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網科分享信創之路及對國產數據庫應用的探索
2月26日,山石網科受邀參加阿里云PolarDB開發者大會。在此次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中,山石網科圍繞國產化安全這一關鍵議題,分享了《山石網科的信創之路及對國產數據庫應用的探索》,全面且深入地展示了公司在國產化安全領域的前沿思考和積極探索,為推動國產化安全方向的發展貢獻了獨特的力量。
作為中國網絡安全行業的技術創新領導廠商,山石網科始終以技術創新驅動國產化安全體系的建設,構建覆蓋硬件架構和軟件生態的技術優勢。
率先應用國產化數據庫,讓安全產品更“自主可控”
在國產化安全建設推進的背景下,仍有大量國產安全產品尚未完成國產化數據庫適配。山石網科依托自主研發的StoneOS平臺,持續深化與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軟件產業鏈的技術協同創新。此次與PolarDB-X完成深度技術適配,標志著公司在國產化數據架構領域合作取得重要突破。
在網絡安全設備的技術適配實踐中,山石網科發現其數據庫應用呈現顯著特征:作為承擔日志存儲、統計歸檔等關鍵數據管理職能的核心組件,此類數據庫普遍采用單節點部署架構,并需在資源高度受限的硬件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這種特殊的部署需求與輕量級數據庫的技術特性形成天然契合,使其成為必然選擇。
基于此,我們認為輕量級數據庫需滿足以下核心能力要求:
受限的資源使用:該數據庫引擎一般僅能運行于一個CPU核心之上,且其內存使用量通常不超過200M。
相對彈性的處理能力:能夠依據不同性能網絡設備的實際需求,通過相應配置靈活調控數據庫引擎的資源占用及處理能力,以實現精準適配。
友好的數據遷移能力:具備從其他數據庫便捷遷移數據的能力,確保數據遷移過程高效、平滑,最大程度減少對業務的影響。
高可靠性和強監控性:數據庫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并且配備可靠的監控手段,以便實時、精準地監控數據庫引擎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
本次深度合作不僅充分驗證了山石網科與阿里云PolarDB-X在國產化架構下的技術協同可行性,更標志著雙方自主可控安全生態建設中形成領先競爭優勢,為行業樹立了國產化安全產品與輕量級數據庫深度融合的創新范式。
“安全芯片”突破國產化安全設備性能瓶頸
回溯網絡安全設備發展過程,專用芯片技術影響深遠。早在20多年前, 互聯網 普及與 手機 應用推動網絡流量爆發式增長,但當時通用芯片性能難滿足安全設備高帶寬處理需求,出現性能瓶頸。NetScreen率先引入ASIC專用芯片技術提升安全設備性能,其經驗被Fortinet等延續,專用安全芯片成為解決網絡流量增長與安全性能矛盾的關鍵技術路徑。
隨后,芯片技術發展使加速技術集成到多核CPU中,通用芯片性能漸能滿足網絡流量需求。同時,專用芯片研發門檻高,促使眾多網絡設備廠商轉向采用通用芯片平衡成本與性能。
當下國產化時代,中國網絡安全行業面臨新挑戰,高帶寬和復雜計算場景下,僅依賴國產CPU難滿足國產化環境對高性能和低時延需求。為此,山石網科確立以 “安全芯片” 為核心的戰略,自主研發ASIC芯片,從根本上解決性能瓶頸,精準適配高帶寬處理需求,顯著提升產品自主可控能力,填補性能短板,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2024年10月,山石網科完成ASIC芯片試產階段研發工作,并成功通過內部測試。基于芯片技術成果,公司計劃于2025年推出集成ASIC芯片的新一代高性能安全產品,為國產化安全注入更多前沿動力。
“開放融合、AI賦能、智慧運維”,即將開啟國產化安全新篇章
在推進國產化安全的進程中,山石網科全方位發力,不僅在硬件、軟件以及軟硬協同等多個關鍵維度深入布局、持續創新,更秉持開放理念,積極融合前沿的AI技術。通過以“人機共治”為核心的智慧運維,山石網科將推動國產化安全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