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90天結束戰斗的共享單車,現在怎么樣了?
還記得這張圖嗎?
↓
2016年9月26日,滴滴和ofo的投資人朱嘯虎發布朋友圈,表示90天內共享單車會在90天結束戰斗。
一時間大家紛紛躁動,期待一場大戰的開始。
此前大橙哥也發布了一篇題為 《 70天融資8次,看摩拜和ofo的吸金大法 》(點擊查看) 的文章,分析了摩拜和ofo的8輪融資、急速擴張,以及,投資人們的隔空喊話。
2016年12月31日,朱老板發朋友圈后的96天,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戰爭似乎并沒有結果,更多五顏六色的小車入場。
共享單車的競爭集中出現在媒體的年終盤點中――
“2016十大關鍵詞之共享單車”、“年度特寫共享單車之戰”、“白熱化共享單車競爭”等等。
而移步線下,我們發現惡性競爭更加激烈――
而在段子手的世界里,共享單車的競爭也早已變成了――
而在各家的公關稿里――
ofo去了硅谷,摩拜進軍新加坡,還去吃熱干面,小米出了小白車,微信出了小綠車,其他車也在路邊共享出了一道彩虹。
近百天過去,共享單車之戰并沒有結束,但一直是混戰+混亂。大戰還沒開始,還是已經結束,亦或是根本就打不起來呢?回想當年美團vs點評,美團vs餓了嗎vs百度外賣,滴滴vs優步的熱火朝天,共享單車的戰斗隨著北京冬天的到來也緩慢了許多。
我們還是在騎車,路上的車和人較10月份都有明顯增多。 但根據調研,人們選擇車的理由按照優先級是這樣的:
-
能找到
-
舒適度/易騎行
-
價格
相較之前的快車的燒錢之戰,人們對價格的敏感度弱很多,在需要的時候能找到車顯得尤為重要。于是 競爭更集中于供給端的調配和硬件的升級,戰爭就顯得更加低調。
另外政府也開始插足共享單車,比如近期深圳擬出臺共享單車新規,畢竟很多城市本身就有公共自行車存在。自行車的亂停亂放和惡意損壞需要更嚴格的監管輔助。
除了在國內城市擴張,摩拜單車和ofo也開始出海,漂洋過海的小車在和當地小車的競爭中會不會水土不服?這也是我們即將關注的問題。
不管怎么樣,2016年已經結束,大橙哥斗膽 預計2017年春暖花開時候,共享單車領域會有新一波熱鬧,單車之戰,未來90天,也不會結束。
反正明年見啦!
― End ―
> > > >
推薦閱讀
-
“人工智障”是下一個風口?一文看懂吸金40億美元的聊天機器人
-
投資邏輯丨五位知名投資人眼中的企業服務
-
紅包上線三周年回顧:張小龍和零龍卻說今年春節不戰了?
-
敲鐘前后,盤點2016年走進證交所的TM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