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沈南鵬、徐小平看上的AI公司上市了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 作者:胥崟濤
格靈深瞳創立之初便享受著資本光環的加持。
2022年3月17日,創立9年的AI公司格靈深瞳終于等來了它的上市。
格靈深瞳(SH.688207)開盤價38元/股,截止發稿前,市值達到66.6億元。
據招股書,格靈深瞳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約16.7億元,較原計劃超募6.7億。
格靈深瞳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早期探索者和實踐者,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研發與應用,公司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產品包括軟硬一體的智源智能前端產品,以及軟件占比較高的靈犀數據智能平臺和深瞳行業應用平臺。
2022年無疑是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賽道玩家的集中IPO退出期。
截止2022年3月17日,曠視、依圖、云從、云天勵飛同樣也已遞交了招股書,商湯(00020.HK)在2021年末登陸港股,當前市值2100億港元。
此外,A股還有當虹科技、虹軟科技、科大訊飛、??低暤纫呀浶纬蔂I收規模的AI、計算機視覺公司,據招股書,格靈深瞳上市前賬面還處于虧損,與這些公司還存在一定差距,想要在二級市場獲得吸引力,難度可想而知。
1、早期投資者已百倍回報
格靈深瞳創立之初便享受著資本光環的加持。
傳言公司在拿到天使輪后,徐小平在飯局上高調稱格靈深瞳至少估值5000億美元,而沈南鵬認為1000億美元比較實際,馮波給出了一個折中價格3000億美元。
格靈深瞳也不負眾望,先后拿到真格、紅杉、策源創投、合力投資、力鼎資本、將門創投等機構青睞,A輪融資就已經達到千萬美元量級。
2021年,云從、商湯、曠視等AI公司不約而同地向二級市場發起最后的“沖刺”,然而AI的產業化并不如資本預期那樣順利。據招股書,云從科技3年虧25億,商湯科技上市前3年虧損243億,曠視累計虧損150億元。格靈深瞳也暴露出了相同問題,賬面上仍存在上億元“缺口”。
整體來看,盡管當前格靈深瞳的估值已“大幅縮水”,與當年機構“捧吹”起來數字存在巨大落差,但早期投資者如紅杉、真格等仍然賺的盆滿缽滿。
招股書顯示,公司實控人、聯合創始人趙勇共持有格靈深瞳36.19%股權,上市后其股份比例將降至 27.14%,折合約14億元,妥妥的財務自由了;第二大股東紅杉資本早期投資1000萬美元,持股占13.99%,市值7.6億元,回報率12倍;第三大股東策源創投持股占9.99%;第四大股東、天使輪投資方真格基金(I)占7.99%,市值4.4億,回報率437倍;現代汽車占股6.48%,回報率11.8倍。
然而,市場上有句話:估值高的公司,終歸要面臨業績回歸的局面。結合招股書和當年VC的“任性”估值,回過頭來看,格靈深瞳已經歷從高估再到估值回歸的全過程,無論此前公司在媒體面前多么耀眼奪目,終究逃不過市場的理性評判。
2、自帶光環的創業歷程:硅谷背景、A輪千萬美金、蓋茨造訪
格靈深瞳創立于2013年初,聯合創始人、CEO何搏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曾先后成功創建了兩家美國公司中國區的團隊和業務;聯合創始人、CTO趙勇博士畢業于布朗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是前Google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13年2月,趙勇悄悄發了一條微博,“回了北京,變成創業者;遠離了高薪,卻靠近了夢想”,隨后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格靈深瞳的招聘廣告,并補充:這不是開玩笑!
