的P系列產品也好,都是用直下式背光。可以說這對整個顯示行業跟對整個電視機產業生態來說,很難起什么革命性變化。
老實說,電視整機企業生產OLED產品或LCD產品,研發工程師在設計機芯、電源設計和軟件開發方面沒有太大的差異,真正的差異在顯示屏上,所以對OLED TV技術的發展,真正做出貢獻的是LGD等面板廠商,而不是電視整機企業。
所以我認為三家企業在顯示技術上的不同選擇對彩電行業的格局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電視產品更大的舞臺是互聯網內容應用服務。硬件很重要,用戶買電視最終還是享受極致的影音體驗,所以我們的X1、C2、C1等產品的定位是打造極致的影音體驗,但極致的體驗還要包含豐富充實的內容,因此對電視業產生沖擊的是極致視聽體驗和內容的強勢捆綁,這才是重大的趨勢。
Q:量子點和印刷顯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能不能比較簡單地介紹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是把100分作為滿分的話,你給現在的量子點技術打多少分?
A:印刷顯示和噴墨打印機的原理相似,噴墨打印機是把墨水噴到紙上,從而呈現出文稿或圖片。顯示工程師也在做這樣的努力,要將噴墨打印的技術用在顯示器的生產工藝上。今天的面板顯示器是通過昂貴的曝光顯影技術實現的,未來的顯示器有可能會像噴墨打印機打印一樣生產出來,這就是印刷顯示。如果“噴”的是OLED材料,那就是OLED面板;“噴”的是量子點材料,那就是量子點顯示面板。由于實現起來非常困難、復雜程度高,印刷顯示才成為國家級重大專項,而一旦實現就會是顯示產業的巨大突破。
至于給當前的量子點技術打多少分,我今天還沒有資格給出答案。
Q:TCL提出印刷顯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你能不能界定一下印刷技術是跟OLED完全區分開的另一種顯示技術還是說只是實現OLED顯示的不同工藝?
A:印刷顯示是一種工藝方法,實現了印刷顯示后,可以“打印”OLED面板,也可以“打印”量子點面板。如果把工藝廣義化的話,印刷顯示就是一種工藝手段。但工藝手段不能“描述”印刷顯示技術的全貌,真正實現印刷顯示需要兼顧顯示材料的特性、器件設計、設備的精密度等各個方面。
目前LGD生產OLED面板采用的是蒸鍍白色有機材料的工藝,然后再加上彩色濾光膜,這是一種比較“笨”的方法,光效率較低,色純度也不是太好,但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實現大尺寸TV量產的方法。所以,市場上LG和創維的OLED電視的色純度都不高,如紅色就比較偏向于桔色。
Q:售價達到3萬元的65英寸超薄曲面X1產品大概什么時候投放市場?你認為銷售前景怎樣?它的領先性究竟體現在什么地方?
A:同樣規格做到曲面、量子點、Local Dimming的電視,三星JS9900賣到將近4萬元。但是X1整機厚度只有17.4毫米,JS9900超過30毫米,X1外觀更為纖薄,所以定位在3萬元。X1的峰值亮度達到1000nit以上,這樣極致畫質的能力呈現確實也需要付出相對較高的成本,我們并沒有想要實現量的普及,因為這樣的產品確實只有高鑒賞能力的人才會購買。
如果播放普通片源,可能無法展現X1的能力,所以買這么高端的電視必須搭配好的影片來源。X1雖然5月份在中國市場率先推出,但最期待這款產品的是TCL北美分公司,要求9月在美國上市。美國市場需求熱度高于中國,就是因為亞馬遜、NETFLEX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推送優質的HDR高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