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網創始人李勇:互動贏用戶 互聯網沒有拒絕任何人
在李勇和其團隊看來,猿題庫最大的創新在于基于后臺大數據提供了一對一的個性化試卷方案,在線教育的優勢之一就是利用機器進行跨時空的資源配置
2月18號,猿題庫正式上線。該產品的開發基于后臺大數據,對公務員備考的人提供真題解析、個性化考卷生成和模擬考試。這類產品貌似并無驚奇之處,但40多天后,公司宣布已實現盈利。
這在烽煙迭起的在線教育業,一下子激起了不小了漣漪。
不到半年,7月2日,猿題庫又同時上線兩款新產品—考研政治和一級建造師題庫。創始人李勇在接受《環球企業家》專訪時說,這兩款產品做成并上線不到兩個月。他透露,猿題庫目前還在策劃司法考試的題庫,并計劃本年內上線10個產品,包括高考題庫。除此之外,他也想讓題庫產品的范圍擴展到中小學教學領域,或其他更基礎的方向上。
去年毫不猶豫地從 網易 事業部總裁任上辭職創業,并打進了在線教育這場“險戰”,李勇從來認為自己是選對了。 但是最初做的粉筆網,發展并不如料想那般順利,也讓他知道了,做在線教育或許不僅僅是一場戰役,而將會是一場很漫長的戰爭。
“粉筆網是一個更加理念化的產品,可能時間要比較長的,推廣要時間或者資源的力度,我不能一直完全等待這平臺的成熟。過程中我和我的團隊找尋新的點,覺得題庫是一個符合現狀形勢的做法,我們立刻做了。”李勇如是說。
這個創業團隊號稱“創業絲中的高富帥”,也都是李勇多年來的同事。他們是李鑫(現猿題庫副總裁,原 網易 門戶事業部市場總經理)、帥科(現猿題庫市場運營總監,原網易科技頻道主編)和郭常圳(現產品技術總監,原網易有道高級研發經理)。
辭職時也沒想好創業要做什么,但這三個人對為啥要創業想得倒是很像那么一回事:一直在一個大的平臺做 互聯網 ,看到 互聯網 近十年的起起伏伏,卻沒有實實在在投身進去,“感覺不hi”。于是決定出來,“自己做事的成就感更高,哪怕會遇到更大的風險。”
不是沒有想過做醫療、 旅游 或 汽車 ,但互聯網在這幾個領域都有了相對成熟的應用。李勇突然想起,4歲的兒子想學英語那一次,花了很久時間都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老師。“我瞬間直觀感覺到在線教育會是一個大的產業。互聯網發展那么久,但在教育領域的行業應用方面,連基本的一點—教育 咨詢 的流通都滿足不了。”李勇正式拍板,入行在線教育。
粉筆網是他的第一站,還未上線就獲得千萬元的融資,但在商業模式的架構上遇到了瓶頸。判斷做大平臺為時過早之后,李勇和團隊經過一番苦尋,確定了現階段的策略是:推好的產品和內容。國人對考試和認證存在剛需,個性化的專業考卷—猿題庫由此而生了。
資深技術團隊加上公務員考試領域的資深專家,三千多道題的解析用了兩個月時間,題庫一上線便在短短一周的時間里獲得了六萬注冊用戶。在很多在線教育課程免費提供的時候,猿題庫每月25元的收費絲毫沒減輕用戶的熱度,公務員考試前夕,網站顯示有100萬人同時在線答題。
李勇回憶創業以來最激動的時候,就是題庫上線的那一刻了。“很多男生小時候喜歡組裝或者搭建玩具之類的,從自己手里創造出一樣東西的感覺太棒了。看到猿題庫上線后在線答題數字的不斷增加,有點恍惚,一個星期就累積了六萬用戶,比我們想的要快很多。”
在李勇和其團隊看來,猿題庫最大的創新在于基于后臺大數據提供了一對一的個性化試卷方案。而在線教育的優勢之一,在李勇看來就是利用機器進行跨時空的資源配置。“線下教育是沒有人機互動的,我認為人人互動不可缺,但人機互動從練習的角度來說,比老師表現得穩定和精確。未來人人加人機被認為是非常理想的教育方法。”李勇說。而現階段,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對猿題庫的算法和細節進行優化,讓產品體驗更好。
但李勇心中,還是有著一個做平臺的更宏偉夢想。
暫且維持運營的粉筆網,說不定某一天就又要盛裝登場,或者與猿題庫二者結合起來,也許明年,也許三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然而一旦重生,李勇認為“真很難說它和猿題庫哪個更厲害。”
創立伊始,粉筆網就定位為“平臺+內容”。粉筆網作為社區和平臺,主要用于積累高質量教師資源,而目前的題庫產品,則是作為教育產品、獲得盈利的“殺手锏”。
但其實猿題庫又何嘗不能做成一個平臺呢? 李鑫在思考良久后也領悟到:其實并不是你長得像一個平臺,你就是。用戶主動登錄量夠大使用率夠高,那你就是一個平臺。 比如在猿題庫引入“教”,就能極大地提高效率。“如果可以,我們也很希望猿題庫成為一個教測練的全平臺。”
從猿到人的進化非一日之功。而實現做平臺這個夢想,李勇也給了自己足夠多的時間,雖然心里的這個愿望很迫切,但他知道,需要耐心。
新聞人起家,后在 傳統媒體 做記者、主編的經歷讓李勇對于“勢”有較全面的把握和相對精準的判斷。副總裁李鑫私下里告訴記者,在網易的時候,李勇就很多次和行業里的人打賭,說一個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基本都會被驗證是正確的。所以團隊成員放心地跟著李勇從網易出來,而李勇的領導風格,市場總監帥科形容是“無層級、極充分的授權”。
這個有著做大平臺心愿的CEO,說起最終進入了互聯網這個領域,語氣開始略亢奮。他認為互聯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和蒸汽機相提并論的發明。“投身互聯網業,并成為一個創業者,我覺得真的特別的幸運,真的。因為你處在這么好的一個開放的時代,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巨大用戶市場同時還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地方,風險投資也很充沛。”
對于在線教育和媒體的未來,李勇強調一個共同點:要互動。“在中國,不互動基本意味著不能收錢,媒體怎么互動呢,目前這種(網頁、微博、微信等等)肯定不夠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在互動上能夠做出大的探索的媒體,才可能變 成大 的生意,但這條路很難。”
他再次強調這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大時代。“所以那些小的身份認同,傳統還是在線,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在這么大的歷史洪流面前,都沒什么。而且,互聯網沒有拒絕任何人。” 說的時候,李勇的語氣很平靜,但是篤定。你很容易就能看得到,他眼里是閃著光亮的。
這個理性的理想主義者,于是在群雄亂戰中打了一次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