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微信電話本 扒不掉運營商的底褲

來源:
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
11月11日, 這邊廂阿里巴巴的光棍節大戰正如火如荼,那邊廂騰訊不動神色的推出微信電話本,該APP1.0.0版本當日登錄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一時間,對電商大戰有點審美疲勞的輿論,把注意力撲向了微信電話本,言論大同小異,無外乎張小龍再次出手,在微信OTT了運營商的短信、彩信業務后,微信電話本再次向運營商宣戰,這次的進攻方向是對手的根據地——基礎通信業務。
看起來一切都會很美好,以至于在12日用戶蜂擁而至,導致微信電話本出現“擁擠”,當天中午,微信電話本方面亦表示,由于軟件發布后用戶量過大,微信電話本從登陸、注冊到免費通話等服務均出現不穩定。微信電話本似乎有了充足的理由,干掉運營商通信業務。
可實質上,這不過是手機小白們一時頭腦發熱的“占便宜”心理導致的轟動。微信電話本自身,其實是一個很雞肋的產品,所謂“免費”,亦不過是一個噱頭罷了。如果不能過三關,微信電話本將很快被用戶所厭棄。
第一關是免費關。真正的免費當然是不存在的,因為有許多限制在那里。有人算了筆賬,運營商流量資費1K大致在0.0001到0.0005元之間,根據此價格進行換算,使用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花費約為0.03到0.15元。似乎,這個價格,足以讓運營商頭疼腦熱一番,更何況如果用戶在WIFI環境下,真的會免費通話。但許多論者都選擇性忽略了一點,那些都只是在微信用戶之間才能行得通,一旦撥打普通“電話”用戶,則自然回歸到常規通話,用戶一樣要付錢給運營商,而且除了話費外,還有點點流量費。“免費”的噱頭和誤導式的宣傳最大的威脅恰恰在此,用戶發現上當后,心里會作何感想?
突然想起當年3G時代,運營商的廣告,不換號不換卡,輕松享受3G。可問題是,要換手機啊!不帶這么忽悠人的!會反噬的。
第二關是差異關。話說和普通“電話”用戶的通話問題,在數以億計算的微信用戶體系下,或許可以慢慢消解,而且或還能為微信帶來更好的拉客效應和黏合度。但微信電話本還有什么神奇之處嗎?可以說在現有版本下,它看不出多少奇異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它只是騰訊的又一個防御產品。
一個背景是中國移動傳出正在對短信免費進行測試的消息,以后用戶發送短信將不再單獨收費,而是走數據流量統一計費。這不過是其實施融合通信計劃,以打破互聯網企OTT行為的一小部分,據稱還有依賴VolTE技術的“新通話”功能和以電話號碼為原生賬戶打通的全新社交網絡等。這些舉措,是運營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在4G時代對OTT們的防守反擊。
不獨是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亦有龐大的免費網絡電話服務App群體,微信電話本唯一的差異就是擁有微信的龐大用戶群而已。還能有什么更多的驚喜嗎?目前貌似沒有,而且一上線就宕機,似乎讓人對其能否提供優質通話服務存在了懷疑。
第三關是質量關。在3G時代,網絡電話服務一直沒有成功OTT傳統電話,關鍵點不在于用戶量,部分國外網絡電話服務早就擁有過億用戶,而是在于不穩定的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不穩定通訊質量。君不見,手機QQ很早就已經擁有了視頻語音通話功能,同樣依靠龐大的QQ用戶群,可使用率并不太高。即使是微信自己的語音功能,也在最近一年來,因為新鮮感下降,而變得用處無多。微信本身亦變得有點象手機QQ的翻版,用戶大多都在用文字聊天。基礎通信服務,最大的優勢在于無須考量移動互聯網質量,而只要有基礎信號基站就可實現,這使得手機用戶可以在城鄉基本無差別不受限的使用。盡管微信電話本推出了電話留言功能,但國內用戶往往無此習慣,在通話業務上,享受實時、高質的服務才是關鍵,至于話費問題,運營商在各地推出的各種個性化資費套餐服務,其實已經將微信電話本的“免費”差距拉平。網絡通話想成為4G時代的敲門磚,除非移動互聯網覆蓋到全國每一個角落,包括罕有人煙的地帶,就如基礎通信網一樣。
此外,你還要考慮,你在WIFI環境下是免費的,對方就一定樂意付流量費來接聽嗎?除非滿世界都是免費WIFI。
由是觀之,微信電話本,看上去很美,但如果不能過三關,其可能就只是一個雞肋式的輔助應用罷了,一點都不增強。
【作者: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每日更新的互聯網產業分析,獨家獨到的觀點火力全開,歡迎訂閱張書樂的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