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靠 4G 創造奇跡的印度運營商,又盯上了 5G
多年以后再談 4G,業界會想起三 家電 信運營商發起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是敢為天下先的時代革命,發起者是熬過 3G 的中國移動。當時技術和產業尚不成熟,但中國移動敢于進行大規模投入,徹底拉開了移動 互聯網 時代的大幕。
第二次是富人國度里的窮人革命,發起者是美國的弱勢電信運營商 T-Mobile。美國是全球移動用戶 ARPU(每用戶月使用費)最高的國家,T-Mobile 發動了 un-carrier 戰略,通過不限量套餐等一系列新玩法,硬生生逼著 Verizon 和 AT&T 只能跟著走,進而帶起了全球電信運營商的新節奏。
第三次是窮人國家里的富人革命,發起者是印度首富 Mukesh Ambani,他的信實工業集團(Reliance Industries)在印度成立了一家新的電信運營商 Jio,借 4G 用互聯網的玩法徹底改變印度的通信市場格局。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顛覆了印度電信市場,可借鑒的是什么》介紹 Jio。如今,這個故事又有續集了。
回顧 Jio 的 4G 案例
印度人口 13.37 億,在 Rjio 出現前 手機 用戶約有 10 億,其中前三名電信運營商占了一半多,其余不到 40% 的市場份額由十家小電信運營商瓜分。話音業務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超過 90% 的客戶是預付費,平均 ARPU 只有 2.3 美金,看似這片紅海市場中已經沒有了新進入者的機會。
但從全球移動通信的發展來看,當時正值業務從語音轉向數據、載體由電話轉向數字內容服務的轉型節點上。Jio 斥資 320 億美金在全國范圍內建 4G,而且為了快速發展客戶,Jio 宣布上網和通話全部免費。憑借這近乎瘋狂的策略,僅僅用了 170 天,Jio 就發展了 1 億客戶。
不走尋常路的 Jio 快速成長,引起了全球通信圈的關注。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和推導,產業界終于明白,Jio 用的是互聯網的玩法,實際目標是做一家新型的互聯網公司。
一方面,Jio 完全主導了 游戲 規則和發展節奏。
通過自建通信網絡和免費政策,Jio 收獲了一大批移動數據通信的增量客戶。
與此同時,Jio 以自建或者收購的方式,經營著十幾個移動互聯網業務。
Jio 官網上發布的 APP 中,有基礎通信類的網絡電話、云服務、手機營業廳,也有新聞、雜志、視頻、音樂等內容信息服務,還有電商、支付和即時通信,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熱門應用。
依托移動互聯網業務快速健康地成長,信實工業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備受好評,獲得的回報遠高于當初 投資 4G 網絡的那幾百億美金。
另一方面,Jio 打破了印度市場的固有格局。
小的電信運營商原本的生存策略是低成本低價格,這樣才可能在市場占一席之地;但這種方式最易受沖擊,遇到了價格更低的 Jio,哪兒還有活路。
大的電信運營商日子也不好過。客戶對電信運營商最基礎的訴求是通信的高質量和低價格,為留住客戶、尤其是高端客戶,原來的主流電信運營商不僅在價格上被迫被動跟隨,同時也只能盡快將通信網絡升級到 4G,至少讓通信能力達到可與 Jio 匹敵的程度。
一位 Jio 的高管在接受 媒體 采訪時明確表示:" 我們要做的是印度的 Google。APP 業務最重要,但如果只做手機應用的開發商一定行不通,所以需要電信業務和客戶基礎來為 APP 保駕護航。"
對于致力于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的 Jio 來說,印度所有的電信運營商都把網絡升級到 4G,是再好不過的 " 助攻 "-- 通信基礎設施建得越好,流量成本越低,越有利于移動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所以無論競爭對手怎么做,Jio 都是贏家。
展望 Jio 的 5G 故事
在剛剛召開的 Reliance Industries 第 43 屆年度股東大會上,Mukesh Ambani 表示,他盯上了 5G,準備再一次借助產業升級,用創新的方式來顛覆傳統。
這一次他玩得更大:他想讓電信運營商擺脫對電信設備商巨頭的依賴。
原本,電信產業鏈核心的創新源頭是通信標準化組織,主要由科學家和電信設備商的代言人們組成。
