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易拍斷臂自救 短期內難解盈利問題
昨日,車易拍創始人楊雪劍向公司員工發內部信稱,自 7 月 1 日起,將關閉所有有過度配置的分公司的車源業務及其支持體系,相關的車商業務交由車商運營團隊統一負責。同時在信中,楊雪劍提到新一輪的融資消息很快發布。
談及本次車易拍關閉部分業務的原因,楊雪劍解釋道, “ 由于限購城市和非限購城市的運營模式和成長速度差異很大,由于去年 “ 盲目快速 ” 的擴張中對各地分公司的基礎配置和固定投入過大,所以選擇了關閉在盈利預期上仍然需要繼續大量投入的分公司及其支持體系。 ”
擴張:涉足 To C 業務,欲建立 2000 人檢測團隊
車易拍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是一家二手車網絡競拍解決方案及二手車標準化檢測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 To B 業務。
據悉,在城市覆蓋方面, 2015 年車易拍以華北、華東兩大運營中心為核心,建立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天津、哈爾濱、成都、廣州、臨沂等十多個服務中心,覆蓋全國 300 多個城市 20000 多家車商的銷售網絡。同時,在全國 8 個主要城市有超過 2000 家的 4S 店合作。
在交易量方面,車易拍平臺 2014 年交易量超過 30 萬輛,預計 2015 年沖擊 100 萬輛。
在檢測方面,車易拍 2014 年末啟動了 “268V 檢測學院 ” ,此時已擁有近 800 名檢測人員,遍布全國 10 多個城市,計劃 2015 年要完成超過 2000 人的培訓任務。
不僅如此,主營 To B 業務的車易拍,也開始向 To C 業務擴張。楊雪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車易拍 2015 年推出了 2C 的服務,第一期服務僅支持 9 個城市,預計到 2015 年年底擴展到 100 個城市。
代價:固定資產配置過重、裁員
快速擴張使車易拍以 35.2% 的占有率位列 2015 年中國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份額第一。但為此,車易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固定資產配置過重、裁員。
“ 前兩年,中國整個二手車行業 “ 風口 ” 說甚囂塵上,資本的追逐和競爭對手的狂飆突進,使我們一度脫離了對價值創造這一基本信念的堅守,盲從地投入到了 “ 軍備競賽 ” 似的的擴張和補貼戰中。 ” 楊雪劍在內部信中寫道, “ 迅速膨脹的各地分公司的人員場地和固定資產的配置,并未真的帶來了規模性的價值創造。 ”
楊雪劍坦言,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資本寒冬,讓擴張補貼、片面追求高估值的盲目樂觀做法徹底失去了市場。由于去年 “ 盲目快速 ” 的擴張中對各地分公司的基礎配置和固定投入過大,所以思考后選擇關閉在盈利預期上仍然需要繼續大量投入的分公司及其支持體系。
事實上,今年年初車易拍就曾被媒體曝出,在全國范圍內縮減業務規模, 15 個城市分公司員工規模進行了 30%-60% 的裁員,薪資要削減 20%-40% 不等,同時還叫停了免過戶費和交易補貼的政策。
不僅如此,楊雪劍還在內部信中兩度暗示車易拍將進行裁員,其寫道: “ 將人才一位一位請進來再送走,是痛苦的 ” , “ 這一次,有的伙伴離開、有的伙伴留下。對于不得不離開的同事,我非常真誠地跟大家說對不起 ” 。
此外,楊雪劍表示,將更專注地把二手車 toB 的交易做到最好,以最開放的模式與優化 to B 的同業進行合作。這可能意味著,車易拍此前向 To C 業務擴張的嘗試并不成功,或將放棄。
未來:短期內盈利問題仍難解決
楊雪劍在內部信中指出, “ 收入大于補貼僅是脫離了對片面追求交易量規模的盲從,追整體盈利才是撥亂反正的正確方向。 ” 但關閉所有有過度配置的分公司的車源業務及其支持體系,真的能讓車易拍 “ 撥亂反正 ” 實現整體盈利嗎?
其實不然,盡管關閉部分車源業務能夠降低成本支出,但規模和增速下降等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此舉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盈利問題,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才是當務之急。
然而缺乏盈利模式是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作為創業公司往往會覺得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圈住用戶才是首要的事情,但圈住用戶之后,能否盈利呢?在資本寒冬的背景下,這恐怕是個沒法預計并十分現實的問題。
由于完成一輛二手車的交易,需要檢測上傳二手車,帶領客戶看車,幫助客戶辦理過戶手續,以及在累積車源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各種推廣方式等,二手車電商平臺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線下投入,單純依靠收取服務費或抽取提成的方式是很難負擔這筆指出的。
目前,行業中為了探尋盈利模式做出了 2 個嘗試:一是線下 4s 店,二是二手車金融產品,但目前都處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