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殺入科學無人區,VC 都來了
投資 界 7 月 30 消息,百圖生科今日宣布完成上億美元 A 輪融資,由 GGV 紀源資本 領投, 百度、君聯資本、藍馳創投、真知資本、襄禾資本 跟投。鮮為人知的是,這是一家由李彥宏親自牽頭創立的生命科學公司,他本人此次也繼續追加了投資。
李彥宏對這家初創企業有多重視?他不僅安排前百度風投 CEO 劉維,擔任百圖生科 CEO,還在今年 1 月官宣兩項領軍人才招募計劃,分別用 100 萬美元年薪及 100 萬人民幣年薪招兵買馬。5 月份,百圖生科發布了一項 " 免疫圖譜卓越計劃 ",對合作伙伴的資金補貼高達 10 億 元。
李彥宏為何會與生命科學扯上聯系?" 在 20 多年前,我就對生命科學感興趣,尤其對生物信息學感興趣。" 李彥宏曾回憶,當時他已經拿到過世界頂尖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的 offer,但主動放棄,后來回國創立百度。如今,53 歲的李彥宏似乎正在重拾早年的夢想。
李彥宏牽頭創立
剛剛,拿到了上億美元融資
李彥宏親身上陣,百圖生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資料顯示,這是國內首家生物計算引擎驅動的生命科學公司,主要工作是將 AI 技術與前沿生物技術相結合,以開發新的藥物和診斷產品。未來,百圖生科將主要聚焦在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纖維化疾病的免疫機理研究領域。
時間回到 2020 年 11 月,李彥宏作為牽頭創立了百圖生科,并親自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 創立百圖生科,是希望用 AI 技術縮短藥物研發的時間,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減輕患者的巨大醫療負擔,為每一個生命爭取更多的可能性。"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李彥宏袒露內心想法。
除了公開站臺,李彥宏甚至安排了自己得力干將——前百度風投 CEO 劉維操盤,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出現,并擔任百圖生科的 CEO。作為資深 AI 投資人的劉維,擁有 10 余年前沿技術風險投資經驗。從 2014 年起,他便開始布局生物數據和計算產業,尤其是在 2017 年擔任百度風投 CEO 開始,將生物計算作為百度風投的核心布局方向,在中國美國歐洲各地早期投資了 40 余家生物計算企業。
與劉維一同加入百圖生科初創團隊的人,還有十余位畢業于清華、北大、牛津、劍橋、港大、UCLA、斯坦福等高校的生命科學專業博士。這些人覆蓋分子生物學、計算化學、基因組學等技術方向,其中多名成員在生物制藥和生命科學領域,具有豐富投資和企業管理經驗。
今年開始,李彥宏便為這家公司招兵買馬。1 月份,百圖生科官方宣布兩項領軍人才招募計劃 —— " 百萬領軍計劃 " 及 " 百萬青年領軍 " 計劃,將分別用 100 萬美元年薪 及 100 萬人民幣年薪 以及其他技術平臺支持,吸引生物技術 + AI 技術跨界融合人才。
這樣的陣容,自然成為了百圖生科獨特之處。" 在李彥宏和百度的支持下,CEO 劉維所領導的團隊敢于挑戰尖端科學,具有整體解決問題的勇氣。" 領投方 GGV 紀源資本合伙人吳陳堯透露投資原因,而這些特點既是 CEO 劉維本人的探索精神和自身興趣驅動,也高度得益于百圖生科打造的兼有 AI、高性能計算、生物信息、化學、生物學、自動化等領域的世界頂級人才構成的團隊。
一邊擴軍備戰,一邊積極推進產品落地應用。 今年 5 月,百圖生科推出了 " 免疫圖譜卓越計劃 "。 通過該計劃,百圖生科將提供自身研發的核心生物計算引擎、海量自有數據、10 億元的資金補貼,與生態聯盟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免疫圖譜的繪制,系統探尋癌癥、自免等疾病的復雜免疫規律,進一步提高對應的靶點挖掘和藥物設計效率。
截至 7 月底,首批 " 卓越計劃 " 已收到來自中科院、協和、北大、清華、復旦等系統的近百個臨床和研究團隊的申報。
