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吳志祥:在線旅游并購價值達不到1000億,整合毫無意義,如果有一定是資本在逼!
同程在上周對外宣布了最新的資本動作:將 同程旅游 分拆為以休閑度假游及景區目的地為核心的同程旅行社(集團),以及以機票、酒店、火車票等標品為主要業務的 同程網 絡。
同程旅游 創始人、CEO吳志祥表示,同程旅游將適時推動這兩大板塊獨立IPO,分別在適當時機進入資本市場。
這是繼2012年啟動上市計劃后,同程透露有關上市的最新信息。
根據介紹, 同程網 絡囊括了機票、酒店、火車票預訂等標品業務,以及同程金服、同程航空等產業鏈上下游服務,目前這一標品板塊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而規模化盈利板塊將率先IPO。
同程旅行社(集團)包括非標品業務的出境游、郵輪、周邊游、國內游等業務板塊,以及景區、旅拍等業務。此外,在組織架構上,同程旅游華南、華北、華東、華西、華中、東北六大區域運營中心也隸屬于同程旅行社(集團)。
在股權架構上,同程網絡和同程旅行社集團是平行公司,二者共同隸屬同程集團,集團的股權結構100%繼承到兩家拆分出的公司,沒有任何變化。
在去年 攜程 和 去哪兒 牽手后,在線旅游行業的下一次大整合會在哪些企業中間發生,成為外界最愛猜想和談論的話題。隨著同程宣布這一消息,圍繞在線旅游企業的并購整合猜想再次告一段落。
同程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在 攜程 系壓境下,處于第二梯隊的在線旅游公司往何處去也為外界關注。
拆分業務是一個好決定嗎?拆分后的同程還會存在與其他公司整合的可能嗎?拆分后的兩大業務要如何協作?擺在同程面前的問題依舊很多,不過吳志祥有自己的答案。
拆分目的是上市
騰訊 科技此前曾分析,此次業務拆分,是同程應對國內資本市場變化做出的決定。
去年獲得 萬達 領投的60億元投資后,同程曾正式對外傳達過啟動A股IPO的信息,“包括 萬達 、騰訊等在內的諸多投資人對公司新一輪的融資表達了明確的意向,所有投資人也將全力支持同程旅游在 中國資本 市場獨立IPO。公司已于近期正式啟動A股IPO。”
事實上,同程旅游早有上市的計劃,但其上市進程一波三折。
早在2012年獲得騰訊千萬級投資后,就有消息傳出同程在于滬深創業板上市,但后來創業板窗口關閉了,同程的上市計劃也隨之擱置。在2014年,吳志祥接受采訪時再次公開表達了“兩年內獨立上市”的想法;直到去年6月同程正式對外透露已于近期正式啟動A股IPO,今年一月份,吳志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與深交所、上交所進行了溝通,希望今后可以在國內A股上市”。但這些表態最終都沒有真正落地。
從同程整體營收來看,盡管標品業務已經出現盈利的曙光,但休閑游業務仍需持續投入短期內難以產生利潤,仍處虧損是擺在同程登陸A股的一道門檻,同時今年圍繞戰略新興板的不確定信息,為正在備戰上市的企業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面對資本市場的現狀與同程當前的經營狀況,分拆業務分別謀求獨立上市是擺在同程面前的不錯選擇。
吳志祥的表態印證了這一分析,他解釋,“同程作為一家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還是希望有自己的安排。我們在大度假方向上要投入30億,這個投資一定會讓公司整體處在虧損狀態的,這是毫無疑問的。整個行業在現在狀態下想盈利是很難的。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盈利上市只有戰略新興板。但戰興板這條路不明確了,那怎么辦?所以我們就分開來。”
根據吳志祥提供的數據,以機票、酒店、火車票等標品為主要業務的同程網絡今年會有超過1億的利潤,三年利潤會有10億,“這是非常好的進入 中國資本 市場企業的標的,我們就希望把這塊獨立出來以后,推動這塊更快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吳志祥并不愿意給出同程網絡上市的時間表,但是其“不排除借殼上市”的表態,顯示出同程已在為上市做沖刺。
幾無外部整合可能
拆分為同程的標品業務贏得了獨立上市的可能性,但其休閑度假游業務仍舊面臨著激烈競爭,根據同程自己的預測,休閑度假游業務的虧損狀態至少還要持續3年時間。
盡管持續投入會讓同程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但同程并不愿錯失休閑度假市場的機會,吳志祥表示,“度假板塊現在雖然是虧損的,但誰都知道這塊在中國是有大機會的,作為同程來講一定毫不手軟在這塊投入。”
根據吳志祥的推算,同程的休閑度假業務在2018年有盈利的可能性。這一預測建立在其投入、毛利率、營收均能控制在理想范圍之內的基礎之上,但市場環境隨時可能發生變化,休閑度假業務能夠按照同程自己建立的模型發展下去,是個未知數。
在 攜程 與 去哪兒 合并后,在線旅游行業整體格局已經發生大變化, 攜程 系給在線旅游其他玩家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去年下半年,就曾有同程途牛合并、攜程將打包途牛度假業務獨立上市等多種消息傳出,盡管后來途牛接受海航5億美金投資讓圍繞途牛、同程的傳聞暫時告一段落,但隨著攜程一統OTA江湖,轉而騰出更多精力發展休閑度假游業務,這將加劇行業的競爭。
那么需要持續投入的休閑度假業務是否存 在外 部整合的可能呢?對此,吳志祥的態度比較堅決:當前在線旅游整合的意義已經不大,如果真的出現整合,那一定是資本在逼。
“如果兩家(在線旅游企業大度假業務營收)加起來不到一千億,合并沒有太多價值。今天你說我想不想跟途牛并呢?也挺好。途牛想不想跟我合并呢?可能也不錯。但是有價值嗎?沒價值,因為我們兩家加起來才300億,對市場會有改變嗎?沒有改變。”
“為什么攜程和 去哪兒 合并,因為一并機票就掙錢了,這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一下子占據中國機票市場60%。我們跟途牛并是300億,跟攜程并也差不多300億多一點點,對市場沒有影響,所以我認為不成熟。如果真的要并,一定是資本逼的。目前還不大會出現,什么時候會有價值呢?我們、途牛、攜程,包括海航系,如果加起來達到一千億了,這個并購會有價值。”
不過同程仍舊開放休閑度假業務的融資窗口:“未來會不會有融資這個不排除,因為在發展過程中間還需要資金,可能也會有資本青睞,在這方面我們也是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