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跑去非洲投了周亞輝,還在北京投了個SaaS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 作者:鄭玄
8月23日,企業SaaS平臺易快報宣布完成D輪10億元融資,領投方是軟銀愿景二號基金。而就在兩周前軟銀的業績發布會上,孫正義還在向分析師表示,計劃暫停在中國的投資。
事實上,易快報不是近期軟銀愿景投資的第一家中國公司。8月17日童裝DTC品牌PatPat宣布完成新一輪1.6億美元融資,軟銀愿景二期基金作為唯一投資方獨家參與。
除了中國國內的企業,軟銀集團還在近期投資了一家中國出海企業。根據日經新聞,8月24日非洲移動支付服務商OPay完成4億美元融資,領投者同樣是軟銀集團的愿景二期基金。據悉,這是愿景基金首次投資非洲企業,而該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正是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
孫正義,反悔了?
不到兩個星期投資三家中國相關的獨角獸,不禁讓人疑惑,孫正義是不是已經反悔了?
事實上對于暫停投資中國,軟銀過去兩周的態度一直比較曖昧。
8月10日舉行的軟銀集團2021財年第一季度收益業績交流會上,孫正義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我們對中國未來的潛力沒有任何懷疑。但是,新的條例和新的規定正在開始實施,我們因此遇到挑戰,所以在形勢更加明朗之前,我們想要靜觀其變。預計1-2年內中國政策更加明朗后,將恢復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活動。”
孫正義的發言被部分外媒解讀為軟銀集團將在未來1-2年停止在華投資,消息在國內互聯網和外網快速發酵。幾天后軟銀中國在其公眾號發文稱,對于日本軟銀集團在中國的投資策略不予置評,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在中國投資優秀的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
但軟銀中國的這條推文很快就被刪除,正當外界猜測之際,事情有了新進展。軟銀集團在回復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媒體對公司董事長孫正義在業績交流會上的發言有誤解,軟銀集團對中國的承諾沒有變化,并會繼續投資中國市場,以及幫助中國的企業家進行持續創新。
結合孫正義的發言和軟銀集團對國內媒體的回復,軟銀停止投資中國公司應為媒體的錯誤解讀,但軟銀正在減少中國企業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可能也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軟銀集團財報,截至2021年6月30日,按照公允價值計算,中國企業約占軟銀集團投資組合的23%,比上個季度結束時(28%)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根據孫正義在業績會上的說法,4月以來受到中國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軟銀正在減少在中國的投資活動。2021財年第一季度的新投資中,中國企業的比例下降至11%。
除了減少投資新項目,有跡象表明軟銀集團還在通過轉讓老股降低中國資產的風險敞口。上月底,投中網從投行人士了解到,軟銀集團正在與投行接觸,希望聯系大型PE接盤部分中國資產。而部分投行在尋找基石投資人時,也已經不愿去找愿景基金。
對于孫正義而言,放棄中國市場從來不在他的選項之內,在國內政策快速變化的時期暫時抽身觀望,才是他的真實想法。
孫正義需要中國,但他其實不懂中國
孫正義是韓裔日本人,投資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成功讓他成為頂級互聯網投資人。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在中國投資了大量項目,但不論孫正義本人還是軟銀集團,對于中國政策的研究并不比其他外資強上多少。
軟銀在中國甚至沒有一個獨立的投資子公司。根據軟銀集團2021年年報,其列出的42個重要子公司中,只有1個base在中國,還是LINE亞洲的財務公司。其主要投資中國的兩個投資平臺軟銀亞洲和軟銀愿景基金,前者的總部在韓國,后者在歐洲(英國)、美國、日本都注冊有子公司,唯獨中國不在其列。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成立的軟銀中國資本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算是軟銀集團的子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軟銀中國已經和日本軟銀集團沒有太大關系,除了日本軟銀可能還持有軟銀中國GP的少量股份,軟銀中國的募資、投資決策已經和日本軟銀沒有太大關系。
缺少本土的團隊,使得軟銀缺少應對中國市場政策變化的能力。過去二十年,中國互聯網行業處于一個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時,這一問題并不突出,但隨著過去一年國內開始加強反壟斷監管、數據安全監管,以及規范教育、保險、地產等行業,軟銀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2021年第二季度,軟銀集團投資收益(包括愿景基金和軟銀拉美等投資基金)為2355億日元(約21.5億美元),雖然好過2020年二季度全球股災時的1296億日元(約11.8億美元),但比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2.27兆日元和8441億日元大幅縮水。
對中國科技公司投資的縮水是軟銀集團今年二季度投資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軟銀愿景基金1期和2期的投資組合分別有82家和91家公司,其中1期基金有15家上市,2期有7家公司上市。
在這22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是來自中國,分別是愿景1期投資的滴滴、滿幫、一起教育、眾安保險,以及2期投資的叮咚買菜、掌門教育、京東物流和貝殼。滴滴、滿幫上市后股價較發行價下降了超過40%,兩個教育股更是縮水9成以上,其余幾只股票所處的保險、地產、生鮮電商行業,也是近期監管收緊的重點行業。
愿景基金對這些公司的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公司在二季度結束(6月30日)后的跌幅超過30%,這意味著軟銀集團三季度的業績還將受到更大影響。此外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愿景基金投資的部分中國公司IPO計劃也隨之調整,包括此前曾有上市傳聞的字節跳動,以及此前已經赴美遞表的火花思維等。
對于不熟悉的政策變化,已經吃過虧的孫正義選擇暫時抽身并不稀奇,但放棄中國市場也不會是孫正義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