在這方面,君聯資總裁李家慶表示給予相應支持:" 未來,君聯資本將充分發揮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企業生態的資源優勢,協同生物醫藥、IVD 檢測、CRO 等領域行業龍頭公司與百圖生科緊密協作,為醫療健康產業提供智能計算平臺支持,推動產業升級,造福更多的患者。"
" 爆發增長的生物數據,與高性能生物計算和多組學數據技術結合,有望讓生命科學領域呈現前所未有地加速創新。而百圖生科正是恰逢此機遇成長起來的一家生物計算驅動的生命科學平臺公司。" 作為一名前百度人,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達了內心的期待。
不過,"AI+ 生物制藥 " 要真正發揮作用,還得耐得住寂寞。目前,百圖生科正在自建實驗室,從而全流程系統化地解決和提高行業的運行效率。此輪融資完成后,百圖生科還將進一步加大其生物計算引擎的建設力度,在多組學技術、高通量實驗技術、蛋白質計算技術、高性能生物計算技術等領域繼續研發,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并推動其首批藥物研發管線達到新階段。
正如李彥宏所言 " 熬的過萬丈孤獨,藏得下星辰大海 "。在生命科學領域,李彥宏和百圖生科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曾主動放棄生命科學夢
20 年后,李彥宏重新投身研究
李彥宏為何如此鐘情生命科學領域呢?
讓人驚訝的是,這竟是一個埋在李彥宏心底 20 余年的夢想。" 其實早在 20 多年前,我就對生命科學感興趣,尤其對生物信息學感興趣。" 多年前,李彥宏在一場百度發布會上提及往事。
上世紀 90 年代,李彥宏在華爾街做程序員時,曾向世界最頂尖生命科學研究機構 Merck(默克集團)的研究小組申請過工作,甚至還拿到了 offer。他向專攻生物學的妻子馬東敏分享這一消息的時候,卻被潑了一盆冷水:" 你別瞎想了,計算機對生命科學能有什么貢獻?"
左思右量后,李彥宏說服自己放棄這個 offer。" 因為我進入 Merck(默克集團)可以調動的資源有限。如果那么多從事生命科學的人都不相信計算機能夠對生命科學產生重要影響,那么靠我一個人力量恐怕也很難推動。" 李彥宏事后回憶。就此,李彥宏將自己生命科學的夢想暫時擱置。后面的故事已為大家熟知,李彥宏回國創立了百度。
多年來,李彥宏依然一直關注著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狀況。他曾多次提到 IT 領域通行多年的摩爾定律:" 每隔 18 個月,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升一倍、成本下降了一半。十幾年前,基因測序需要花費 10 億、20 億才做出來。如今,每個人的基因測序只需花費 1000 美元左右。" 李彥宏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摩爾定律高度契合的另一領域就是基因測序。
不僅如此,李彥宏還悄悄開始了嘗試。百度發起設立了 BV 百度風投,這是一家專注于前沿布局的 VC 基金,除了在 AI 領域表現搶眼外,其實也在長期關注生物智能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百度風投過往投資的生物計算相關企業 超過 40 家 ,涉及 AI 藥物發現、多組學數據、分子影像等諸多領域。
投資界拿到了一份名單——從 2018 年至今,百度在生命科學領域投資的公司有:宸安生物、DeepBiome、Insilico Medicine、齊碳 科技 、Sherlock Biosciences、東軟醫療、RootPath Genomics、Quantapore、Genedock 聚道科技、Atomwise 等。 在 MIT Tech Review 的十大突破性發明 "AI 新藥發現 " 板塊中,百度風投投資了過半的上榜公司。
去年疫情爆發后,百度不僅在第一時間開放了全世界最快速的 RNA 結構預測算法 LinearFold,還在短短兩個月內推出全球首個 mRNA 疫苗基因序列設計算法 LinearDesign。據了解,這套算法能在 11 分鐘內完成對新型冠狀病毒 mRNA 疫苗的序列設計。
