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AI Search,阿里國際推出全球首個B2B AI搜索引擎
11月12日,在歐洲最大的科技峰會WebSummit上,阿里國際發布了全新的AI-Native搜索引擎Accio,通過AI重塑的采購能力,為海外的最終采購方,如中小企業主、創業者等群體等,提供一步到位的人工智能“采購顧問”服務。
Accio是拉丁語“召喚”的意思,在《哈利·波特》里被用作“召喚咒”的咒語。取這個名字,阿里國際希望AI能如魔法般幫用戶“召喚”出更多創意,與此同時,它還計劃用AI重塑更多B2B環節,進一步擴充Accio的服務能力。
發力AI,過去兩年在跨境電商圈已經成為了“共識”。包括亞馬遜、阿里國際、字節、Shopee等玩家紛紛在AI技術上全方位下注,嘗試用AI技術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新一輪技術革命。
但此前,跨境電商們此前的AI嘗試,仍停留在傳統電商模式之下,往往只是針對其中單個環節進行AI算法的結合與創新。在翻譯、各種容易自動化管理環節展現出了一定的成果,但絕稱不上變革。
阿里國際B2B電商部門的AI團隊,從今年6月開始打造全新的AI搜索工具Accio,不再堅持跨境電商固有模式,而是從充分發揮AI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出發,最終打造出了一系列獨有的能力和使用體驗,推出全球首個B2B AI搜索引擎。
Accio,阿里國際用AI重塑B2B的開端
作為一款在海外重磅發布的產品,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對雷峰網表示:“目前的版本還是一款‘半成品’,只包括了我們對AI時代B2B生意形態想象的10%,但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能力。”
他說,Accio目前包含了“AI驅動的搜索”“AI重構的商品百科”“端到端的電商平臺”三個模塊。且這三個模塊并非獨立的應用,而是互相聯動,為實際的應用提供能力支撐。
他同時展示了3個實際使用的Demo,分別是“AI引導式的采購搜索”“AI驅動的市場熱點趨勢跟蹤”“批量化的智能采購執行”。
Accio主頁截圖
用戶在登錄到Accio的主頁之后,就可以在搜索框中以類似于跟其大模型對話一樣,給出自己的需求,進而由Accio借助AI進行采購需求的拆解和明晰。
例如用戶直接輸入“打算在沙漠中建一座滑雪場”的需求,Accio就能對這個需求進行拆分,指出用戶需要建設“雪道”,并配備“造雪機”;同時為了保證顧客的安全性,會推薦采購諸如安全網、頭盔等必需品。
后續用戶可以和Accio對話給出更多需求,Accio也會依據采購需求的解析,直接提供細化的選項給用戶(例如滑雪場的面積到底多大)。并且根據新的信息進一步圈定更具體、規格更對應需求的產品。
它還提供了強大的AI篩選功能。例如“造雪機”會根據功率大小、安裝模式、使用耗材、發貨地、供貨商商譽等細節,都會出現在篩選選項之中。這些篩選選項全部由AI提供,數量和仔細程度均遠超之前。
在最終的結果上,Accio不是簡單的輸出鏈接,而是用AI把商品信息進行了整合,相當于讓AI給每個商品都寫了個“維基百科”式的頁面,更加通俗易懂,還能提醒采購數量限制、價格等重要信息。
用戶也可以先不采購,只通過搜索來了解相關行業知識,從一個采購項目的需求解析到一類商品各種參數的差異,再到中途運輸的時間和成本,甚至是行業內整體采購周期等信息,都能獲得極為專業細致的答案。
如果用戶自身沒有確定好要做什么項目,或者是確定了采購的大類但是沒有明確商品,Accio則可以在對話的過程中展示各種維度商品的市場銷售趨勢。例如用戶輸入“適合美國市場的應急用品”,Accio就會為你搜索諸如急救包、生命水壺、瑞士軍刀等產品,方便用戶緊跟市場需求潮流去采購。
當用戶已經有了明確的商品需求,不僅可以通過文字方式進行描述和對話,也可以直接上傳商品的照片,甚至是將包含一系列商品的關鍵信息(品名、官方鏈接等),以Excel的形式直接上傳Accio,后者就能在對話中逐個為用戶提供AI搜索和篩選,實現高效的批量采購。
雖然目前開放的能力主要針對海外貿易最前期的“Sourcing(采購)”部分,但Accio的現有功能,的確通過全新的對話交互方式、深入行業且專業的解析能力、特定類別商品的檢索篩選能力、熱點趨勢的分析能力、以及采購商品的到達能力,構建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過往B2B采購側的用戶體驗。
為了打造出Accio,項目團隊直接采用了目前行業內最前沿的“Multi-Agent”(多智能體)架構,用戶單次的使用,可能會進行5-10次的后臺任務再分配,不斷引入更專業、掌握更細分知識信息的“Agent”(智能體)。
以對行業深入且專業的解析能力為例,產品團隊利用大模型技術,對阿里國際站的商品中包含的信息、公開的行業信息百科等數據重新進行了學習,讓AI自主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總結,最終在后臺打造出在各自行業專業的“AI Agent(可以理解為一個專業方向一個大模型)”
在商品側也是類似,Accio并沒有直接挪用阿里國際過往的商品參數數據庫,而是交給AI重新學習、總結。不僅打通了同類產品之間“橫向比較”的信息屏障,同時也讓“死”參數“活”起來,與上一層的行業知識“對應”起來。
張闊對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表示:“Accio目前覆蓋商品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億級’?!?
