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信息爆炸時代人機智能讓移動閱讀更趨價值化
“ 2016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日前在北京市朝陽區成功舉辦。本屆高端峰會以“創新?融合?協同”為主題,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圍繞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和創新舉措開展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一點資訊 CEO 李亞在 會 上分享 了 一點資訊過去兩年在文化產業創新方面的探索經驗。李亞介紹 ,一點資訊 過去兩年先后與全球頂尖的手機制造廠商小米和 OPPO 等優質 渠道 達成 戰略合作, 打造以人工智能 為代表的 技術驅動型資訊 閱讀平臺 ,通過 人工智能技術 幫助用戶在信息爆炸時代更好地發現、甄別有價值的興趣內容, “我們一點資訊不僅要有料、有趣,更要針對長尾化興趣和不同圈層與不同個體的需求,提供有用、有品的內容,打造私人訂制價值閱讀的移動內容平臺,提升文化產品的有效且有益的供給?!?
以下 為李亞 演講 精編 內容分享 :
互聯網 + 助力文創產業升級移動閱讀成網民高頻應用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CNNIC 發布的第 3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國網民規模達 6.88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 50.3% ,手機網民規模達 6.2 億,占比提升至 90.1% 。
現如今,半數中國人已經接入互聯網,網民規模增速提升,同時網民個人上網設備進一步向移動端集中。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文創產業也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以北京市為例 , 文化產業占比全市 GDP 達 13.4% ,成為 僅次于金融業的 經濟支柱型產業。從 2006 年北京市在全國首先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來,北京市文創產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并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僅次于金融業。
移動 端的興起 同時意味著,通過手機獲取各種各樣的資訊成為了智能手機最高頻率使用的必備的應用 。在中國,平均每個智能手機用戶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 3.9 小時,其中 40 分鐘用在新聞類的信息上,移動資訊閱讀行業成為互聯網的巨大的流量來源 。同時 ,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 4G 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移動閱讀也成為文化 創新 中 的 核心領域。
眼球效應決定平臺內容會讓閱讀低俗化、平庸化
李亞在會上復盤了 過去 20 年中人類獲取網絡資訊演進的道路:美國 雅虎在 1996 年開啟互聯網門戶時代,而 國內也 緊隨步伐 , 進入 以 新浪、 鳳凰 為 代表的 門戶 競爭 時期;幾乎與此同時 , 百度作為搜索引擎的代表登上 歷史舞臺 ;隨著中國網民逐漸 向移動 端 傾斜 ,移動個性化資訊產品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也粉墨登場。
當下,個性化推薦已經成為移動閱讀時代的標配,所有的資訊類客戶端都有這種功能,但是單純依賴點擊率、眼球效應來決定平臺 所提供 的內容,會讓我們的閱讀呈現越來越低俗化、平庸化的危險趨勢。
“最后全是這樣的東北虎撕活牛、原配暴打小三這樣的資訊,這是單純依靠用戶瀏覽行為推薦資訊必然會落入的陷井,眼球效應、標題黨往往是同質化的”,李亞舉例稱,奧運會期間,給網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女排奪冠之外,可能就是王寶強、馬蓉離婚事件,這在美國也是一樣的,機器只依賴數據規模效應來決定我們應該看什么的時候,實際上會根據人性中難免的一些慣性或者是弱點,提供太多低俗、庸俗的內容,不利于我們的眼界、知識的成長和開拓。
興趣引擎引領網絡信息獲取新趨勢
