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潤和軟件馬超:全棧國產化+軟硬一體,加速企業AI場景落地
“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應該是讓人類被取代,而是讓人類擁有更好的工具去解決問題。”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語,卻道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真正意義。
近年來ChatGPT的橫空出世將AI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度,今年伊始,DeepSeek模型的出現更讓眾多企業看到了將AI技術從“嘗鮮”轉變為快速落地賦能業務的新機遇。然而高昂的成本、復雜的部署流程、技術人才的匱乏等問題,猶如道道鴻溝,橫亙在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
面對這些挑戰,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和軟件”)以其“全棧國產化+軟硬件深度協同”的AI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了一條通往智能化未來的捷徑。其推出的DeepSeek一體機讓企業無需深諳技術細節,也能輕松用好AI。
一、AI落地難,企業如何跨越鴻溝?
“2022年ChatGPT剛興起時,大家更多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體驗,用它寫寫文章、聊聊天。但到了2023年,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如何利用AI輔助生產,比如進行知識檢索增強。到了2025年,Manus利用各種API工具讓大模型深入到了更多的工作場景中。未來,智能體將成為企業流程自動化和決策輔助的關鍵技術,大模型的能力將落地到企業的各個具體業務場景中。”潤和軟件AI產品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馬超對AI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潤和軟件AI產品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馬超
的確,企業對AI的期待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嘗鮮”,而是希望將其真正應用于企業的關鍵業務場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卻存在著難以忽視的鴻溝。
馬超認為,企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技術整合難度大。AI技術并非單點突破,而是涉及芯片、操作系統、算法、模型等多個層面,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整合,才能構建起一套完整的AI系統。
其次,企業內部業務與技術脫節。許多AI解決方案過于注重技術本身,卻缺乏對企業實際業務場景的深入理解,導致最終落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新技術對企業的人才與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AI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而這正是許多企業所缺乏的。
最后,成本與資源壓力成為困擾企業走向智能化的重要難題。構建和維護AI系統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這對許多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面對這些挑戰,潤和軟件明確了“企業級AI解決方案產品及服務供應商”的定位,為企業提供從AI芯片底座到行業應用集成的全鏈路技術棧,幫助企業跨越AI落地鴻溝,釋放大模型的產業價值與業務生產力。
二、從“堆參數”到“解方程”,用AI工具精準求解行業問題
AI領域一直存在著“大力出奇跡”的現象,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熱衷于“堆參數”,追求構建更大規模的模型,試圖以此來提升AI的性能。然而,這種做法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算力消耗,也使得AI模型的解釋性和可控性變得更加困難。
潤和軟件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解方程”。他們堅持將行業關鍵問題轉化為可量化、可迭代的算法命題,再用AI工具精準求解。
馬超談道,潤和軟件的目標是打造AI全場景智能生態體系,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潤和軟件AI全棧技術架構圖
據他分享,潤和軟件擁有20多年軟件交付經驗和行業積累,能夠深入理解企業業務痛點和流程特性,確保AI技術與企業實際業務場景深度融合。
三、打造DeepSeek一體機:四大特性,降低企業AI應用門檻
以“解方程”的思路并針對企業AI落地難的困境,潤和軟件推出了DeepSeek一體機,希望通過軟硬件深度融合、行業解決方案、安全可靠、生態集成和擴展性等優勢,打造了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企業級AI落地加速器,幫助企業“無需懂AI,也能用好AI”。
DeepSeek一體機將“即插即用”、“自帶模型”、“圖形化配置”和“一站式平臺”四大特性集于一身,降低了企業應用AI的門檻。企業無需投入巨資搭建復雜的AI基礎設施,也無需招聘大量的AI人才,只需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模型和服務,即可快速構建專屬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馬超解釋說:“DeepSeek一體機不是一個封閉的盒子,而是一個‘可組裝、可演進、可融通’的AI中臺平臺。它支持彈性算力擴展、模型與算法定制化訓練擴展、軟硬異構適配以及國內生態兼容,能夠根據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和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一體機通過“國產芯片安全自主可控+HopeOS內核安全+模型數據全生命周期保護”三位一體,構建了AI應用的可信執行環境,以保障企業數據安全。
它采用模塊化的設計,功能可自由擴展,支持模型與算法定制化訓練擴展,支持軟硬異構適配與國內生態兼容,滿足企業AI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除了DeepSeek一體機,潤和軟件還提供全鏈路定制化服務,從“算力適配、數據構建、算法增強、模型定制、應用快速封裝”五個維度幫助企業將AI能力精準嵌入到自身業務流程中。
四、構建DeepSeek全場景智能生態體系,AI解決方案已落地多個行業
潤和軟件全場景云-邊-端智能生態體系
企業的智能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強大的生態支持。為此,潤和軟件整合AI全棧技術能力,打造DeepSeek全場景智能生態體系,為企業提供從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到智能決策的完整閉環。
這個生態體系以昇騰AI算力為引擎、openEuler開源系統為基石、OpenHarmony全場景連接為脈絡,結合DeepSeek行業大模型,覆蓋云-邊-端,并通過“技術+業務”的雙輪驅動模式,幫助企業快速落地,使其開發出符合自身特點的智能化應用。并且,潤和軟件的AI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個行業落地生根,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 金融 領域,潤和軟件推出的智能財務助手、智能研報等產品幫助金融機構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決策水平。以智能研報為例,其撰寫時間相比傳統方式壓縮了20%,有效提升了研報的專業性和客觀性。
在電力行業,潤和軟件打造的變電站遠程智能巡視系統,利用圖像識別、圖像判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智慧變電應用場景的一鍵順控、靜默監視等功能,為變電設備安全和人員生產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能源領域,潤和軟件推出的智能企業辦公助手,依托深度語義理解和DeepSeek等大模型的復雜邏輯解析能力,實現了知識服務的智能化升級,幫助企業員工快速獲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潤和軟件還在政務、 汽車 、企業通用智能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如DeepSeek政務一體機支持快速適配法律助手、政務辦公、社區安防、街道違章等垂直領域,滿足政企用戶“一機多能”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政務效率。
結語:企業AI落地要找準痛點、選對路徑、深耕行業
潤和軟件“從‘堆參數’轉向‘解方程’”的理念,以及DeepSeek一體機等產品的推出,為企業AI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經驗表明,企業AI落地并非遙不可及,只要找準痛點、選對路徑、深耕行業,就能將AI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潤和軟件計劃未來持續深化夯實技術縱深、攻堅場景落地、共建開放生態的發展理念,依托工程化技術解耦能力,將大模型技術重構為企業級“即懂即用”的智能業務賦能系統,助力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智能化升級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