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連續三季度中期營收增長 但凈利潤增長速度放緩了
以市值計中國最大體育用品商--安踏體育(2020.HK)周一公布,踏體育在上半年取得61.42億人民的營業收入,創下了公司的歷史新高。同時,安踏體育也實現了連續三年中期營收增長率達到20%。
上半年凈利潤增長17%
數據顯示,在凈利潤方面,上半年取得的11.29億元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的9.65億元實現了17%的增長。同時,安踏體育的毛利率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7.9%,同比增長1.3%。
以產品類別劃分,安踏體育的鞋類產品取得28.67億元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9.4%,占全部營收的46.7%,毛利率45.1%;服飾產品營收30.27億元,同比增長22.5%,占營業收入49.3%,毛利率51.5%;配飾產品收入為2.49億元,同比增長4.5%,占比4.0%,毛利率35.8%。
截止2016年6月30日,安踏體育共擁有8510家安踏品牌門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比2015年期末增加了21家。安踏體育旗下品牌FILA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門店數達到687家(包括FILA KIDS獨立店),較2015年期末增加47家。
聚焦體育用品鞋服市場
安踏所屬的體育用品行業,2001年至2011年是國內這個行業發展的十年黃金時期,營收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本土運動品牌(安踏、李寧、匹克、361度、特步)先后登陸資本市場。
但自2012年起,由于需求動力放緩、行業供需失衡,體育用品行業步入寒冬。大范圍關店潮、去庫存成為行業常態。即便是安踏、李寧、特步等本土領先品牌,也都面臨著門店大幅萎縮及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
經過兩年的調整,運動用品市場自2014年起呈現復蘇跡象,營收與凈利潤重新煥發增長力,無論從存貨規模或終端折扣水平,均呈現積極態勢,行業基本走出庫存危機。2015年安踏的營收突破100億,成為國內首個營收破百億的體育品牌。
2015年底,安踏開始采取“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戰略,聚焦體育用品鞋服市場,通過多品牌組合覆蓋不同形式的零售渠道,包括街邊店、百貨公司、高端商場以及電子商務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安踏深入細分市場﹐大力發展兒童和中高端品牌FILA產品,未來5-10年內,還要從現有的安踏和FILA兩個品牌增至4-5個品牌。2015年兒童用品和FILA的收入占比估計已達到24%和18%﹐增長均超過50%。
國內現有約3億的籃球迷,籃球普及率約15-20%,目前旗下擁有包括湯普森﹑加內特﹑隆多﹑帕森斯﹑斯科拉等NBA球星。2014年,安踏成為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伙伴及NBA授權商,可在中國推出聯名品牌產品,2015年籃球鞋已占運動鞋銷量的三分之一。
去年底安踏在中國和美國開始推售金州勇士湯普森KT1明星球鞋,將進一步放大籃球鞋的銷售。同時,其于去年開始進軍足球市場,其兒童足球鞋累計整體銷量已經超過十萬雙,預計2016可銷售100萬雙足球鞋, 未來銷售貢獻可以達到中至高單位數。
凈利潤增長放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安踏體育2015年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達到111.26億元,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7%、20%;其2014年的營業收入約89.2億元,按年同比上升22.5%。全年實現凈利潤約17億元,同比上升29.3%。比較可發現,在營收增長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凈利潤的增長放緩。
美銀美林在其研究報告中亦指出:“2016年對15%的收入增長及低雙位數盈利增長的預期較能實現,但明年的可見性則較低,其原因包括行業減慢及宏觀經濟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