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Q3:我們很賺錢,我們很滿意自己
北美時間10月17日,Netflix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后,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上漲?4.8%。
股價持續上揚受幾個因素推動,一是Netflix第三季度流媒體訂閱用戶數量增加?510?萬,比華爾街預期高出?100?多萬,二是韓劇《魷魚游戲》12月回歸利好,假期期間用戶數量將增加。
以及最重要的,財報數據很好看:
營收98.25億美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29.09億美元,同比增長52%;營業利潤率為29.6%,上年同期為22.4%;凈利潤為23.6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38億美元。
第三季度按經營活動計算產生的凈現金總額為2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總計為22億美元,而去年第三季度為19億美元。對于全年,預計2024年的自由現金流為60億~65億美元,高于此前預估的60億美元。
2024年至今,Netflix股價已上漲約?47%,妥妥的牛股,看上去已經擺脫了好萊塢罷工還有全球疫情的影響,實現了重新加速增長的計劃,再一次掌控了節奏。
和此前一樣,Netflix每季的財報電話會議我們都會跟進,多少也會看看,看久了, 對Netflix的電話會議風格已經非常熟悉,不好的時候,基本沒有太多有效信息,車轱轆話來回說,好的時候,就會堆很多這個劇好,那個劇好,一堆劇名。??
當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了很多新的表達,比如游戲,還有直播,但表達也大都比較套路化。???????
但這次財報不一樣,怎么說呢?可以說Netflix有點強勢?而且積極樂觀的詞匯,比如很滿意、正確、令人興奮這類出現的頻次明顯很多,多到覺得有點無聊了——“是的,我知道你們真的很厲害了。”
所以,在整理電話會議的時候,我們最終只保留一些核心信息,對于一些冗長內容刪掉,并且在標題,加入了一點潛臺詞的理解。????????????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可以看出Netflix內部勢頭很積極的財報。就是那種,直白的,我們很強,OK?
(特別聲明:潛臺詞是我們的YY,不代表官方立場)
下為Q3電話會議實錄,會議參與者為:
-
Ted Sarandos -聯合首席執行官
-
Greg Peters -聯合首席執行官
-
Spencer Neumann -首席財務官
潛臺詞:人就是會被低價吸引,廣告套餐會保持低價,6.99美元哎,這個價格超值?
Q: Netflix提高了無廣告套餐的價格,但廣告套餐的價格保持不變,而其他流媒體服務則提高了這兩個套餐的價格?
Greg Peters: 我們希望有一系列的價格點,能夠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功能,這是健康的。
我們的核心目標是優化長期收入,而不是?ARM。
還有一點很重要,廣告計劃帶來的低價和更高的可訪問性。以美國為例,6.99美元,就可以獲得令人驚嘆的電視節目、電影和游戲。???????????????????????
潛臺詞:你別貼臉開大,電影不去電影院直接上Netflix怎么就沒有文化價值了????????
Q: 有一個關于影院的永恒問題,那就是電影不在電影院放映的話,還能在當下實現 (電影相關的) 文化潮流的引領嗎?
Ted Sarandos: Netflix?從事訂閱業務,從業績中可以看到,這是一項相當不錯的業務,并且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粉絲。在Netflix?上首映的?10?部熱門電影的觀看次數均超過?1?億,是全球觀看次數最多的電影之一。
我們希望不斷為消費者增加價值,讓他們為訂閱付費,不用等上幾個月就能看到人人都在談論的電影,這會增加價值。
Netflix?為電影制作人所做的,就是為他們的電影帶來世界上最大的觀眾群,然后幫助他們制作出他們一生中最好的電影。這可能是我們迄今為止發行的九部最佳影片提名電影中的任何一部,也可能是票房高達10?億美元十大電影中的任何一部。
Netflix可以讓這些始于Netflix的影片,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潛臺詞:便宜沒好貨,Netflix和創作者合作不會改變預付費模式,不搞后驗模式?
Q: 是否計劃減少 (項目) 前期支付,增加基于 (項目) 成功的后期支付?
