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趨緊,網貸數據卻為何向好?
文/路北(微信公眾號lubei2014運營者)
在剛剛過去的3月, 金融 業的各類數據依舊躁動不安,除了深圳、上海的房價,大宗商品也好、股市也好,總體都是萎靡不振,但是唯獨 P2P 的數據一騎絕塵,令人刮目相待。在這個月,P2P 網貸 實現了1364.03億元的整體成交量,較2月環比上升了20.70%,實現首次正增長,同比來看,更為驚人,是2015年3月成交量的2.77倍。與此同時,諸如陸金所、有利網等平臺的表現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給行業整體增加了一抹亮色,以有利網為例,今年3月,資金成交額達到了64833.04萬元,比上月增長106.95%,取得了成立以來最好的成績,業績的恢復和增長速度均排在各平臺前列。
收益率持續探底, 投資 熱度趨于理性
在共享 經濟 之下,可以有免費的午餐,但不可能頓頓都是免費的。最近的利率一直在下滑,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甚至陷入了零利率、負利率的困局之中,反觀國內,銀行的資金也在積極尋找貸款人,一些銀行的理念甚至從“先拉存款、再推貸款”變為了“有了貸款再找存款”,銀行資金的使用壓力普遍很大,利率也不高。
利率的低迷,不可避免地從線下傳染到了線上。
與余額寶的利率從高峰期的8%逐漸降至如今3%左右并穩定下來一樣,P2P的綜合收益也趨于穩定和理性。 從數據上看,與一千多億整體成交量形成對比的是,近期網貸平臺的收益率普遍持續下滑,部分平臺的收益甚至慘不忍睹,P2P剛興起時普遍20+%的收益率已經絕跡,從去年一季度到現今,平均利率下降了將近4個點,成交量靠前的平臺的綜合利率普遍位于8%-11%。
那么,導致網貸利率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是央行的降息放水。從3月1日起,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繼2015年五次降準降息后的再次放水,市場上廣義貨幣M2的供給因此增加,錢多不值錢,市場整體利率必然隨之下降,P2P行業綜合利率也將順應市場形勢一路下行。另外,還有業務開展的技術性原因,監管層要求網貸平臺只做中間人,不可以自建平臺做自融業務,并要求平臺的資金由銀行監管,那么,銀行的存款也帶來了平臺的運營成本的增加,給出的綜合利率也就下降了。
既然是低利率,為何投資熱度不減
今年一季度網貸平臺的資金流量是環比略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春節的因素,民眾普遍需要現金,風投較少介入,而且行業的監管整改持續推進,部分平臺暫停了活期理財業務。但是從行業整體來看,第一季度的發展勢頭很不錯,不僅融資平臺的數量有所增加,而且成交額在季度的最后一個月集中爆發。
那么,導致成交量大幅提高的背后推手又是什么呢?這種現象是否合理?有沒有風險?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還得先回到基本面。 目前的社會上資金緊張的局面仍舊是常態,銀行系統內的資金仍有大量流向政府及其投融資平臺上的沖動,而社會上的零散資金目前還是缺乏股權投資的渠道參與到創新 創業 領域,所以短期的債權投資就成為了比較好的投資標的。另外,經過幾年的掙扎,好的企業和項目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市場逐漸打開,生產得以恢復,資金的需求比較大,而P2P則有效地對接了供需雙方。
第二個原因在于行業本身,經歷了整頓之后,網貸行業的洗牌步伐進一步加快,整個行業的品牌和信用得到了提升。 網貸領域發展的趨勢必定是平臺數量由多到小,質量由低到高。由于監管力度的加強,以及運營成本的提高,一些干不下去的平臺選擇主動清盤停業來控制損失。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3月份全國新增了98家問題平臺,其中有46家主動停業。另外,行業內部的自我管理也在不斷強化,北京網貸行業協會的成立,也起到了自查自糾、為行業正本清源的作用。
第三則是平臺的積極轉型。 當前,作為拉動內需的一種方式,消費金融已經收到了政策鼓勵,分期付款的小額貸款,不僅在京東白條和阿里花唄上可以找到,還存在于各類網貸平臺之中。在做好底層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深挖消費金融金礦,可以在避免實業項目投資風險的同時,收獲更加穩定的信貸資產,要知道,80后和90后想要提高消費檔次改善生活質量的沖動是非常之高的。與此相對應,中國消費金融服務還很不到位,尤其是對藍領、學生、農民等中低收入群體的覆蓋還非常不充分。
消費金融這片市場的空白也就帶來了盈利的空間,舉個例子,自2012年成立以來,有利網就開展消費金融業務,并在2015年重點布局。在有利網的“信貸工廠”模式下,可以實現多方的共贏。如用戶貸款買 手機 ,他每個月需要還的幾百塊錢,就打包成了債權,只要按時還款,投資者就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同時,作為中間平臺,有利網還可以有效掌握資金鏈雙方的信用情況,深挖數據資源。事實上,有利網的借款人主要集中于中低收入人群,其中公司白領、藍領工人及職場新人的占比達到了89%,而大學生群體占比約為11%。而且,早在2015年下半年,有利網的消費金融業務占比已超過平臺總業務的90%,事實上,也就是因為消費金融業務,使得有利網項目平均借款金額僅為0.85萬元,為行業平均金額的約1/20,風險大大降低了。
結語:
利率的低行,意味著整體投資氛圍變得理性,噪音泡沫趨弱,虛假項目減少,平臺對于項目風險的把關和控制能力更強,投資的安全性也就更有了保障。其實,安全性才是投資者最為看重的。 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為盡量爭取高回報,普惠性的小額消費金融業務將是平臺的發展重點,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有利網等平臺才能打破實業投資的周期性怪圈,在確保投資人資金穩健的同時,率先實現資金成交額和回報率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