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SaaS商業模式之變:智慧芽創始人談從"賣賬號"到"賣價值"的轉型
日前,智慧芽創始人兼CEO張濟徽接受獨立前沿 科技 研究機構“未盡研究”訪談,深度剖析了AI浪潮下,AI Agent(智能體)垂直化機遇和SaaS 商業 模式創新趨勢。同時,明確AI Agent作為智慧芽推進AI戰略的核心抓手,有望成為公司第二曲線AI創新業務的新增長極。
張濟徽表示:“相較于通用AI Agent,智慧芽核心優勢在于更懂技術創新、更懂客戶業務場景。”
AI Agent催生SaaS商業模式創新
隨著AI Agent迅猛發展,SaaS信息服務領域的商業模式正在經歷變革。根據BCG預計,到2030年,全球AI Agent市場將產生520億美元的收入;而麥肯錫預測,2030年全球將有4億崗位被AI Agent替代。在此背景下,AI Agent作為能夠自主理解、規劃決策、執行復雜任務的智能體,正在加速迭代傳統工作模式,催生全新的市場機遇。
“過去SaaS服務普遍采用賬號訂閱制,企業按員工數量購買固定賬號。未來的商業模式將更加靈活,實現價值導向計費——可能是調用次數、token或積分消耗、任務完成量等。AI的出現無疑加速了這一重要趨勢。”張濟徽認為。
“目前,智慧芽通過混合模式滿足客戶在SaaS產品基礎功能+AI Agent兩方面的需求。”張濟徽補充道。
另外,面對國內大型客戶的本地化需求,智慧芽也可實現對AI Agent做封裝和定制交付。“我們會把Agent當做AI技術落地的關鍵,尤其是Agent+知識產權、Agent+研發等技術創新方向。”
垂直AI?Agent為企業降本增效更顯著
隨著DeepSeek-R1、Llama 4等通用大模型能力不斷提升,業界開始關注一個關鍵問題:通用AI Agent是否會逐漸滿足企業級市場的大部分需求,垂直領域的發展機遇是否會因此消失?對此,張濟徽也給出了明確答案:“垂直領域依然存在較高技術壁壘。以專利領域為例,我們積累了近二十年的深加工專業數據。一個通用大模型無論'智商多高',如果沒有接觸過專利等垂直領域數據,就無法通過‘想象’來彌補這一鴻溝。專業領域的深度知識和Know-How經驗積累,將持續構成垂直AI Agent的核心競爭力。”
垂直領域的AI Agent更貼近企業服務的場景需求,智慧芽這樣的信息服務提供商非常了解企業業務場景中的具體痛點、難點和需求,可以迅速根據場景搭建AI Agent,滿足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在ToB信息服務中,Agent一旦能高效、低成本地滿足業務場景需求,企業就會愿意買單,垂直AI Agent商業化落地的路徑更清晰。
張濟徽舉例說,比如專利代理人,原來用1-2天做一份查新報告,現在通過Agent生成出來同等質量的報告可能只需要30分鐘,那么這些客戶就會立刻愿意付費。
智慧芽定義技術創新AI Agent新賽道
作為智慧芽AI戰略的落地載體,張濟徽也在訪談中透露,即將于4月底正式推出專注技術創新領域的AI Agent平臺——智慧芽Eureka。
Eureka將致力于提供一系列高度專業化的AI Agent——AI查新檢索、AI專利說明書撰寫、AI技術方案探索、AI技術問答、AI生物醫藥百科問答、AI材料性能分析等。這些“專家型”AI智能體能夠真正理解用戶需求,結合知識產權、研發、生物醫藥、新材料研發等業務場景的工作流,自主拆解并精準完成復雜任務,有望解放70%以上的生產力。
其中,如“AI技術方案探索”這一Agent能夠幫助企業研發人員快速、系統地拆解技術難題,自動總結問題約束條件,并從海量科技文獻和行業知識庫中,智能推薦優化路徑和潛在的技術解決方案,有效替代了“內部頭腦風暴+專家訪談+多輪試錯”傳統流程。實際應用中,研發人員借助該AI Agent,其技術方案探索的時間從原來兩周左右的工作周期,大幅縮短到2小時以內,極大地加速了技術研發進程。
張濟徽強調,“從長遠來看,智慧芽Eureka將不僅開辟服務技術創新場景AI Agent的新賽道,同時它也將構建開放的服務技術創新領域的AI Agent生態。用戶不僅可以使用標準化Agent,還能根據特定需求自主創建專屬Agent,并在平臺上分享這些自定義Agent,形成一個專注于技術創新的Agent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