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即將在印度推出移動支付 叫板阿里下屬Paytm
騰訊科技訊 小米公司上市后遭遇的一大質疑,就是互聯網收入比重過低,支撐不了“互聯網公司”的標簽和市盈率。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占比,出現了下滑。
或許是為了提高互聯網業務,據外媒最新消息,小米公司即將在印度推出移動支付服務。
印度媒體日前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小米已經做好各種準備,即將在印度推出“小米支付”(Mi Pay)服務,這也意味著印度的移動支付市場將迎來另外一位競爭者。
兩位消息人士稱,小米在印度的移動支付業務已經進行了試驗,目前正在等待印度政府監管機構的最后批準。
據稱,小米公司已經和印度的一家私營金融公司建立了移動支付的合作,雙方的系統將會整合,一旦獲得正式的運營牌照后,小米支付將會和銀行業建立更多合作關系。
眾所周知的是,小米已經連續幾個季度成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機構統計顯示,小米囊獲了大約三成的份額,和三星電子一同壟斷了六成份額。小米正在印度設立更多的零售店和小米之家,以便拉近和印度消費者和粉絲的聯系。
小米也成為第二家對于印度移動支付市場產生興趣的中國公司。早前,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公司已經收購、控股了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Paytm。
占據行業領先優勢的Paytm,還獲得了日本軟銀集團以及美國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在阿里等股東的支持之下,Paytm還擴展了業務,從移動支付進入了網絡零售領域。
顯而易見的是,小米進入印度移動支付市場較晚,面對Paytm等對手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小米公司對于移動支付并不陌生,早在2016年,小米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小米支付,和中國銀聯進行合作,推出基于手機NFC(靠近收款設備即完成支付)的支付服務。
不過,小米支付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具體份額目前尚不得而知。目前,中國移動支付已經被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大巨頭所主導,兩家公司的收款二維碼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已經是司空見慣。
在印度銀行業,早前印度國家支付公司推出了UPI基礎支付平臺服務,為移動支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報道,小米在印度的移動支付同樣基于UPI平臺,其服務和谷歌Tez、PhonePe、PayU、WhatsApp支付類似。
在印度移動支付市場,小米公司是否能夠利用手機銷量老大的地位和軟件捆綁優勢促使小米支付站穩一席之地,尚不得而知。
在獲得手機市場的寶座之后,小米公司在印度展開了多元化,近期已經把電視機業務引入到了印度,另外小米也在和印度的互聯網公司和第三方開發者合作,推出一些APP以及媒體內容。
在近日發布的二季度財報中,小米公司公布了具體的互聯網業務收入(40億元人民幣),但是并未把這筆收入分拆到中國、印度等具體市場。(綜合/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