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快盤和新浪微盤都關了,你還在用網盤嗎?
一度每家公司都做的云盤存儲服務,最近關了一批。
金山快盤在今天凌晨發出的微博上宣布,為了配合監管部門專項整治網盤行動,快盤將從即日起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用戶收藏、保存的文件將保留到 6 月 30 日。之后,快盤將用新增個人視頻業務取代原有的文件存儲服務。
在這波調整、關閉網盤服務的公司里,金山快盤只不過是最新的一個。在此之前,宣布即將關閉的國內網盤服務還有 UC 網盤、新浪微博旗下的新浪新盤兩家。它們先后在 3 月下旬和本月 25 日宣布了退出個人網盤服務的消息,引用的原因也都說是來自監管部門。
曾經每家互聯網公司都把網盤服務當成是標配,給個人消費者提供服務。粗略計算下,大大小小的公司推出的網盤服務至少有 12 家之多,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家科技巨頭。除了目前宣布關閉的三家外,其他幾家都還活著。因而,“配合監管部門”這些話語,可能只是這些關閉服務原因之一。
跟做企業市場的網盤服務不同,包括金山快盤在內的網盤服務遇到的真正問題,無疑是在個人消費者市場上找不到愿意為網盤服務買單(付費)的大量用戶。多數網盤的賺錢方式都是年費,主要的賣點都是額外增加的存儲空間。
但在今天,你已經很難說服一個個人用戶花上一定的時間存儲自己的數據,更不用說在一個單獨的網盤里備份所有的數據(除了 iCloud、Google Drive)。根據 BackBlaze 2015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天備份數據和從不備份的兩個用戶群的占比分別是 8% 和 25%。
最大的變化是,消費者已經不那么需要一個特定的網盤服務了。今天,幾乎所有的互聯網服務都是自帶存儲備份功能,網盤已經變成了一個基礎服務,比如 iPhone 和 Android 手機內置的存儲服務,日記應用、手機自帶瀏覽器的備份等。
今天,除了騰訊、百度等公司還有力量支持大容量的免費網盤外,其他幾家都是跟自身業務相關,例如華為網盤和手機的結合,搜狐、樂視做的網盤可以跟視頻內容對接等。而像 UC 網盤早前支持的 UC 瀏覽器書簽、通訊錄早已經是非常小眾的需求了。
題圖來自:Flickr@Leonardo Riz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