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是什么讓搜狗活到今天?
搜狗從成立到上市用了14年的時間,但我對這件事情的思考用了16年的時間。這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思想儲備。
這個認知模型就是如何跨越復雜性。
生命是跨越復雜性的存在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起于我研究生做的兩個課題。
當時我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高性能所研究巨型機的計算,其中有個項目叫天氣預報,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利用大數據預測未來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天氣預報中有個著名的定理叫“蝴蝶效應”,指的是在動態系統中,初始系統有微小變化,能引起巨大的不同。
蝴蝶效應的提出者洛倫茲,當時做了兩次計算,一次是從原始數據直接算出了下雨,但第二次中間存盤再讀出來,用同樣的數據和公式算出的就是不下雨了。
這讓人非常震驚,因為存盤只是會在小數點后10多位的時候損失一點精度。
蝴蝶效應帶來的混沌理論,給了我第一個沖擊: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我對未來的測量、有序性產生了非常大的失望。
但是,第二個實驗卻給了我希望。這是圍繞基因展開的實驗,人的身體是從每個DNA最終表達為蛋白質的,這其中每一秒都在進行大量的變化和反應,比天氣預報更加復雜和混沌。
但在這樣的復雜性中,我發現一個不對勁的地方:雖然中間的混沌不可測算,但是最后的結果卻相對穩定。
一顆受精卵,通過十月懷胎變成嬰兒降生,這其中經歷的變化遠復雜于天氣系統,但是最終降生的人,性別、手腳、長相都有非常清晰的表達,都源自父母的DNA。而且當你調整基因的時候,都有非常清晰的對應。
原來我們原以為放之四海皆準的蝴蝶效應,不能去解釋生命奧秘,生命是一個跨越復雜性的存在!
你要知道,在整個物理系統、化學系統、數學系統當中,可以去計算引力波、暗物質,卻沒有模型能夠去計算生命。但生命卻能夠帶來確定性的規則。
生命的奇跡突然間讓我著迷。我像抓到一根稻草一樣去理解,怎么從生命的視角看這個復雜的世界。
如何讓公司長命又有活力?向生命學習
什么是生命?16年前我讀的一本書《復雜》中給了一個優雅但是冷冰冰的定義:
第一句話,性狀相對穩定;
第二句話,能夠自我復制。
性狀相對穩定就是一種存在感,為了保持存在,用各種方法維持自己。能夠自我復制就變成更多的存在,就使得自己存在這樣一個目標還能夠越變越多。
按照這個定義,DNA和細胞雖然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他們本身就是生命,而且生命之間,是可以相互嵌套的,這是一個需要理性思考才能接受的道理。
所以,生命并不神圣,它就是一種存在。用生命的視角去觀測一個人、一家公司、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宗教,都可以發現很多共性。他們都有求生欲、有新陳代謝、有復制的動力。
這使我的世界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嵌套的生命之間是什么關系,是誰去影響誰呢?在長達16年的過程當中,我不斷地深化和理解生命這個概念,去看中間的規律。
比如,當我們想追求公司基業長青的時候,是否像人追求長生不老一樣?我最近在讀《基業長青》這本書,發現其中的標桿公司活下來的不到三分之一。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怎么能讓公司更加長命呢?有兩點可以分享:
1. 減緩晉升
理解生命時有一個詞叫僵化、老化,這是因為其中的組織已經形成了固定結構,不能再很好地新陳代謝。這是一個單向的過程。
在公司中你會發現,當很快給人晉升,讓他負責更大的團隊時,他一旦上去就很難下來,這時公司就進入了單向老化的局面。像華為這種全部下崗重新來過,從而重生的公司,少之又少。
如果想讓公司活的更長,而不只是做強做大,那就要慢下來。 很多公司做強做大是為了參與競爭,但是一旦進入快速變化的市場,公司可能會衰老得更快。真正的百年老店,是慢公司,尋找的是變化慢的環境。
搜狗在14年的時間里慢慢變化,直到今年IPO也并不是最強的那一個。但我們是一個古老的公司,并且內部依然能夠保持非常年輕的狀態。
2.? 孵化子公司
不參與競爭在市場中是不現實的,一旦擁抱變化,你的固定結構無法適應的時候,怎么辦?
