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李開復「關門弟子」創辦的大模型公司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IDG領投
作者丨何思思
編輯丨林覺民
緣何命名為瀾碼?周健這樣說:寓意波瀾壯闊的代碼。
雷峰網獨家消息,近日瀾碼科技宣布完成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IDG資本、聯新資本、Atom Capital參與了本次投資。
瀾碼科技于今年2月份在上海成立,與其他創業公司不同的是,瀾碼科技想做的是基于大模型打造新一代的自動化平臺。從成立時間上看,其與大模型在國內火的時間大致相同,究其原因,還要從其創始人兼CEO周健的經歷說起。
周健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ACM-ICPC全球賽冠軍首個亞洲團隊成員,2006年受邀加入谷歌美國總部,負責中文網站搜索質量優化,緊接著加入阿里云參與飛天系統的研發,隨后成為依圖科技的10號員工,并從0到1參與了技術和工程團隊的規劃和搭建等,期間周健也曾多次創業。
雷峰網了解到,參與此輪投資的三家資本中,IDG持續布局和深耕企業服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三大塊,聯新資本、Atom Capita則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云原生等領域。其實在早期投資中,資方首先看的是創始人本身的特質,然后才是商業化能力。顯然這兩者方面,周健都具備。
一方面,周健本人從業經歷豐富,且瀾碼科技的核心成員均來自依圖、阿里、騰訊、Google等頭部企業;另一方面,大模型技術將帶來交互方式的變革,瀾碼科技基于大模型的自動化平臺,不僅順應了AI 2.0的發展,還符合企業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
“實際上,我早就看到了很多自動化的場景,但是由于AI 1.0階段的成本太高,有些場景很難實現,”周健如是說。
據周健介紹,他出來創業時,最早只是想解決RPA市場上存在的問題,春節期間深入研究GPT后立馬確定了創業方向,這也就有了后來公司的定位:基于大語言模型的自動化平臺。因此,一定程度上講,周健創立瀾碼科技就是想用新的AI技術解決之前的難題。
可以說,大模型再次把自動化軟件市場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這個領域并不乏實力雄厚的老牌廠商和新生力量。
談到如何競爭?周健表示:“大模型時代,比拼的是誰能更好的應用大模型,就像當初微軟使用英特爾的CPU一樣,只要應用的好就能在大模型時代脫穎而出。”
(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