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蠻子:真正的風口,我會偷偷投,投完了再告訴你
作為一枚曾經的大V,對于火爆的網紅現象,應該是沒有誰比他更有發言權的了。 最近在投中信息在“2016年中國投資年會”上,薛蠻子深度剖析了一把。
盡管在移動端不斷發展,人人都成自媒體的一個時代,網紅是一個必然的現象。但是,每個人都去搞直播和網紅,極其同質化, 薛蠻子 覺得這是有問題的,“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到最后一定會有審美疲勞。”
一個優質的、有持續生命力的網紅,要有娛樂性,有專業性。薛認為醫療健康行業產生優質網紅的概率會比較大。“如果有一個具備公信力的人告訴老百姓怎么吃得簡單、便宜、健康營養,一定會得到追捧。”另外一個網紅爆發行業,那就是書咯,“是個人就要裝逼,裝逼就要看書。”
話鋒一轉,薛蠻子正在投什么呢?大健康、泛娛樂、人工智能orVR?那些只是報紙上得風口罷了。
“真正的風口一定是我知道也不告訴你,自己偷偷投,投得差不多了再宣布”。
以下為薛蠻子演講實錄:
壹、關鍵詞:網紅
網紅的事投了主要因為好玩,老頭自己的錢,賠就賠了,賺就賺了。
網紅看著很好玩。一個是符合潮流,我們的媒體首先是從傳統媒體、報紙、電視逐漸地進入互聯網,從互聯網到了移動媒體,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隨意化,越來越個性化,網紅就是在移動端人人都成了自媒體時代一個必然的現象。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發言權,在他的專業領域的專家都可以有相當的影響力,這個是有巨大價值的。
我覺得網紅一方面是吐槽大師,有上千萬的粉絲,有上億的點擊量,同時還有千千萬萬教你怎么修指夾、燒法國菜、理發、出行、旅游、上北極南極,其實各個方面的專業都有出現網紅的機會。隨著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以前我們上網都要點一個網址,大家都要上一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現在上網沒有必要到一個地方,現在直接想什么值得買,直接上某某小網站就可以了,我幾乎不用通過任何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所以網紅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一個未來大的趨勢。
同時像劉芹老師說的,現在人人都在搞直播和網紅,投的也同質化,我覺得可能是有問題的。但我覺得做一個網紅平臺、直播平臺,都是有巨大價值的。
今年是網紅元年,明年還會更多,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到最后一定會有審美疲勞。郭德綱講段子,我講段子,大家看得時間長了就煩了,會有新的人出來。老百姓喜歡推陳出新,喜歡不斷地被娛樂,這個趨勢一定是大的趨勢。
一個優質的有持續生命力的網紅,我覺得首先是他要有娛樂性。第二,要有專業性。必須有一定深度的,如果簡單地吐個槽、逗個樂、講個二人轉,這個事肯定做不長。要想做長一定要有一個長期的吸引力。
網紅這個事,美國、歐洲都做了很多年了,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看電視了,美國的孩子唱歌選三五個人,每天就聽這幾個人,我也不看NBC、CAN。同樣他喜歡的電影、秀都是用個性化的手段,我的兒子已經完全不看電視了,他吸收信息的模式都在網上,最后一定是符合小眾趣味的有長期吸引力的,他覺得又能長點知識,又有極大的娛樂性,這樣的網紅將來是有長期前途的,靠著一鳴驚人肯定是難以持久的。
哪些行業產生優質網紅的概率比較大一點呢?首先是醫療行業,我認為如果有一個人能夠有公信力地講我們現有的食品該怎么吃,什么樣是一個簡單、可行又便宜的方法,能保證健康的營養方式,一定會得到老百姓的追捧。除了大健康之外,只要你非常平和,不是忽悠,非要買什么,胡蘿卜、大白菜怎么吃出健康的生活,這樣的營養師一定是有前途的。
同樣,簡單的化妝,不用天天買面膜,用什么方法讓女孩子青春永駐,怎么能夠有方法,不要說有什么石破天驚的方法,一定是平時生活當中人人能做到的講的話,這種我覺得是有巨大前途的。在海外有一大批這樣的人,有很多人聽了他的講話,到沃爾瑪買這些東西。生活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不用到南極、北極,不用上西藏高山非要挖極草,這是不可能的。