李亞認為,建立在人性弱點基礎上的 “個性化推薦”,是對用戶稀缺注意力的無形掠奪。當你閱讀時,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你關心的”或“猜你喜歡”的,而是幫助你更好的發現、表達、甄別、獲取和管理對你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這才是人類閱讀未來演進的方向。
兩年前,融合了搜索引擎和個性化推薦的一點資訊 “興趣引擎”誕生,超越了一些所謂以有趣、娛樂、消遣為主的新聞資訊獲取舊范式,希望 通 過以 人工智能為代表的 先進技術創新,圍繞用戶興趣,提升文化產品的有效、有益供給質量,減少同質化,為 用戶帶來 長尾化的 價值 資訊閱讀。
李亞強調,一點資訊在用戶歷史瀏覽行為的基礎之上,把搜索引擎在底層技術架構融入到推薦引擎中去,發展新一代智能推薦,鼓勵用戶去搜索,去訂閱,對人生有實用價值內容的時候,就改變了移動閱讀。一點資訊在篩選文章時,不再單純根據點擊率,而是根據人們的訂閱、收藏、社交、點贊、評論,決定什么樣的內容是高質量的內容。
在一點 資訊平臺上, 用戶 可將 無人機、兩學一做 、 小兒哮喘、小升初、 杭州購房 等任何關鍵詞,通過技術瞬間生成一個頻道,通過用戶的訂閱,至少在近中期給他提供一個定向的實用的資訊。而 這些針對用戶 個人 興趣或 具備實用性的頻道所帶來的實用價值,會超越娛樂消遣和大多數人并不相關的所謂熱門新聞,呈現一個閱讀新范式。
信息爆炸、渠道泛濫的時代,信息減法尤為重要。一點資訊希望通過鼓勵用戶的主動表達和私人定制來重新讓閱讀回歸價值,提升文化產品的有效、 有益 供給。而這也恰好 符合 中央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供給質量提高的 基本要求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人機智能技術創新 + 全網化 內容覆蓋帶來閱讀價值提升
“人工智能”一詞,從 Google 和韓國的圍棋選手比賽開始,引起了人們高度的關注;與此同時,騰訊發布的一個新聞稱,已經在嘗試使用機器來寫作財經新聞。但是機器是否能超越編輯呢?
李亞 認為 , 用戶主動搜索和機器被動推薦的人機智能結合才是未來 的主流趨勢 。作為業內首個實現人機智能結合的新一代資訊客戶端,一點資訊有超過 2 億用戶、 260 萬個性化頻道,而起到關鍵支持的,是平臺背后強大的機器學習技術、大數據分析能力和優秀的編輯隊伍?!巴ㄟ^機器 對 用戶興趣表達的 分析 ,以及我們的編輯針對不同的內容來源,與機器一起相互的訓練、輔助,兩者 的 結合使得平臺文章品質質量和 推送的精準度均 獲得了保障。 ”
舉例而言 , 我們可以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傳媒、影視產業等關鍵詞并訂閱生成頻道, 而這些圍繞用戶興趣 推送 的內容,其 實用性是以往的門戶、 搜索 甚至個性化推薦平臺所不具備的。
要做到這一點,提供全網化的內容就不再單單是推薦新聞。例如小兒哮喘問題,我們可能需要音頻、視頻、醫生、教授的講座,可能需要科普的文章。我們以搜索引擎最有效的結合人的行為智能推薦內容。
一點資訊的優質內容生態,包含最主流豐富的機構媒體內容,也擁有鳳凰所帶來的獨家超級 IP ,再加上七萬家自媒體內容的補充,其中自媒體平臺除很多有趣、有料的現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內容外,也覆蓋了包括紫光閣、中央軍委、中央紀委和各地網信辦、公安、工商等上千家政府政務號。他們在一點資訊平臺發布相關資訊,與關注他們這個領域的受眾來進行溝通。
李亞認為,一點資訊平臺之所以要做到這樣一個全網化、超越新聞和娛樂八卦的閱讀應用,關鍵在于內容的豐富,另外則是用戶的規模廣泛。因此,一點資訊也與小米、 oppo 這兩家手機廠商形成戰略合作聯盟,為一點資訊提供全渠道支持。另外,一點資訊也積極走出去,在美國硅谷擁有一家分公司,主打 主流 英文市場,原因就在于一點資訊的產品理念和技術,即使在美國也具有創新性。
李亞總結 , 一點資訊的愿景是幫助用戶在信息過剩、信息爆炸的時代,更好的去發現、表達對于他們真正有價值的興趣, 從而 獲取、管理對自身 的個性化 興趣內容。 “一點資訊的內容不僅要做到基于 用戶共性的 有料、有趣,更要針對長尾化的、不同圈層和個體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有用、有品的內容。做到 “有料、有趣、有用、有品,你想要的,一點就夠”。
截至 2016 年 7 月,一點資訊已擁有 3850 萬日活躍用戶,用戶單日停留時長更是達到 54 分鐘,是傳統新聞客戶端的 3-4 倍。如此高的停留時長,正是因為一點資訊實現了價值閱讀中人與興趣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