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epSeek和用智能體寫短視頻腳本,有什么不同
數字化 營銷 加速迭代的今天,短視頻已成為企業品牌營銷的核心陣地。隨著AIGC技術的突破性發展,短視頻創作迎來低成本批量化生產的窗口期,在編導、拍攝、剪輯、投放、運營的短視頻創作全流程中,編導的腳本創作質量對短視頻流量起著關鍵作用。
秉持 “真話真相真功夫” 的宗旨,為幫助營銷人解決短視頻腳本創作難以低成本批量化產出的痛點,客觀認知AI的價值,4月15日,360智慧 商業 直播輕分享欄目《AI營響力》邀請到新智探秘創始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特聘專家吳偉,以《0幀起手,搭建短視頻腳本Agent》為主題,與360集團商業化市場部總經理李佼,共同探討了企業里Agent的實際應用情況,以及它的局限性和對營銷人的能力要求。
以下是本場直播干貨內容,略有編輯。
01真話:
企業推進AI,老板最積極,基層 “ 躺平 ” ,中層最反對
李佼:您服務的企業中有因為AI的發展,在人員、組織上做出調整的嗎?
吳偉: 太多了。
企業里老板、中層管理者、一線員工,對AI的態度完全不一樣。
老板層面的心態,就是一定要快速推進AI,因為他看得見省倆人能省幾萬塊錢,省幾天時間。
基層是聽話的狀態,反正你讓我用,給我提要求了,我就干。
最矛盾的是中層,他又想干,但是干得越好,反過來對自己的沖擊就越大。 有次我們給一家企業做培訓,老板讓部門領導和我商量怎么用AI提效,希望抓緊時間落實,但目的是砍這個部門一半的人。
所以我們給很多企業老板講課的時候,會特地講,如果你真的想把AI推下去,不要這么著急裁員,欲速則不達。
反過來我們也會給中層講,你一旦掌握了AI,收益其實是最大的。
比如我們給一家企業培訓AI制圖的時候,設計部的老大就發現一個問題,都是學AI,都是學了一天。但是畫得最好的還是當初用PS畫得最好的人。
那些有經驗、理解業務,懂得為什么我們要這么做的那群人,更知道要畫成什么樣,這需要時間積累,不是你學了一天AI就能夠掌握的。
02真相:
適合用Agent完成的工作:量大、重復性高、難度低
李佼:用DeepSeek和搭建Agent寫短視頻腳本,有什么區別?
吳偉: DeepSeek是大語言模型,用它寫腳本,只能通過多輪對話的方式實現。但腳本創作不僅僅是文案創作,而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比如要先選題,分析對標賬號的腳本,查找相關資料等等,這個流程更適合用Agent完成。
用Agent寫腳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生產短視頻腳本的工廠,它會按照你設置的工作流進行生產,整個工作流由不同的工作節點組成,每一個節點背后都需要調用不同工具來完成,有些會用到大模型,有些并不需要,比如在“文案生成”這一節點,我選擇調用的是DeepSeek,在“找對標賬號”這一節點我調用的是相關API。
所以可以認為 Deepseek是短視頻腳本Agent這座工廠流水線上的一個員工 ,整條流水線會有N個這樣的員工,最終實現腳本的工業化生產。
李佼: 用 Agent 寫短視頻腳本在營銷部門普及率如何? 目前 能 做到什么水平?
吳偉: 用Agent寫短視頻腳本在企業里的確是一個剛需,因為營銷獲客是企業的“生理需求”。
獲客方面,成功的營銷大致有兩個辦法,一個是你特別聰明,能想出很好的營銷方案,讓所有人用完產品后口口相傳。但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第二種方案就是雖然做不了那么好,但可以勤奮一點,讓頻率代替質量,也可以讓更多人來找我。
AI包括Agent就特別擅長干這種重復性的、量特別大的事,它生產的是等同于或略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六七十分)的內容 。
比如以前寫一篇腳本需要兩天,現在用Agent可以一天寫10篇,你能感覺到它是真省事,對企業的營銷會特別有價值。
具體想讓Agent批量產出多少篇腳本,只是調調參數的問題。比如目前我們的經驗是生產一條文案,大概需要5分鐘,那就是說如果你24小時不間斷,一天可以生產將近300篇文案。
觀眾提問:如何讓智能體落地到企業工作中?