大健康,旅游,你只要有一點娛樂性、專業性,這方面都可以。書,《羅輯思維》,是個人就要裝逼,裝逼就要看書,我是羅輯思維的粉絲,外國的事也能忽悠一段,高曉松說說古代的事,玩點二次大戰,玩點林微因、梁思成,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好玩,這些都是高端網紅。同時每個行業細分市場將來有巨大的市場,只要涉及到民生,教你怎么炒雞蛋,怎么做雞蛋湯,50元做一個好菜,這些教別人,會有巨大的前途。
貳、關鍵詞:試錯
我在各種場合都說了,其實成功都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在我見到的投資案例和平時 創業 過程當中絕大部分見到的創業者都是好多次失敗,前幾次都失敗了。
我投資最大的失敗就是大家聽說過一個東西,8848。中國電子商務最早的時候,我們在2001年就開始折騰這個事,當時我們賣一本書8元,事后還賠8元,每賣一本就賠這點,當時我說這個生意已經做不下去了,我賣了一個電視,好不容易拉到貴州去了,背到4層樓,那個人說不要了,我就暈過去了。我看到一個未來的電子商務的潮流,很早就做了一個先烈,同時我們在該堅持的時候沒有堅持下去,當時應該上市,降低一點價格上市 融資 ,也沒有這樣做,從我們角度來說犯了巨大的錯誤,但是剛才說到的這些錯誤其實都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個行業都是前赴后繼,沒有先烈哪有后面發財的人呢?給人墊路也沒有什么錯的,我們現在也活得好好的。最重要的是要不斷試錯,能夠容忍失敗,有一個很強的生命力。
在中國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就像剛才劉芹說的,這10年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今天又出了VR和AI這些東西,每一個新招都帶來了風水輪流轉的新的科技大的轉型,都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中國的大健康、泛娛樂都是有巨大前途的,都是好事,都是可以玩的。
叁、關鍵詞:蒙
以前做一件事要上市要7-10年,現在中國出了一個新三板,三四年就可以弄出去,現在新三板至少是有一個地方能掛在那里,反正也賣不出去,現在新三板肯定是最好的出口。
你問我如果人變得不靠譜,事情的方向也有點不靠譜了,是不是也果斷退出?我說等到不靠譜的時候也就退不出去了。
對于我們早期投資人來說,是沒有一個完美的,天下最好的團隊和天底下最好的事,對于早期投資沒有這么多講究。對于創業者來說他的成長是非常困難的。早期投資管10、8個人可以管,昨天我和投資的點融網的郭總吃飯,他說他們現在2800人,我說握手都把你手握碎了。他說我現在管的已經不是創業企業了,和大的金融機構一樣玩了,不那么好玩了確實對每個創業者來說從來也沒有想到3、4年之后自己的創業企業變成2800人的企業,而且800人在上海2000人在全世界各地,現在泰國也開了,朝鮮也開了,這事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機構,挑戰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一個小伙子,2年前投的他,現在280人,他非常苦惱,非常不滿意這個人,但是沒有辦法解雇,一解雇再找一個人要三個月,沒人干活,所以只能忍著。每一個創業者都在不同的階段當中鬧革命,永遠遇到新問題,這是一個必然的成長的過程。為什么千千萬萬創業企業能夠變成獨角獸,可以變成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其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我們投資人抱著很實事求是的沒有過高企圖的心態,首先是好玩,這個事不賠大錢,有一個事干,這樣想就踏實了。
人靠譜這個事是沒有標準的,人靠譜到最后是第六感官,尤其早期投資一定是藝術,絕對不是科學,沒有辦法這個人身高、臉譜、屬相、生日、血型、三維都沒用,到最后最關鍵的還是蒙,投得好的都是蒙出來的。
雪球創始人是一個福建三線城市的小伙子,上北大學了中文,人非常執著、認真,在網易干過若干年,同時他在不懂英文的情況下作為一個網易的高管,有了網易的期權,因此關注了美股,知道中國有50多個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所有這些員工都有這個需求,他本人就是用戶,他完全知道一個不懂英文的人要關心自己的期權,怎么套現怎么做,這個需求是他有切膚之痛,所以他了解這個。第二,價錢便宜。150萬占10%,豁出去,當時沒人投他,我們就蒙一把,蒙成了,這個小伙子投得好,都是蒙的。
肆、關鍵詞:真正的風口
我之所以不投馬云是因為馬云長得不太好看?
