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前20年干了啥?上市后淚流滿面
盛宴之后,淚流滿面。一個成立了近20年的老牌垂直網站昨晚終于登上了美國紐交所的舞臺,其中經歷波折無數。隨著 智聯招聘 成功上市,這個在發展歷程中不斷遭遇內斗的招聘網站終于熬到了資本接盤的這一天。
在本次IPO中, 智聯招聘 發行價13.5美元,融資7573萬美元;開盤價14.5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約7.4%;以開盤價14.51計算,智聯招聘市值達7.25億美元。按開盤價計算,上市之后,智聯招聘最大股東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持有智聯招聘79.0%股份,價值約5.72億美元,而智聯招聘CEO郭盛持股2.9%,個人財 富達 到2100萬美元。
自昨晚開盤后,智聯股價持續走高,盤中最高至16.21美元,上漲一度超過20%。
智聯招聘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94年創建的獵頭公司智聯 (Alliance)公司),早于 百度 3年,早于 阿里巴巴 2年,是中國最早一批招聘垂直網站。截至2013年12月31日,注冊用戶總數7410萬。
它基本見證了中國 互聯網 招聘業務的所走過的歷史。但上市不是成功的終點。分析人士指出,智聯招聘機構和投資人持股比例過高,此番上市更多層面或是讓原來老股東變現,而且智聯招聘無法給投資者更豐滿的想象空間,未來市值黯淡,這家積淀太久的傳統模式 互聯網 公司所面臨的挑戰將更大。
一年換3個CEO 市值7億美元背后的波折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智聯招聘發展堪稱曲折。
早在2011年智聯招聘就沖刺過上市,但最終因為資本環境惡劣而被擱淺。
即便此次成功上市市值達7億美元,其經歷了20年,和眾多后起之秀的垂直網站相比遜色太多。今年5月上市的 聚美優品 只用了4年事件,市值超過40億美元;即便同行 前程無憂 也早在10年前的2004年9月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此番,智聯招聘上市只融資7573萬美元,而截至到其在上市之前的2011年,其總共融資額度已經達到1.5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前9個月,智聯招聘總營收為人民幣7.567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1.301億元。據此估算,智聯招聘的季度收入2.5億,利潤0.4億元。智聯招聘的這一業績遠低于 前程無憂 。財報顯示,前程無憂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4.3億元,凈利潤1.1億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本次IPO之后,智聯招聘大股東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的杰森?倫加(Jason Lenga)和約翰?阿姆斯特朗(John Alexander Armstrong)聯合持股68.3%;智聯招聘CEO郭盛持股僅2.9%。SEEK所擁有的投票權為76%,是實際上的“掌門人”,智聯CEO郭盛僅有0.8%投票權。
這背后折射出的恰是智聯招聘多年的內斗歷程,也導致了這一老牌網站起了大早,卻只能趕個上市的晚集。
智聯招聘創始人多年前就已經離開,公司業務長期由職業經理人負責打理。4年時間更換了4個CEO,其中在一年時間內更換了3個CEO。
張詠、 劉浩 是智聯招聘的創始人。2009年8月,由于智聯招聘持續虧損,實現絕對控股的SEEK通過董事會勒令智聯招聘CEO 劉浩 “下課”。
一年后的2010年7月,因投資方與高管團隊矛盾加劇,智聯招聘高層發生內訌,公司分成兩派:一派以時任智聯招聘CEO趙鵬為核心的CEO辦公室高層團隊;一派以CTO余用彤為代表的投資方代表團隊,兩派先后以內部郵件的方式宣布開除對方。當時,公司一度遭封鎖,大量“便衣”進駐。
最終,智聯招聘的投資方澳洲麥格里集團科技直投業務團隊的創始人 丹飛立 掛帥CEO一職,臨時接管智聯招聘,以趙鵬出局告終。
3個月后的2010年10月,郭盛出任智聯招聘新任CEO,替換于內訌中暫時接任的丹飛立,一直到今天。而此番智聯招聘沖刺上市也恰是在郭盛的領導之下。
潛在挑戰巨大 前景遭投資人士唱衰
一位投資人士告訴 騰訊 科技:“國內的招聘行業的資本故事已經結束,已經沒有太多成長空間。此番智聯招聘勉強上市,更多層面是把原來老股東變現,市值前景將十分暗淡?!?而且通常來講,招聘網站每年第一季度是招聘業務旺季,業績自然很亮麗。這也是智聯招聘能成功上市的一個小輔助因素。
在未來智聯招聘的發展路上,其也將面臨艱難險阻。
當前,國內招聘市場,大頭被綜合招聘網站前程無憂把持,畢竟前程無憂一家獨大,馬太效應已經形成,而且智聯招聘商業模式偏“傳統化”, 其營收模式正呈現出一定程度危機。
智聯招聘盈利模式單一,主要是通過廣告收費。但很多招聘網站淪為企業宣傳的展示平臺。公開統計數據顯示,智聯招聘的展示廣告費已經超過收入過半。這使得招聘效果大打折扣,本應是幫助求職者和企業主找到有效信息的招聘核心價值被扭曲,用戶開始流失。
此外,智聯招聘還將遭到趕集等分類信息網站和新興的獵頭招聘、社交招聘,如獵聘網、拉勾網、Linkedln、大街網等的分食,競爭將愈發激烈。
特別是今年, 趕集網 大力布局中低端免費招聘業務。2月份,趕集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招聘業務, 趕集網 CEO 楊浩涌 甚至高調宣稱其兩年內在線招聘營收超15億,要超越前程無憂,改變中國在線招聘行業格局。在趕集網看來,中低端人才更換工作頻率高,這一細分領域有20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因為分類信息網站有著巨大的流量基礎,而對家政、洗碗工、司機、保安、傳菜員等一些低端招聘,智聯招聘這種綜合性招聘網站難以提供。按照趕集網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通過趕集找工作的人次達到10.9億,日均有300萬人在趕集網找工作。趕集網招聘業務主要通過提供給企業端的服務包括位置置頂和競價排名收費獲利,月收入8000萬,去年趕集網在招聘上的收入增速是180%,而智聯招聘的增速則在9%。
這些都將成為智聯招聘的挑戰者,當這些傳統招聘模式“掘墓人”站起來之際,智聯招聘的卻招架之力卻顯得較為微弱。
未來,面對龐大的求職需求人群和更加精細化的企業用戶,智聯招聘需要盡快從廣告型向服務型轉型。但這對于這個受資本方操控,失去創始人靈魂的招聘網站而言,它能迅速捕捉行業變化,并保持饑餓狀態果斷變革出擊嗎?一位網絡招聘從業者說:“這個很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