2013年4月12日,何搏飛、趙勇拿到了格靈深瞳工商注冊的文件,這時,第一筆資金幾乎同時到賬——來自策源創投、真格基金的1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2014年,格靈深瞳獲得紅杉資本1000萬美元A輪融資,后者目前持股13.99%,是公司第二大投資方。
創立以來,格靈深瞳不放過每一次能夠增大其自身聲量的機會。2015年,比爾·蓋茨到中國參觀微軟亞太,順便在格林深瞳工位前了解了一番,這件事被PR團隊放大,說成了“蓋茨造訪格靈深瞳”,為公司贏得了一波流量。
那時,剛剛拿到千萬美元A輪的格靈深瞳發布一則《對不起,我們只愛牛人》的招聘貼,隨即刷爆各大名校計算機系學生的朋友圈,何搏飛也對外稱,那段時間會收到上萬份簡歷,至于真假,外界無從考證,但在AI賽道的火熱下,格靈深瞳的確成為了媒體關注的對象。
2016年,格靈深瞳步入轉型期,趙勇表示那段時間“很痛苦,也做了很多思考”,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產業發展,格靈深瞳的團隊也逐漸壯大,趙勇也不在寫代碼,將精力放到了產品、戰略、與潛在合作伙伴的溝通上
然而,公司內突發人事變動,2017年1月,時任CEO何搏飛提出離職,有消息稱何搏飛當時與趙勇有很大矛盾。從外界看來,這無疑對格靈深瞳估值有著極大影響,而何搏飛則表示將作為高級顧問,繼續與格靈深瞳保持來往。
隨后,公司在2017年7月,獲得合力投資,三星創投,真格基金,復樸投資的B輪融資,盡管當時的融資額并未透露,但根據招股書我們可知,截止上市前,合力投資占股0.44%,三星創投占股2.37%,復樸投資占股0.88%,加之天使輪的參與,真格基金I、IV期分別占股7.99、0.44%,已是公司第四大股東。
2019年,創業6年的格靈深瞳已在安防、無人駕駛、智能零售等場景有業務落地,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產業發展,格靈深瞳的團隊也逐漸壯大,并迎來了力鼎資本的C輪融資,同年又完成了來自現代摩比斯、將門創投、無量界投資的戰略融資。
2020年9月,格靈深瞳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輪戰略融資,資方為箴言投資、力鼎資本。此后兩年再無有關格靈深瞳融資的消息。
3、 9年磨一劍,探路AI商業化
從創立到上市,格靈深瞳歷經9年磨礪,如今企業經營狀況如何?
據招股書,格靈深瞳公司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通 過向客戶提供面向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獲得銷售收入。
“實際上我們做的事情遠不止視頻攝像頭這么簡單。我們的研發就是要讓電腦、攝像頭‘看懂’這個世界。”何搏飛通俗的解釋格靈深瞳的產品定位。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依靠落地機器視覺和數據分析產品,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0.52億元、0.71億元、2.43億元、0.72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格靈深瞳的營收主要來自于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業零售三大領域。其中,城市管理領域撐起了格靈深瞳營收的半邊天。從2018到2021年上半年,該領域營收占總營收比例為79.30%、51.73%、51.50%、66.17%。
其中城市管理領域收入分別為 3,966.23萬元、3,669.39 萬元、 12,495.96 萬元。2020年,公司城市管理領域收入較 2019 年激增至 8,826.57 萬元,同比增長 240.55%,原因是在疫情背景下,格靈深瞳研發的雙光溫測智能識別設備需求旺盛,單品為公司帶來 4,716.02 萬元營收。
同時,得力于銀行客戶開拓,公司金融領域營收增長最快,近三年收入分別為 808.81 萬元、2,473.76 萬元、7,650.71 萬元,復合增長率207.56%。原因是公司在2018 年拿下農業銀行這家單一大客戶,安防設備連續三年獲得468.68 萬元、2,373.97 萬元、4,697.09 萬元訂單。
最后,格靈深瞳在零售領域同樣收獲頗豐。近三年,商業領域收入分別為 226.24 萬元、949.67 萬元、4,116.99 萬 元,復合增長率 326.59%,報告期內累計完成 約 2,000 個油站的智慧化升級改造,帶動商業領域營業收入快速增長。
逐年增長的營收背后,AI公司往往傾注高昂研發投入。僅僅是2021年上半年,格靈深瞳的研發投入便達到1.21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41%。
據招股書,2018至2021年上半年,格靈深瞳凈利潤分別為-0.75億元、-4.18億元、-0.78億元、-0.57億元。
報告期內,格靈深瞳累計營收合計為4.38億元,凈虧損額合計為6.2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10051.88萬元,主要缺口來自前期較高研發飛和較小的收入規模,以及支付股權激勵費用。
客觀地講,雖然格靈深瞳虧損幅度在減小,但離盈利依然還有距離。上市前的2019年至2020年,格靈深瞳連續完成3輪戰略融資,如今渡過了上市大關,機構們也將獲得不錯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