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登陸納斯達克
來源:直通IPO 作者:邵延港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登陸納斯達克
“全球Robotaxi第一股”來了!?
美東時間11月27日,中國無人駕駛迎來里程碑時刻,小馬智行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Robotaxi第一股”,亦是今年美股自動駕駛領域最大IPO。?
此次IPO,若承銷商的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小馬智行將發行2300萬股ADS,發行價定為13美元,位于區間價上限。加上此次通過同步私募配售價值約1.534億美元的普通股,小馬智行本次IPO募集資金總額約4.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9億元)。?
有接近IPO的市場人士稱,小馬智行認購的火爆程度是滴滴之后最熱烈的,疫情后沒見過這樣的項目。小馬智行原計劃發行1500萬份ADS,最終IPO規模擴大了33.3%。?
自2016年創立至今,小馬智行不斷在技術和商業化中間尋找臨界點,如今已具備規模化與無人化的自動駕駛服務的基礎,是目前中國營收規模最高的L4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與全球同類公司相比,小馬智行的營收規模和增長表現也名列前茅。?
小馬智行在資本市場上火爆的背后,無人駕駛賽道風頭正盛,在市場、政策、投資方、合作方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小馬智行加速向大規模商業化前進。?
01
兩位清華創業者的“全球Robotaxi第一股”
在小馬智行的創始團隊中,一位是曾任百度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的彭軍,一位是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T10工程師、全球聞名的計算機編程大牛樓天城。?
2016年,當彭軍看到AlphaGo戰勝圍棋界最杰出選手時,他開始思考能不能通過AI將人類解放出來。于是,就決定集中圍繞自動駕駛技術創辦一家公司,快速推動這一事業發展。?
技術大佬創業,資本聞風而動。小馬智行創立后,頂尖風投紅杉就成為其最早的財務投資人,小馬智行的第一個辦公地點就在紅杉的中關村孵化器。?
在IPO前,小馬智行經歷7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超13億美元。背后資方背景豐富,不僅有紅杉、IDG、五源資本、昆侖資本、CPE源峰、富達資本、凱雷投資集團等知名VC,還有豐田汽車、一汽集團等一流車企,招商局資本等國央企,以及來自沙特新未來城、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文萊主權財富基金文萊投資局支持。?
創立的8年間,小馬智行經歷了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在自動駕駛商業化前期,眾多同行者選擇以輔助駕駛作為商業化切入點時,小馬智行仍然在為L4這個終極目標努力,仍然在相信無人駕駛,如今,小馬智行是賽道中全球屈指可數的成功突圍者。?
據悉,小馬智行的技術核心是打造一個自動駕駛“虛擬司機”,它能適應不同車型和應用場景,是小馬智行的研發之本。?
小馬智行從最難攻克的城區Robotaxi服務出發,2018年底,小馬智行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小馬智行(PonyPilot),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貨運業務Robotruck。?
截至目前,小馬智行擁有超250輛Robotaxi車輛和190多輛Robotruck(包括L2級和L4級)。其中,Robotaxi已累積超3350萬公里自動駕駛路測里程,其中包括近400萬公里無人駕駛路測里程,Robotruck自動駕駛路測里程約500萬公里。?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小馬智行營收分別為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同比增長 5.1%)及3951萬美元(同比增長85.5%);凈虧損分別為1.48億美元、1.25億美元及9389萬美元(同比下降10.2%)。?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目前已公開財務數據,小馬智行是中國營收規模最高的L4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小馬智行營收構成分別是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自動駕駛貨運服務收入、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收入。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為470萬美元,同比增長422.2%;自動駕駛貨運服務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為2740萬美元,同比增長56.5%;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收入方面,小馬智行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為740萬美元,同比增長155.2%。?
來源:小馬智行招股書?
Robotaxi終于走到了大規模商業化前夜,小馬智行的堅持很有價值。其為擁有中國Robotaxi車型平臺最多的公司,涵蓋豐田賽那、雷克薩斯RX、廣汽埃安Aion LX、上汽飛凡Marvel R、林肯MKZ等,也是在全球擁有最多的網約車、出租車平臺合作伙伴的Robotaxi公司。?
