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紅:VR技術進軍多領域,讓人文借由虛擬現實獲得新生
一場突如起來的疫情,改變了國人的常規生活方式,當戶外的一切活動被取消時,網上娛樂成為了大眾的主要選擇之一。近期,“萬物皆可云”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從云上課、云直播到云會議、云旅游、云看房等一系列“云端”操作,不由增加了大眾的一種新的體驗。而HTC舉辦的首場以“零界·未來”為主題的VIVE虛擬生態大會(V2EC2020)卻備受關注,完全虛擬的交互形式取代了現實會議。會議上,HTC 董事長 王雪 紅 以全新虛擬形象發表演講,為我們展示了疫情之下, VR 技術給予人類突破自身局限、實現夢想與機會的更多可能。
VR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因疫情被格外關注,除了VR會議、VR辦公等領域,VR藝術也展現出現實意義。疫情期間,許多博物館也被迫將展覽從線下移至線上,意外地打開了云端入口,讓VR博物館成了這段特殊時期的逛展新方式。
作為虛擬現實技術的領導品牌,HTC VIVE早已在VR+藝術領域深耕多年,此前在紀念達芬奇逝世500周年回顧展上,HTC VIVE更是與盧浮宮合作推出了首款虛擬現實體驗項目《蒙娜麗莎·越界視野》。讓人們通過VR坐在蒙娜麗莎面前,重現達芬奇創作靈感迸發的瞬間。而這場充滿創意的藝術體驗,正是HTC董事長王雪紅多年來致力以 科技 構造人文夢想,讓藝術借由虛擬現實獲得新生的努力成果。
“科技女皇”的藝術夢想
從國內薄弱的芯片產業入局,到乘3G之風發展智能 手機 ,再以靈敏的 商業 嗅覺轉戰虛擬現實領域,王雪紅的 創業 歷程始終離不開“科技”二字。不過,雖然被 媒體 稱為“科技女皇”,但王雪紅的內心卻依然保留著難以抹去的藝術情結。
因為喜愛藝術,王雪紅曾選擇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音樂,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曲家。然而,在這座世界頂尖學府中,她卻感受到了和同學之間的巨大差距:即便付出百倍心力,也無法像他人一樣輕松迸發靈感。從此之后,王雪紅便決定轉戰 經濟 學,從此叱咤商場,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棄文從商”的決定,或許讓文藝界少了一個才華普通的作曲家,但卻讓科技界誕生了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IT女皇”。即便如此,對藝術的熱愛,也沒有讓這位商業“大佬”放棄藝術追求,反而使她產生了探索科技、人文共生的愿景。
科技與人文“跨界”合作
在與盧浮宮合作之前,HTC VIVE就曾通過VIVE Arts計劃,贊助過倫敦泰特美術館、臺北故宮博物院、法國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更參與過多家文化機構的策展項目,如與法國橘園美術館攜手發表別出心裁的《克洛德?莫內之戀戀蓮池》,為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展出的多人互動虛擬實境體驗《霸王龍:骨骼解密》提供技術支持等。
這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背后,是王雪紅對藝術的一片赤誠之心。在她看來,“VR這個領域可以讓藝術家發揮更大的空間,釋放所有的想象力。”近兩年,在王雪紅的努力下,HTC VIVE已經與越來越多的藝術平臺及藝術家合作。把藝術融入到VR這一全新領域中,絕不僅僅是升級改造這些藝術形式,而是要創造出全新的藝術體驗。對于王雪紅來說,以科技驅動藝術,讓藝術家不再囿于現實世界中的表達,也是自己圓夢藝術的另一種方式。
讓人與人文近距離“觸碰”
眾所周知,虛擬現實技術為人文藝術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表現形式,也讓普通人可以超越自身的時空局限去探索和感知藝術。通過與盧浮宮合作,以虛擬現實的形式呈現《蒙娜麗莎》,讓遠在千里之外的參觀者也能近距離“觸碰”這幅深藏博物館中的世界名畫,VR與藝術的結合,使高高在上的藝術離普通人更近。
因此,僅停留在藝術層面,對王雪紅來說還遠遠不夠,“藝術、教育、醫療對人類都是無比重要,而這些也是我們的愿景。不論這些愿景有多困難,我們都要想盡辦法來完成”。除了發展VR藝術,王雪紅還帶領HTC VIVE不斷地拓展更多的人文內容,參與到音樂、教育、新聞、醫療等多重領域。“我希望這會是一個擴充式的,當我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藝術家、音樂家都會自動來參與。”
在王雪紅看來,“云”會議、“云”藝術的興起,不應只停留在滿足人們疫期短暫的文化、生活需求上,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最重要的是顛覆傳統思維,突破人類局限,讓我們有機會體驗梵高眼中的星空世界,感受貝多芬的音樂靈魂,也讓藝術、教育、音樂通過VR影響到更多人,帶來無限可能。相信借助此次疫情引發的VR技術新熱潮,這位懷揣藝術夢想的“IT女皇”將會構造更加絢麗的人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