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周小川談數字人民幣亮點,霍學文提金融科技七趨勢
近日,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在會上談及有關數字人民幣等熱點話題,部分發言亮點梳理如下:
1.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系統的目的,不是要取代美元的主導地位
盡管中國已經進入了DC/EP的研發和試點階段,但對這個問題可能理解上還有很多需要討論的地方,目前有些媒體特別是外媒對這個問題有些討論會引起某些誤解。
DC/EP的發展主要是立足于國內支付系統的現代化,跟上數字經濟和互聯網時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別是為零售支付系統服務,設計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不是要取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國際上支付貨幣的地位。
2.數字人民幣不是想取代第三方支付
“人民銀行推動的DECP和e-CNY是想取代現在第三方支付的角色”,這也是一種妄議。
央行明確說DECP的計劃是一種雙層系統,而且整個研發隊伍是由央行組織,由主要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等,還有電信營運商和幾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參與研發,都是在他們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瞄向升級換代的新臺階。
大家都是在一條船上,當然在一條船上的人有時候也會有不同意見,有時候也可能在有些問題上會有爭議,但畢竟是一條船上。并不是有些人說的好像是一種內斗,誰會取代誰的說法。
3.人民幣國際化不是取決于技術因素
有一種說法也是外媒說的比較多,就是把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試點與人民幣國際化密切掛起鉤來,認為數字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幫助不大,或者說也實現不了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支付系統的現代化、數字化對于提高人民幣的地位,提高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也不是太大的幫助。人民幣國際化更多的是取決于體制、政策上的選擇,更多地取決于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而不是取決于技術上的因素。
4.要在保護隱私、反洗錢等方面取得平衡點
支付系統必然要在保護隱私和反洗錢、反恐、反毒品和反跨境賭博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一方面保證隱私,同時還要對某些活動實行必要的監控。因此對這件事如果從兩個角度來看會有人站在左邊說你保護隱私不夠,另外有人站在右邊說你縱容了洗錢毒品交易。
所以必然是在中間的某一個平衡點,但是這個平衡點也可以選擇稍微偏左一點或者稍微偏右一點。
中國DECP明確提出的概念叫可控匿名,從可控匿名本身來講它也并不是一個數學上能夠精確定位的點,但是它表達的意思就是保護隱私和反洗錢反毒品交易,在這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大家可以再深入的研究這個平衡點究竟在哪,但也不要拿這個事有意或者刻意地貶低或者攻擊DECP的進程。
5.交易結算不是越快越好,支付系統未來可能實現實時全額交易
交易結算不是越快越好,這么多年大家都在討論是不是交易所技術系統有這個能力可以提供T+0,可以當日回轉交易,可以更多的提供高頻交易。但實際上市場人士的討論,對此也提出一定的懷疑和挑戰,并非越快越好。
整個支付系統也包括交易所系統,未來都有可能實現實時全額交易系統,但是實時全額交易系統并不是在各個環節都適用的一個好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么ISDA衍生品交易協會反復主張說你要搞差額結算,它對市場參與方的風險控制更有好處,同時降低了由于每筆實時全額交易所要求的經濟資本,要求的所謂風險的衡量。
從交易所系統來講,不是說速度越快越全額實時交易就越好。因此也涉及到這個臺階究竟邁的有多大的余地的問題。
6.減少印花稅比降低技術成本可能更受關注
現在交易所系統整體運行比較好。雖然整個交易所系統運行中價格優先、時間優先、證券登記交割等方面也有不小成本,但公眾對這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呼聲并不高。如果說大家希望降低交易成本的話,可能更多地是減少印花稅,印花稅比技術成本可能更受關注。
7.有一些銀行跨境匯款中收費確實太高
臉書抓到了跨境匯款的熱點,所以提出用Libra做跨境匯款,而且為了讓更多的國家接受,他知道很多國家會擔心美元化,所以用一籃子的貨幣。結果他沒想到一籃子貨幣國際上討論過很多年,大家都想方設法從各個角度看國際貨幣體系怎么弄,所以這并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嘗試了一年以后發現一籃子貨幣很難做到,所以就從Libra改為Diem了,只針對美元。
8.中國貨幣地位應該提高 也確實有提高的潛力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家,貨幣的地位應該提高,而且也確實有提高的潛力,但剛才所說的技術系統會對此有影響。
所以這些年在技術方面也有很多開發,很多支持,譬如跨境人民幣的支付系統(CIPS)等等,是否可以利用數字貨幣CBDC這類東西,上一個很大的臺階呢?我覺得不要太高估技術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體制和政策上的因素,還是一個改革開放的選擇,下一步走多大選擇的問題。
首先一個貨幣能否被廣泛接受,可能取決于你的經濟體量、貿易體量、對外開放程度,不是說你能夠強求國際上的用戶做出什么選擇,(客戶)都是有自主選擇權的。所以這種運籌的廣泛性,不僅是一個技術特性。一個主要的內容就是貨幣可自由使用程度,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人民幣納入了SDR,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的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是一個連續過程,還有繼續提高的很大余地。但是不管怎么可自由使用程度還是注意有反洗錢的功能,還要防止避稅天堂,防止逃稅,防止毒品交易等等,這是一方面。
再有一個貨幣抗沖擊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全球各個國家,各種不同階段,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金融危機,現在大家都知道是2008年這場全球金融危機。但實際上你真正看起來各個國家,都是十多年、幾十年之間都會發生金融危機,因此抗沖擊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想它還是一個制度因素,中國在未來改革開放的力度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大,還會做出更鮮明的選擇。而這種選擇也是取決于發展的路徑,改革開放的路徑,取決于觀點的平衡。其實這個觀點也是一種分布,就像我剛才說貨幣的隱私和反洗錢之間的平衡一樣,有的人會認為人民幣可自由自用、可兌換是非常好的事,可以盡快去推進。也有的人認為這個是非常糟糕的事,風險很大,盡量不要去做??赡茏詈笫莻€正態分布,中間的觀點比較多,而且它是隨著改革開放在不斷平移,所以我們說開放進程中的變化可能和人民幣國際化有更多的聯系,技術方面的因素是基礎,是相對比較好做的。包括金融系統在做CIPS的時候,像中國銀行這些過去就在跨國支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的銀行,對他們而言,政策制度明確,利用現有的技術開發一套系統,并不是什么太難推進的事,當然我們也不能低估這種努力。
9.有些莫須有的概念或提法是缺乏對研發計劃和試點的理解
有些莫須有的概念或者提法其實是缺乏對研發計劃和試點的理解,同時也容易造成“這山望著那山高”。明擺著計劃已經提出來了,已經在系統建設和試點過程中了,不要打著排球的同時又想在別的運動項目上得冠軍,這可能是有問題的。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 也在會上表示,面對疫情和不斷變化的國際金融形勢,金融業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但總體上是機遇大于挑戰。
他表示,金融業在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穩定錨”的作用,而金融科技則成為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提及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霍學文認為,其未來將呈現七個發展趨勢:
一是金融技術發展總是邊緣突破,隨后在金融服務薄弱環節、人力和制度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點、節約人力成本方向由邊緣向中心點侵蝕。
二是金融科技首先替代高人力成本業務。替代不愿意干、成本高、簡單重復的工作,由量變到質變。
三是金融科技讓普惠金融從理想變成現實。
四是金融科技讓金融監管不斷面臨平衡選擇。不監管有風險,不創新難服務。
五是金融監管越來越需要強化監管科技。
六是智能監管是未來趨勢。
七是智能監管需要強大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參考來源:鳳凰網,中國證券報
雷鋒網
雷鋒網雷鋒網 (公眾號: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