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新浪賣身給阿里,馬云是否會讓曹國偉繼續做掌門?
最近停止社招的新聞滿天飛,先有BAT三家巨頭依次爆出不同程度的停止或縮減社招,現在新浪也傳出了同樣的消息,據業內人士爆料稱,新浪內部已全面停止社招。同時來自投資方面的消息稱,新浪或將整體“賣身”給阿里巴巴。分析人士也表示,現在的停止社招甚至裁員,都是為了控制成本,優化財報,賣個好價錢。聯系到“裁員是融資的前奏”的說法,新浪停止社招或精簡人員,整體賣身給“干爹”阿里巴巴也不無可能,畢竟“外室”終究沒有小妾體面,也不能更好承寵于“干爹”。
但俗話說,吃人家飯,受人家管,新浪若“賣身”給阿里巴巴,其新掌門人曹國偉以及其他高管們是否還能繼續以前的“肆意人生”就不得而知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隨著馬云近幾年頻繁“買買買”,高德、UC、優土豆等被財大氣粗的阿里整體納入后宮的企業也不少,要預測曹國偉將何去何從,要從近兩年已“入宮”的高管發展狀況說起。
前UC董事長,現為阿里的“掌柜的”
俞永福大概是以“外人”身份加入阿里后混的最如魚得水的。
去年6月11日,阿里巴巴和UC正式對外公布達成全面收購協議,UC董事長俞永福同時進入了阿里決策經營委員會。俞永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加入阿里后的工作主要分為三部分,除了原來的UC業務,還新增了高德以及阿里集團的其他的業務線。此外,他還要作為阿里高管所需要參與的高管會議和決議等,“我現在這個階段在高德花的時間和精力超過了60%。”。
今年,馬云將為阿里集團貢獻了60%收入的阿里媽媽,也交由他來操盤。
這種信任之下,他的生活狀態是這樣的:
“他往返于北京、杭州兩個城市的四個辦公室,不停地在UC瀏覽器、高德地圖、神馬搜索、九游等頻道之間切換,腦力、體力和心力的帶寬集體要求擴容。”
“接受《中國企業家》獨家專訪的前一天,他在上海車展為高德地圖站臺。活動結束,匆匆回京。旅途的疲憊感還沒有除盡,專訪中每聊完一個話題,他都不自覺地把身體后傾,雙手搭在沙發背上試圖放松自己。”
被他手握的UC瀏覽器、高德地圖、神馬搜索、九游、PP助手等“非電商”內容,貌似各不相干,“其實都關乎入口、工具和流量。”去年春節,馬云還送了兩個毛筆字給他:“永福”。
高德被收購后,創始人成顧問,COO離職去向不明
2014年4月11日,高德軟件宣布正式與阿里巴巴達成確定性價值15億美元收購協議。該收購價格比同年2月7日高德股票收盤價每股ADS16.54美元的價格溢價了27%。
高德于同年7月正式完成私有化進程,開始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全面業務融合。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陸兆禧親自出任高德負責人。張勤擔任COO,負責高德導航、數據生產等業務。成立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由俞永福擔任總經理,分別向陸兆禧匯報。
不過,今年3月,陸兆禧在一封內部信中宣布,俞永福正式擔任高德集團總裁,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和COO張勤將不再擔任高德的管理職務。
根據網絡資料顯示,成從武目前的職位是高德控股CEO特別顧問,而曾領導了高德與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合作以及及阿里巴巴集團2.94億美元的戰略投資的COO張勤,去向不明。
優酷土豆的CEO留任,多名高管離職
阿里收購案中,高層動蕩最劇烈的當屬優酷土豆。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向優酷土豆公司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要約,擬26.6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除阿里巴巴集團已持有優酷土豆股份外,該公司剩余的全部流通股,粗略算來,阿里大概花了45億美元。古永鏘將繼續擔任優酷土豆主席及CEO。
19日,原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李黎宣布正式加入樂視網,擔任樂視網內容高級副總裁兼內容總編輯,將負責樂視網內容生態的構建和運營。
20日,前優酷土豆技術副總裁黃冬已于日前正式加盟芒果TV,出任CTO一職。據業內人士推斷,此番黃冬加入芒果TV,或與芒果TV計劃自主研發智能硬件\OS有關。
21日,爆出原優酷土豆高管洪德偉,選擇離職轉身成為創業者,成立屹立互娛,進軍泛娛樂方向的動漫,游戲及IP締造領域。此前他在優酷土豆全面負責土豆的原創內容、用戶/會員中心,視頻電商團隊。
至于古永鏘的未來發展,目前尚不好預估,有可能會是下一個俞永福,但如果不合阿里“脾胃”的話,也有可能是下一個“顧問”。
天天動聽高管一人留任一人離開
天天動聽于2008年, 2014 年公司賣給阿里后,創始人高管一人留任,一人離開
其實,在網絡上關于天天動聽創始人的資料和新聞少之又少,唯一可以發現其蹤影的新聞是今年3月,有爆料稱阿里決定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成阿里音樂,新組建的阿里音樂兩款產品這一項目由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統籌。天天動聽創始人王智罡,對此表示不予評價。而另一位創始人黃曉杰9月份正式加盟暴風魔鏡任COO,全面負責暴風魔鏡的相關業務
據了解,另一家音樂網站——蝦米網成的五位創始人中四人皆來自阿里巴巴,被阿里集團收購后,幾位創始人重返老東家阿里集團。創始人王皓工作重心依然在蝦米網的部分。其余四人的工作狀態不明。
結語:
盡管有人說“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但俗話又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在群龍薈萃的阿里“后宮”中,這些CEO們有人如魚得水,有人幾乎沒有新動態,也有人離開找尋自己的“第二春”。但無論在哪里“混”,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或許都要像俞永福一樣“咬著后槽牙我也得上“。
一次創業成功原因可能有好多種,“也許起得早,命好,能力不錯”,但能在人生不同階段和緯度獲得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這也是對新浪高管們是否還能“策馬奔騰活得瀟瀟灑灑”的最好回答。《雙城記》里有句話:這是絕望之冬,這是希望之春;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以此共勉所有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