02
“中國版的Waymo”含金量
在大洋彼岸,Waymo起步較早,被行業視為全球無人駕駛的標桿。?
因為兩家公司都在從追趕人類跨越到超越人類的路上行進,小馬智行也被稱為“中國版的Waymo”。?
2018年, Waymo和小馬智行均在當年推出了Robotaxi,目前均在發力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和全無人商業化robotaxi。?
如今,小馬智行在8年時間里打造了一支約1400人的團隊,是中國首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均取得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許可的公司。目前,我們擁有250多輛Robotaxi。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馬智行(PonyPilot)”App注冊用戶數超22萬,半年內每輛全無人Robotaxi日均訂單量超15單。截至2024年8月底,約70%注冊用戶多次使用Robotaxi服務。?
Waymo同樣專注高商業價值城市深耕和城區出行場景,已經在鳳凰城、洛杉磯、舊金山開始24小時的無人駕駛Robotaxi運營業務。?
2024年9月,小馬智行分享了Pony的世界模型,Waymo也在10月底官宣下一代AI模型——Waymo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
不過,小馬智行采用車規級傳感器和計算芯片,成本大幅降低,每公里的收費標準為3元,Waymo的每公里收費為2.9美元。?
來源:企業官網、摩根士丹利研報、美銀全球研究部研報、媒體公開報道等?
此外,小馬智行將Robotaxi技術在干線、專線物流等業務場景進行落地。Robotruck和Robotaxi共用一套“虛擬司機”底層技術,80%的技術可共享復用。小馬智行還提供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和物流解決方案。?
對無人駕駛的堅持和成績,讓小馬智行和Waymo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不久前,Waymo完成迄今為止最大一輪56億美元的融資,小馬智行此次IPO中,除北汽、康福德高外,小馬智行的老股東紅杉、cpe、IDG等,以及美國及國際頂尖機構都參與了認購。?
如今,Waymo和小馬智行依然在同一階段,主要任務是擴張,加速Robotaxi商業化落地。“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稱號,或為小馬智行提供一份助力。?
03
L4的未來,“一定是Robotaxi”
彭軍說,從終局來看,L4技術在前期能夠實現規模化應用定制的,一定是Robotaxi。?
全球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Robotaxi全球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將達到2.9億美元,到2030年進一步達到666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3526億美元。而中國預計將成為最大的Robotaxi服務市場,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2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390億美元,約占全球Robotaxi服務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此次小馬智行IPO所籌集資金用于: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及貨運服務的大規模商業化和市場開拓,包括生產、銷售、營銷、客戶服務和行業協作(40%);二、自動駕駛技術持續研發和投入(40%);三、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提升公司技術能力和搭建產業鏈生態(20%)。?
加速Robotaxi規模化運營,是小馬智行完成創業理想的重要環節。?
目前,小馬智行分別與豐田、北汽合作量產,第七代Robotaxi將在未來兩年內落地首批千輛級規模。?
規模達到千輛級,也是小馬智行能夠走過投入和產出臨界點的關鍵。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表示,“在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中,當Robotaxi投放量在1000臺時,運營才會達到盈虧平衡點,越過這個點,每增加一臺車輛我們的成本會更低,毛利率會更高,進入正向的不斷自我造血的階段。”?
小馬智行也預計2025年實現單車運營盈虧平衡(毛利轉正),開始邁向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
當前,自動駕駛行業進入IPO爆發期,多家企業排隊等待上市。小馬智行成為Robotaxi第一股,不只是因為率先完成IPO。如今,能被稱為Robotaxi公司,不再只是拿個牌照、做個試乘體驗就可以的,更需要具備真實可大規模運營Robotaxi業務,并已經規劃多代量產車型。?
目前全球能做到全無人駕駛常態化運營的企業僅三家,小馬智行便是其中之一。?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實至名歸。?
彭軍前段時間曾說,中國的自動駕駛行業,已經走過了嬰兒期,現在正處于青春期。小馬智行也還沒畢業,但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努力的方向在哪。不過,未來能否找到最理想的工作,還是未知數。?
樓天城說:納斯達克上市只是無人駕駛技術改變世界的開始,我們的征途遠未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