這個事本身是一個笑話,馬云在2001年到UT的時候見孫正義,我們都坐在那里,當時不投他主要的原因是他要的價錢太高,他們家7口人,包括他老婆,拿一張紙要1億美金,我們覺得價錢太大,長相無所謂,心里是個問題,但是當時沒有直說是個問題。只有老孫獨具慧眼,說這個人必須要投,投了2000萬,UT基金10%,我們當時也是投了。這個事到后來,我們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我覺得馬云到今天他拿來商業計劃書我也一樣不投,當年要做一個B2B,今天他們也沒有做出來,他玩的事是給中國所有的屌絲找了一個賣假貨不交稅的招,能賺錢,屌絲們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中國窮人遍天下,不想交稅又沒有招,在家里搞一個PC,直接就賣了,這個滿足需求了。第二,所有屌絲誰也不相信誰,所以搞了一個支付寶,這就兩件事發了大財了。
我覺得他滿足了社會深層次的需求,但是他當時給我們商業計劃書沒有這么寫,當年玩B2B,當時這個事就是一個附帶,今天也沒有做出來,就是忽悠。
所有的風口等你看出來就不是風口了,現在人人都說的風口,大健康、泛娛樂、人工智能、VR,報紙上只要看今日頭條最常用的詞就是風口,但是真正的風口一定是我知道也不告訴你,自己偷偷投,投得差不多了再宣布。
伍、關鍵詞:忠告
創業不容易,一定不要為創業而創業,多花一點時間想清楚你為什么要干這件事,有什么你比其他13億人口有優勢的地方,你找的方法是別人想不出來的,多想一想,選擇比勤奮重要,這是一個真理,我們現在太浮躁了,每個人都想做馬云,我目前看到的微信、微博上還有你現在不投我就把下一個馬云耽誤了,就把下一個馬化騰耽誤了。我一看就自動刪除,因為不是天底下人人都能做馬云的,你的長相也和他不一樣,這個事有難度。但是不要太浮躁。
第二,時間,中國創業環境某種程度來說比美國還好,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家一個政府拿出這么大的力度給這么錢讓創業者玩這個事,現在居然大學鼓勵休學還送錢,聞所未聞的創業時代。所以把孩子們都忽悠到這里,我始終是不主張大學生創業的,我認為大學生只有極少數天才,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可以做這些事,大學生基本上都是O2O,都是大學里開店,送一點小傳單,來來回回就是這些事。我覺得最好是工作一段時間,你想創業,畢業了之后再創業公司,干個一兩年,懂得怎么回事再出來,用你的人脈關系和當時的環境再出來創業,你的成功概率就會大得多。千萬不要輕易地把你爹媽給你媳婦買房子的錢、買車的錢、養老的錢馬上就拿出來往不著邊的事上撞,應該要厚積薄發,多做一點積累,不要那么著急,中國的好日子長著呢,6個月之內做馬云你也做不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BAT之外,創業公司也一定有巨大的機會。
最簡單的就是一個VR,如果你是用視頻來做今后的搜索,如果我們設想10年之內沒有手機,那今后我們的社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如果沒有手機了,BAT怎么過日子也是很大的挑戰。科技只要不斷地變化,人獲取信息的手段不斷地變化,產生每一個行業新的巨無霸的機會多得很,當年都認為新浪、網易、搜狐誰也不可超越的大公司,現在這三個已經都不是一線互聯網企業了。這行業10年之內就有這么大的變化,所以我覺得每個行業風水輪流轉,5年一個周期,10、15年一個周期,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是短短的一瞬間,不斷地都在變化的時代,所以所有創業者機會大大的,而且你沒有必要都做成BAT,你做成一個很成功的公司就很踏實了,作為創業者來說最好做細分市場,BAT干不了的,這就最合適了。
我們這里不主張小孩獨立思考能力,個人的思維,所以從學校起就不主張這么天馬行空的事,大家基本上死記硬背,所以從中學、小學一路念到大學、研究生,學的招都是社會學,怎么和老師關系好,怎么混過去。同時創業上大家喜歡微 創新 ,喜歡拷貝,因為拷貝的成本低,創業、創新,中國這方面有巨大的差距。谷歌這樣的公司它能夠花幾億美金研究癌癥解決的問題,沒有任何企業敢做的事,我覺得和我們長期的教育制度以及民族性都有巨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