生命是怎么做的?人類其實特別懂得延續生命,甚至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加重要,一旦有危險,寧愿犧牲自己。這是幾百萬年的進化帶給你的能力。
但公司是否能把孵化的項目當作獨立生命體看待呢?很難。 這時就需要通過孵化子公司的形式實現,這就是《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到的邊緣創新。
公司的生命通過孵化子公司得以延續,但母公司如何能夠保持活力?從生命的角度來理解,也有兩個方法:
1. 控制人頭
人數多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人多了后會變得臃腫,這在生命的概念中叫做肥胖。人一旦肥胖,很難減掉。所以我在管理公司過程中,一直在努力控制人數。
2. 保持開放性
不斷學習,向外尋求知識或其他信息交換,不斷跟其他公司合并、吸收小公司,保持自己的活力。
搜狗為何能在搜狐、騰訊、阿里間成長?
從整體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生命是分層的,上層生命和下層生命互相形成驅動的關系。
細胞之于人體而言,是欲望的驅動。如果任由它復制,它對上一層的人體來說,就變成了癌癥。而對細胞來說,人體是它的生存環境,大生命和小生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我自己在搜狐、搜狗待了17年,其中做搜狗的時間有14年。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對整體的思考。我看到自己的位置,也看到整體的需求,這樣自己會釋然,知道做什么事情對整體有更大的傷害。
作為個人,我們追求自由。但是在企業里,我們開始懂得為了效率、整體活力,個體需要有犧牲,所以大家覺得很痛苦。
其實,我對于下一層來說是環境,對上一層而言是欲望的驅動,所以上一層為了自己的存在,一定會以道德或者法律的形式來約束我。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會突然發現自己或者公司跟上一層的環境建立了關系,而環境外面會形成更大的共同體。
所以,2010年阿里投資搜狗,2013年騰訊投資搜狗,大家覺得好神奇。其實這是因為我從個體生命開始思考,能看到自己對別人能有什么幫助,以及他作為生命體,我作為環境,我可以怎樣跟他互動。
從生命的視角,小則能夠從個體看到跟公司之間的關系,大則能夠看到整個互聯網圈子,圈子里的生命相互之間能夠形成互為環境的幫助,這樣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改變其他生命。
AlphaGo Zero對人類認知的啟發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從生命角度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否有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其實來自于生命。一旦談到自我意識,就是指生命生存的能力。那么一旦一個機器的目標變成讓自己存在下去,其實我們就開始創造生命了。在科學里創造生命,這難度非常大。
今天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識。情感也是一樣。在生命體里,情感其實是為了兩個生命體進行交配而進行的合作。所以,如果一個機器沒有存在的問題,沒有復制自己的問題,就不會存在情感或者自我意識。
人工智能給生命視角什么樣的啟發?
AlphaGo Zero與AlphaGo1.0最大的區別在于,1.0使用人的歷史數據訓練,繼承了人的進化。而Zero是從0開始自己與自己博弈,尋求對圍棋的理解。從最后的結果來看,不用人的歷史數據訓練,反而能達到更高的高度。
忽然我有一種恐懼感,人只是走了進化的一條道路,也許外星人有新的脈絡進化,它跟我們不僅長得不一樣,而且有可能人因為有歷史局限性,會被另一條進化路徑所超越。
克服排異,感謝包容
我經常說,搜狗的存在就是“狐貍生條狗”,中間必然經歷很多痛苦。
因為搜狐是媒體文化,搜狗是技術文化,在孵化的過程中,要承受很多排異。在這期間,有的人就離職了,但在我心中這變成一件自然的事情,當你改變基因的時候就要承受這樣的排異。
所以我非常感謝 張朝陽 和搜狐的包容,狐貍生狗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但當有了這樣的認知,對搜狗像孩子一樣養育時,很多困難就都可以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