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FANNG的野心,流媒體的轉折時刻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11月7日,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Twenty-First Century Fox)的交易獲歐盟委員會正式批準。如無意外,這筆713億美元的收購將于2019年6月前完成。
已經進行中的收購還包括,美國電信巨頭AT&T收購HBO的母公司時代華納,這筆收購規模達1090億美元。業界預期中的交易還包括, 蘋果 考慮收購美國電臺巨頭iHeart-Media,以提升其流 媒體 服務實力。
這些大手筆的背后,是流媒體市場結構的巨變。他們探求的是:抓住流媒體服務的用戶量正在超越傳統付費電視的機會。英國媒體監管機構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數據顯示,今年7月,英國使用亞馬遜Prime和奈飛(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的用戶數量首次超過付費電視用戶。英國三大流媒體公司——Netflix、NOW TV (Sky)和亞馬遜Prime的訂閱量攀升至1540萬,付費電視訂閱量卻不及1510萬。
在2018年艾美獎上,奈飛獲得112項提名,這是出品《權利的 游戲 》、《西部世界》等作品的HBO十八年來第一次失去劇集霸主的位置。作為流媒體的代表,奈飛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使得業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業務模式。
從錄像帶到流媒體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盒式磁帶錄像機的普及,錄像帶租賃業務興起。到1988年,美國錄像帶租賃業務年收入51.5億美元,超過電影票房。Blockbuster是這一時期最為成功的錄像帶租賃公司。2000年時,Block-buster有7700家門店,收入高達49.6億美元,凈利潤達5.35億美元。
但隨著90年代中期DVD的推廣,DVD碟片租賃業務開始蠶食錄像帶租賃的原有市場。1997年,以DVD租賃業務為主業的奈飛成立,并于2002年上市。與Blockbuster的實體店不同,奈飛是通過郵寄DVD碟片提供服務。2001年,Blockbuster斥資4.5億美元將庫存的家用錄像系統(VHS)替換成DVD。然而直到2004年,Blockbuster才承認奈飛對其業務的威脅。自此,Blockbuster調整業務,開始與奈飛的競爭。
2005年,隨著寬帶上網取代撥號上網,網速大為提高,這為在線觀看視頻節目奠定基礎。2007年,奈飛發布在線觀看節目的服務,這便是今天奈飛流媒體業務的前身。與此同時,Block-buster忙于發展DVD出租終端機。
Blockbuster最終于2010年宣布破產,Dish Network在拍賣中買下了Blockbuster剩下的1700家店,隨后將實體店鋪全部關閉。2015年,Dish發布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Sling TV。
一直以來,奈飛等流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都是購買版權的節目。2013年,奈飛推出首部自制劇《紙牌屋》,劇集大獲成功的同時也打破了電視電影市場的原有格局。
奈飛預定了2季的《紙牌屋》, 投資 1億美金,這是一次非常昂貴的嘗試。奈飛的信心來自于針對客戶的大數據分析,從題材、導演、演員分析用戶的喜好。奈飛的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說:“我并不是用數據創作節目,而是用數據確定未來的觀眾群體。”
隨著《紙牌屋》、《女子監獄》等一系列熱門劇集的成功,奈飛開始加碼自制劇。2016年,奈飛制作中的節目達到30個,并計劃播出600小時原創內容,是2005年的2倍。
轉折時刻
奈飛的收入依靠用戶訂閱付費,自制劇的成功給奈飛帶來了大量的訂閱用戶,股價節節攀升,晉升美國 科技 巨頭FAN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母公司 Al-phabet)之一。
截至2018年3季度,奈飛在美國本土擁有5696萬訂閱用戶,在流媒體視頻平臺中保持領先。在2018年艾美獎上大獲全勝的奈飛,目前市值1386億美元,卻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FANNG中其它幾大科技巨頭都在加快布局內容業務,借此爭奪用戶有限的時間;傳統影視制作公司及電視臺尋求轉型,流媒體行業的現有格局或將發生變化。
亞馬遜Prime的流媒體訂閱服務,一直與奈飛競爭激烈。最近有消息傳出,亞馬遜考慮收購此前奈飛因價格過高望而卻步的美國電影院線Landmark Theatres。如果收購成功,亞馬遜便可形成,買院線、拍電影、再用Prime Video掌握影片分發。
2010年,亞馬遜成立專注于系列劇集和電影制作的亞馬遜影業(Ama-zon Studios)。2017年,亞馬遜影業成為第一家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流媒體公司。亞馬遜工作室制作的《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獎。
蘋果一直有打造自由內容分發平臺的野心。作為長期目標,蘋果至今仍在為此布局,已經推出了Apple Music。蘋果未來打造大會員服務,包括音樂、視頻和新聞。2015年推出的Apple Music服務,目前已有超過4000萬訂閱用戶,2017年為蘋果貢獻了20億美元的收入。
新聞方面,今年4月,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計劃收購“雜志界的Netflix”Texture,并將其與Apple News合并,然后退出與Apple Music 類似的付費會員服務。2017年6月,蘋果從索尼營業電視部門挖來了曾打造《絕命毒師》、《王冠》等大熱劇集的兩位高管。
今年3月,外媒在報道中指出,蘋果將在2019年推出流媒體視頻服務,名為“Apple Worldwide Video(蘋果全球視頻)”。近日,傳出蘋果考慮收購美國電臺巨頭iHeartMedia,以提升其流媒體服務實力。
今年6月,美國電信業巨頭AT&T斥資1090億美元收購HBO的母公司時代華納。AT&T同時還是美國最大的付費電視服務提供商,AT&T認為自身正處于與Netflix、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之間對用戶時間爭奪上的生死戰。
AT&T將會在2019年通過時代華納推出新的訂閱流媒體服務。一個更大規模的HBO是這一戰略的基石,HBO將會有更多的資金來制作原創劇集。AT&T希望視頻用戶可以變成無線用戶,同時無線用戶也可以變成視頻用戶,打通渠道從而降低獲客成本。
成立近百年的迪士尼,于今年年初宣布戰略重組計劃,設立新部門負責旗下各大流媒體服務平臺。今年初,迪士尼與旗下ESPN體育頻道共同推出“ESPN+流媒體服務”,迪士尼的獨立流媒體付費電視平臺也將在2019年上線。
迪士尼斥資713億美元完成對21世紀福克斯的收購后,將擁有Hu-lu60%的股份,作為美國流媒體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4月,Hulu擁有2000萬付費訂閱用戶。迪士尼CEO 鮑勃·艾格(Bob Iger)稱,成功推出流媒體服務是他的“優先任務”。
谷歌支持下的YouTube,2015年推出無廣告的訂閱服務。YouTube正在扶持平臺上熱門視頻制作者與好萊塢團隊,共同制作節目。
技術的成熟,消費者觀影習慣改變,科技巨頭及傳統影視制作公司紛紛進入流媒體市場,要分一杯羹,同時對原創內容的投資預算也不斷提高。2015年,奈飛首席內容官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說過,與版權內容相比,同樣是1美元的投資,原創內容可以獲得更長的用戶觀影時間。
未來流媒體行業的競爭,不僅是對觀眾的爭奪,也是對影視制作人才的競爭。
如無意外,2019年,多個巨頭流媒體平臺將會上線,流媒體市場最激烈的競爭正式開啟,流媒體的轉折時刻或將到來。
市場在發生巨變,正如奈飛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曾說過的,“市場的變化并非因奈飛而起,變化的真正原因是 互聯網 的發展”。
【來源: 經濟 觀察報? ? ? ? ? ? 作者;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