不僅如此,李彥宏還跨界參與完成了一篇醫學研究論文。2020 年 5 月,亞洲影響因子最高的學術期刊 Cell Research 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508 patients identifies key molecular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關于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共有 3 名通訊作者,其中,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Yanhong Li)赫然在列,一度引發轟動。
53 歲李彥宏二次 創業 ,
" 生命科學沒有盡頭,只有盡力 "
無獨有偶,選擇急流勇退的黃崢同樣轉身走向生命科學研究。
" 小時候,老師問我們長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樣說想成為科學家。而今一晃已過不惑之年了,想成為真正的科學家也許已經不太可能了,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學里最喜歡的化學、大學里學的計算機、工作中學習的經營管理結合起來,我天真的想,說不定也能再做出點有意思的事兒。成不了科學家,但也許有機會成為未來(偉大)的科學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今年 3 月,黃崢在致股東信中回憶兒時的夢想。
退休之后,黃崢將去做一些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此前,他向浙江大學捐贈一億美金設立繁星科學基金,支持 " 計算 +" 創新實驗室的建設,推動學校在生物、醫療、農業、食品等領域的交叉方向展開基礎研究及前沿探索。這是黃崢的繁星夢想,跟李彥宏的追求不謀而合。
生命科學是人類一個永恒探索的話題。早在 2015 年,李彥宏聯合紅杉中國沈南鵬、高瓴張磊、金沙江創投丁健共同擔任了未來科學大獎三大獎項之一的 " 生命科學大獎 " 的捐贈人。每人承諾連續出資 10 年用于該獎項的獎勵,獎勵金額為 100 萬美元,至今已連續舉辦 5 年。
當時,李彥宏曾被提問,為什么明明是計算機出身,卻要資助生命科學大獎?他給出的答案是:" 創新往往是在很多領域交叉的地方出現的,之所以資助生命科學大獎是希望鼓勵不同學科之間加強交流,產生創新的火花,推動科學的進步。"
實際上,為了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李彥宏布局已久。 以百度風投原生物投資團隊為前身組建的百圖生科產業投資,已在全球投資了超過 50 家早期企業。 投資方向包含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的交叉領域,以及創新的生命科學和醫藥研發工具、設備和管線開發平臺。
天眼查 APP 顯示,僅在今年,百圖生科已至少出手投資 3 家企業,分別為新景智源、深勢科技和索智生物。其中,索智生物是一家 AI 驅動的新型生物醫藥公司,今年 4 月由百圖生科、維亞生物、許大強博士團隊聯合宣布發起設立。同時獲得了 5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由百圖生科領投,維亞生物跟投。
回顧這幾年,在探索人類奧秘這件事情上,李彥宏似乎不太像一個商人。盡管有些技術一時無法 商業 化盈利,甚至頗為燒錢,但在李彥宏看來,只要是對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意義,那就是百度該做的事情。
今年 5 月,李彥宏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生物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生態和產業鏈的協同,一家乃至 100 家的企業可能都遠遠的不夠。" 我們希望和科學家、企業家一起構建開放的生物計算的創新生態,去探索廣袤浩瀚的生命科學的無人區。"
今年李彥宏 53 歲,飽嘗了前幾年百度的至暗時刻。如今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李彥宏接下來要走的,或許是那條曾錯過的通向科學家的道路。正如他所說:" 在生命健康最關鍵的領域,哪怕投入再大,風險再高,周期再長,我們也要堅決的去做,生命科學沒有盡頭,只有盡力。" 這是一件值得奮斗終生的事業。
來源: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