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唯品會、年后美麗說,京東和騰訊的電商新場景謀劃
2018年1月4日,京東與社會化導購和電商平臺美麗聯合集團共同宣布,將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專注于運營 微信 社交 生態中的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探索并引領社交電商領域的模式創新。
而在不到一個月前的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剛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 投資 總計約8.63億美元。其中一個重點,亦是京東會在其 手機 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主界面接入唯品會。
京東和騰訊,折騰出這樣的神隊友陣容,計劃在電商領域怎么樣擊破 馬云 呢?
真相或許并不是組合成一個大力神那么簡單。
這不是搶女人流量,而是為京東做流量填空
愚以為,本質上來說,這是又一次騰訊微信流量的“ 商業 填空”,結合最近唯品會也同樣獲得微信入口的信息不難發現,騰訊和京東的社交電商聯盟,正在進入一個補完狀態,即在大類上做到引流穩定之后,正在針對垂直類別如特賣流量、女人流量,進行更多的精準引流。
入口盡管在微信錢包界面之類的次級頁面上,容易被隱藏。但最近正在發力、試圖多元化的微信小程序,顯然也是上述計劃中的一環。
用小程序將美麗說、蘑菇街、唯品會推送到微信用戶的使用節奏上,是一個必然招式。
這不是品牌“整容”,而是要拉個B2C大陣容
去年才成立的京東時尚事業部,早已成為京東平臺最大、增速最快且拉新能力最強的核心品類。似乎從表面上看,京東此次牽手美麗聯合集團,目的就是補短板。
其實不然。京東不是在補短板,而是試圖建立的是一個B2C艦隊群,即和天貓區別開來,用航空母艦(京東)為主,其他各種艦型承擔不同任務的方式,形成集群效應。未必一定要統一到京東的入口,或在微信上的京東入口上進行統一。反而可以將京東、騰訊在 互聯網金融 上的功能變成連接其他垂直B2C的一個鏈條。
因此,和美麗集團形成合資公司也好,對唯品會投資也罷,其目的都不是簡單的讓垂直類別在京東的平臺上發熱,而是借特賣、專賣,來形成不同且強大的品牌調性,然后各司其職。
京東通過這樣的合資、投資,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模糊其3C的品牌調性,也不會湮沒合作方的既有品牌。
這不是微信導流,而是流量場景“特攻”
蘑菇街、美麗說早前的社交電商經驗重點在于導。而這種經驗其實在目前已經變成了“大路貨”,即阿里為何拋下蘑菇街、美麗說,而牽手體量更大、導流用戶類型更為廣泛的微博的根源。
合體之后的美麗聯合集團,由于兩個平臺的同質化問題過于嚴重,其實陷入了1+1=0.5的窘境之中。 其真正的社交電商價值,不在于隨時會轉移陣地的內容創造者,而在于已經形成了習慣、暫時還沒有離開的圍觀群眾,這也是其此刻被合資,而不是戰力依然強悍的唯品會那樣被投資的根源。
同時,有可能京東用自己的時尚事業部為其輸入更多商品血液,激活其社交電商的內容活力。
顯而易見,在電商領域以App來進行切塊的方式,做“術業有專攻”,以形成和淘寶現在“一專多能”狀態下,用戶容易陷入選擇性迷茫的差異化競爭。
將有目的的目標流量,導入專門消化此類流量的平臺,而不是盲目的在平臺上海選。這才是京東和騰訊的電商新場景謀劃。 而早前,京東在微信上的那個二級頁面,就是如此導流,并獲得成功的。而進
一步的加大這樣帶著目的而來的流量的轉換率,就可以在消費升級和品質電商的大風口,對阿里形成一定的壓力。
來源|微信公眾號:張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