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硬盤秒變移動硬盤發揮余熱,DIY移動硬盤需要注意什么
每個人大概都有些舍不得刪掉的東西,藏著最珍貴的回憶。在這個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里,我們所需要儲存的“回憶”也在不斷增大,更高的存儲需求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逐漸凸顯。
雖然現在存儲的工具不少,可考慮到便攜實用性,其實可供我們選擇的反倒不多。U盤, 手機 是最方便的,奈何容量比較小,遠遠無法滿足我們日漸增多的存儲需求;電腦容量倒是夠用,但是體積比較大,使用起來沒那么便攜;網盤云盤等雖然很方便,但是安全問題無法保障,如果遇到沒網甚至是突然關停的話就徹底涼涼了。綜合來看,仿佛只能選擇移動硬盤了,不過傳統移動硬盤一摔就容易壞而且讀寫速度慢,很影響用戶體驗。
相較而言,固態移動硬盤的體驗就好多了。近兩年來隨著電腦和筆記本的配置升級,部分設備升級成M.2接口,M.2 SSD(固態硬盤)的價格優勢越發明顯,M.2固態硬盤的玩法也有了新的花樣,DIY一個移動固態硬盤成為了許多玩家的選擇。那么自己動手DIY,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要DIY一個移動固態硬盤,如果是自己購買SSD的話,可以選擇一款低功耗的SSD,由于USB接口供電能力限制,使用耗電大的SSD型號DIY組裝移動硬盤,可能會因供電不足而引發各種故障。不過大多數選擇DIY移動固態硬盤的朋友,固態硬盤大多是來自于曾經舊的筆記本上拆卸下來或者是升級筆記本所替換下來的,實現變廢為寶,讓廢舊硬盤煥發新活力。
除了固態硬盤之外,硬盤盒的選擇也有一些講究。要充分發揮M.2固態硬盤的效能,應該選擇USB 3.1 Gen2標準的硬盤盒。這種硬盤盒芯片能夠支持TRIM指令,這樣就能確保移動固態硬盤在長期使用后依然保持峰值性能表現。另外,硬盤盒的散熱也很重要。
以綠聯的M.2固態硬盤盒為例,采用鋁合金材質、高級的深灰配色,搭配磨砂噴涂工藝處理,比較有質感;整體是橢圓形設計,跟市面上傳統方形設計相比,這種設計使得內部空間更有余量,增強硬盤盒的散熱性能。整體輕巧時尚,攜帶非常方便。
綠聯這款硬盤盒采用ASM2362作為主控芯片,搭載NVMePCIE3.0協議,支持M.2轉Type-C3.1 Gen2,讀取和寫入速度可達1000MB/s左右,大文件1G秒傳輕松實現。
硬盤盒采用創新滑蓋設計,安裝硬盤時無需螺絲刀,女生也可以輕松完成。支持Type-C接口設備連接,電腦手機都能用。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手中的閑置固態硬盤再獲新生,入手一個這樣的M.2硬盤盒是個不錯的選擇,你覺得呢?留言區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