在充分利用大模型能力之余,為了確保商品信息呈現的準確性,Accio內部添加了多重交叉驗證機制,包括多數據源、時間軸維度等;加之Accio在行業、商品層面數據量的不斷提升,最大程度排除了大模型幻覺的影響。
此前,阿里國際已經將Accio的部分能力在國際站平臺里的“找工廠”模塊中灰度上線,在試運行中觀察用戶從搜索到采購詢盤的轉化率有了20-30%的直接提升。
為什么要做Accio?
“為什么會想到做Accio這樣一款產品?”這是采訪中不斷被提出的問題。
事實上,從ChatGPT面世開始,阿里國際就開始在內部進行探索,希望能夠通過AIGC降低買家和賣家的負擔,結果發現雖然用AI能夠提升很大的效率,但傳統互聯網搜索邏輯所構建的B2B電商架構限制了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項目團隊通過對采購方的普遍調查之后發現,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去哪里買,買什么”,而是最早的第一步“不知道怎么問問題,更不知道怎么根據原始需求去搜索”。
過去這方面的任務往往高度依賴“采購中介”,后者往往擁有各行各業的常識,并且有過往的采購經驗,能夠為買家輸出采購報告和產品推薦;但這種報告制作需要時間,同時選品的眼界也不一定廣闊,無法為采購方保證最大程度地合適以及物美價廉。
而Accio即將上線的形態,就是一位了解眾多行業、能夠直接輸出采購建議的全能“采購Agent”。從這個角度來說,阿里國際實際上利用AI,將過去局限于商品信息的B2B貿易,與現實世界中的需求與知識進行了一次“大膽連接”。
根據阿里國際的規劃,Accio將不再限于阿里國際本身的商品,而是面對全網所有商家開放,不僅有來自阿里國際站的全球供給,也鏈接了來自全球各類獨立站、第三方電商網站,甚至是線下工廠的供給。
當然這些全球供給在服務上會有分層,其中阿里國際站平臺上的供應商會是第一梯隊,它們能借助平臺能力提供完整的履約服務。
張闊對雷峰網表示:“既然Accio不再是互聯網時代只展現數據和形成鏈接的B2B平臺,并且索引其他平臺的商品并且達成交易,這些持續生成的數據,將成為Accio成長的養料,從而形成更強大的B2B交易能力,面對全網開放就水到渠成了。”張闊還補充到:“在商品的展示上會按照履約能力排,目前而言阿里國際站的商家履約能力明顯更強。”
持續探索AI以求領先的阿里國際
雷峰網獲悉,阿里國際從去年開始探索Accio的方案,今年9月開始內測,11月上線,目前上線了PC端和wap端(即手機上的網頁版),移動端APP應用正在開發過程中。
除此之外,阿里國際在AI領域的全范圍投入,B2B和B2C兩個團隊都在發力AI。在過去一年里,阿里國際發布了3個B2B的AI產品;更新了40多個B2C場景下的AI工具,商家對于AI的調用量持續增加,11月起已經達到了日均2.6億,達到了規?;瘧玫募墑e。
不久前的10月16日,阿里國際的AI團隊還發布了翻譯大模型Marco,在開源評測數據集Flores上的BLEU自動評測指標上的表現超越了谷歌翻譯,成為一個里程碑。這也讓Accio從根本上掃除了過去跨境電商最嚴峻的“語言關”。
對于未來對于AI的探索,張闊給出了自己的底層邏輯:“我們做AI的本質目的還是幫助人提升效率。只要我們能不斷把海外貿易這件事的門檻降低,諸如小白創業者、普通需求方都能夠在Accio幫助下完成整個采購流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海外貿易中去,最終產生更多的貿易需求,擴大海外貿易的市場。”
雷峰網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