李佼: 對于AI的應用,第一步是選場景,就是你到底要解決業務中的哪一個具體問題。在判斷一件事值不值得用AI上,360有一個“十倍原則”方法論,如果這件事用AI完成后能帶來 10倍效率提升、10倍體驗提升、10倍人力下降、10倍成本下降 ,那就可以用AI。
吳偉: 這個10倍不是一個夸張的值,我們用AI給企業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實際感受到,這四個10倍里如果能至少占一個,就意味著特別值得用AI。
李佼:普通小白和高手搭建的智能體,最核心的區別是什么?
吳偉: 這件事最大的門檻不在于技術,而是能不能 “想出來”步驟 ,就是第一個要搭哪塊磚,第二、第三、第四搭哪塊磚,把事情“想明白”的成本是特別高的,剩下的就是把積木搭到一起,可能一兩天就搞定了。
李佼: 我們說透一點,比如你的工作是寫文案,在沒有AI之前,你一篇原創的爆款內容都沒有,指望著智能體幫你一下躍升,恐怕不大現實。
底層邏輯還是你原本就掌握了一個能力,能夠將這個能力總結成知識和工作流,通過 Agent 來放大提效,未來實現自動化。
很多人去買如何用好AI的書籍和課程,比如怎么寫prompt,本質上買的是這個作者在行業里實戰經驗的高度提煉和總結,是人的一些軟性能力。未來當AI深入滲透到工作中,對于人的這方面能力要求更高。
李佼:如果一個老板有三個員工寫短視頻腳本,有了智能體后想直接減少兩人,你覺得現實嗎?
吳偉: 既現實也不現實。現實的地方是,如果一個智能體能把你干掉,意味著你只達到了市場的平均水平,每天做的都是 標準化程度高、智力程度低 的事,這樣的話你不僅會被AI淘汰,也會被很多其他的人淘汰,因為可替代性太強了。這里的智力高低不是說人的智商,是說這件事在市場處在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還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的程度。
所以你要么能把非標準化流程的事干得特別好,要么就努力提升自己,做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事,才不會被取代。
03 真功夫
搭建Agent三要素:平臺、工作流、知識庫
李佼:您搭建短視頻腳本Agent的平臺為什么選擇扣子?其他平臺有推薦嗎?
吳偉: 扣子平臺是我們綜合比較之后覺得整體性價比最高的平臺,功能較強,操作簡單。其他智能體平臺也各有特色,比如如果你希望大量引用 微信 公眾號的內容可以使用元氣平臺,如果你希望本地化部署,可以使用Dify平臺。
李佼:TOB和TOC產品的短視頻腳本Agent,在搭建上有什么區別?
吳偉: 搭建流程上沒有什么區別,還是那些節點,我們需要做的是改人設、對標賬號、知識庫的內容等等參數。比如同樣是賣產品,TOC的產品貓糧和TOB的產品企業云盤的短視頻腳本創作工作流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主播人設、品牌信息、產品賣點、對標賬號等等,所以我們搭建好Agent以后,只要在固定的位置對這些內容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李佼:那我們應該給扣子什么樣格式的知識庫比較合適?
吳偉: 目前扣子支持文本、表格、照片三種格式的知識庫。
文本格式適合數據結構不是特別強的內容,比如各類文章。
表格適合數據結構很強的內容,比如我們剛剛演示的短視頻腳本Agent,它背后有清晰的產品名稱、賣點、效果,很適合做成表格。
圖片類知識庫適合有大量圖片素材需求的內容,比如有培訓機構需要用圖片向用戶展示某個問題涉及到哪種圖,就會用圖片類知識庫。
上傳之后,后臺會對知識庫的數據進行一定的標準化整理,這時候我們需要給它一個內容提取的關鍵詞并進行相應的設置,方便它在內容輸出的時候檢索調用,就可以了。
李佼:能否高度提煉總結一下短視頻腳本Agent的搭建流程?
吳偉: 想明白、畫明白、攢知識、建數據、選模型、寫邏輯、工作流、編程序、搭界面、發出去。
其實它的流程和人工寫爆款短視頻腳本的流程是一樣的。我們先不考慮AI,想一下如果是人來寫腳本需要做什么。首先得查對標賬號,然后拆解它的文案結構,再查找自己的知識庫提煉賣點,最后將賣點與對標賬號的內容結構融合,才能創作出新的腳本。
搭建Agent就是把人工寫腳本的工作流總結出來,形成各個節點,像搭積木一樣,在平臺里搭起來。所以只要想好每一塊木頭負責什么功能,誰在前,誰在后,很快就能搭出來。哪怕你不會編程,什么技術都不懂,也沒關系,最多兩天全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