這一方面是因為通信技術非常尖端,存量網絡過于龐大,需要借助產業的整體力量推動發展;另一方面是由于通信產業升級意味著巨大的產業投資,以電信設備商為代表的產業界希望從源頭就獲得領先優勢,最大限度地收割產業紅利。
在以往的產業升級中,電信設備商積極參與標準制定,以及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電信運營商采購電信設備商的產品,通過網絡的建設和集成,向社會提供通信能力。
漸漸地,標準化組織里越來越多地看到了電信運營商的身影。相對于科學家的無欲無求、電信設備商的名利雙收,電信運營商的參與更代表了 " 客戶 " 的聲音,這種參與變相降低了電信設備商的話語權。
而且,5G 要面向千行百業和各類生態合作伙伴,需要讓更多的角色參與進來,必須大幅提升技術標準的開放程度。降低了參與者的進入門檻,雖然有利于做大市場空間,但對原來牢牢把控產業主導權的電信設備商來說,競爭者多了并不是好事情,尤其是那些 " 不按牌理出牌 " 的新玩家。
還有,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以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實現方式多元化,傳統的電信設備商的技術障礙不再牢不可破,人為打造的技術 " 護城河 " 也不再深不可測了。
無論是技術的整體演進還是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標準組織都要發揮非常大的價值。但如今,按照標準把技術實現的,可不止傳統的電信設備商了。
按照 Mukesh Ambani 的說法,Jio 正在從零開始設計和開發完整的 5G 解決方案,擺脫對電信設備商巨頭的依賴。一旦這些技術和方案在印度得到驗證,Jio 將作為 5G 供應商向全球其他電信運營商提供完整的服務。
如此看來,Jio 準備借 5G 轉型成電信設備商。
就像 4G 時代,Jio 試圖去做一家互聯網公司。
Jio 又一次看到了機會
不得不說,Mukesh Ambani 非常厲害,既能準確把握住產業發展的脈搏,還能看到技術演進帶來的新機會。但是同時也要明白,Jio 的成功并不是僅僅因為自身做得好,也是因為對手給了機會。
在 Jio 之前,印度的電信運營商都是走常規的發展路線,循序漸進地發展 2G 和 3G,由于網絡同質化,相互之間以低成本競爭方式為主。產業玩家都盯著競爭對手,滿足于獲得相對的競爭優勢,比如覆蓋問題,比對手強就可以了,何必多花錢。
于是就有了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印度通信部長打電話,都需要搬梯子爬樹才能找到信號。這給了 Jio 這樣新興的電信運營商機會,用良好的覆蓋和高速移動數據通信網絡一擊而中。
另外,當印度政府推行 " 數字印度 " 戰略的時候,電信運營商處于自身的 商業 利益考慮,試圖通過搞定政府內部的關鍵角色來維持現狀,并沒有在行動上積極響應。這也導致政府部門換屆后,新的領導大力扶植 Jio 這樣的顛覆者拉來打擊傳統保守勢力。
2015 年 Jio 把印度電信運營商市場搞得天翻地覆,此時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在配合政府推行 " 提速降費 ",助力以 BAT 為代表的新興企業把美國主宰的數字 經濟 世界撕開了一個口子。試想如果 Jio 把在印度的玩法搬到中國來,恐怕在三大電信運營商面前是討不到什么便宜的。
那么這次借 5G 干掉傳統的電信設備商,Jio 的底氣來自于哪里呢?
據悉,Reliance Industries 的計劃得到了眾多美國企業的支持,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內,得到了谷歌、英特爾、高通、Facebook 在內眾多巨頭的投資。如果能在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再獲得這些互聯網和高 科技 企業技術方面的支持,那么這只打著 IT 旗號卻活躍在通信領域的新軍,就真的不可小覷了。
Jio 不是第一個做 4G 的電信運營商,同樣也不是第一個挑戰電信設備商的。此前日本的電信運營商樂天移動也表示,要以自主研發與深度合作相結合,打造一張從核心網到無線接入、端到端的云原生移動通信網絡。
傳統的電信設備商們,面對這些新的挑戰者,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啊。
而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們,看清楚這次 Jio 的玩法,你們要不要學一下?
來源:鈦媒體 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