Ted Sarandos: 我們喜歡我們的模式,創作者們也喜歡。這能讓我們的電影、節目變得更好一點,對業務影響更大,而不是讓它們便宜一點。
幾周前,Netflix對所有創作者的經紀公司都明確表示了這一點: 我們不會改變支付方式。
Netflix率先采用預付費模式,這讓創作者受益,Netflix?也從中受益。
對于創作者來說,Netflix?承擔了所有的財務風險,這樣他們就可以專注于制作他們正在制作的作品的最佳版本。對?Netflix?來說,這種模式也使得我們能夠吸引世界上最優秀的創作人才。
我們擁有正確的模式,我們不想改變它。
潛臺詞:你認真點,人工智能現在還不行,能不能制作好的內容還需要測試
Q: 用戶通過?AI?生成的內容對Netflix業務構成威脅了嗎?
Ted Sarandos: 關于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或改變娛樂業,有很多炒作,有好的也有壞的。
我認為,娛樂和技術在歷史上一直攜手并進。對創作者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要對這些新工具是什么以及它們能做什么充滿好奇。
但人工智能需要通過一項非常重要的測試。即在事實上,它能幫助制作更好的節目和更好的電影嗎?
我以前說過,現在我再說一遍,提高電影和節目的質量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好處,遠比降低成本帶來的好處多得多。
所以任何能夠提高質量、讓它們更好的工具實際上都會對這個行業有很大的幫助。
潛臺詞:我播長劇,它放預告挺好,Netflix與?YouTube有競爭,但沒關系
Q: 您認為?YouTube?是朋友還是敵人?
Ted Sarandos: 我們與?YouTube?直接競爭,爭奪人們在電視屏幕上花費的時間,但優勢完全不一樣。
Netflix?是優質故事的最佳場所,是最好的故事創作者的大本營。我們會繼續投資大量優質內容,以增加參與度。?
Netflix?的覆蓋范圍非常廣,有6?億觀眾。也在制作內容承擔財務風險,但我們的訂閱模式為創作者帶來了更高的回報。這些更高的回報讓他們可以在下一個項目中進行更大膽的投資。
不過,有趣的是, Netflix與?YouTube?也是互補的。
我們將預告片放在YouTube?上,獲得了大量觀看,這很棒,因為它也直接推動了?Netflix?上的大量觀看,并讓創作者在兩個平臺都有大量觀眾。
Netflix的優勢之一是流媒體是未來,讓消費者擁有選擇和控制權,這也讓Netflix在觀眾、創作者方面擁有巨大影響力和極其豐富的觀看體驗,累積了龐大的粉絲群體。
Netflix會繼續在參與度方面引領行業。
潛臺詞:我們對自己很滿意,IP游戲、廣告、直播,2025年投資重點清晰
Q: 2025?年及以后的主要投資重點?在過去?12?到?18?個月中,這些重點是如何演變的?
Ted Sarandos: 我們對業務感到非常滿意,制定了重新加速增長的計劃,并且實現了該計劃,2024?年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到這一點,預計收入將增長?15%。
營業利潤率將提高?6個百分點,參與度也將提高,這是衡量會員滿意度的最佳指標,當人們觀看更多內容時,他們會停留更長時間,這就是留存率。
今年,Netflix保持了非常健康的互動率,每位會員每天觀看時長約為兩小時。?
在第三季度結束時Netflix推出了一些大熱作品:《完美情侶》《怪物:萊爾和埃里克·梅內德斯的故事》《沒人想要這個》。
我們對第四季度的計劃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它有來自美國、巴西、韓國、英國和德國的優秀作品,還將舉辦一些非常精彩的現場活動。
展望2025?年,Netflix將迎來最熱門的電視劇新一季:《星期三》《魷魚游戲》《怪奇物語》,此外還有?Shonda Rhimes?和?Ryan Murphy?的新劇集、Rian Johnson?的新電影《利刃出鞘》、Guillermo del Toro?的《科學怪人》,甚至還有《快樂的吉爾莫》的回歸。因此,我們對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感到無比興奮,希望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
Netflix一直在制作原創節目,核心團隊已經非常強大。Netflix擁有一支由全球最優秀的創意人才組成的團隊,文化和運營模式使Netflix能夠在?50?多個國家創作故事,并讓全球?6?億多觀眾喜歡。
2025?年計劃將真正展示了Netflix的規模和雄心,反映了Netflix所做的投資和穩定的規劃節奏。
Greg Peters: Netflix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一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熱門作品不斷涌現。二是改善了產品體驗。測試了電視主頁的一個更直觀的新版本,效果不錯。三是還有一些新的投資和新舉措有助于擴大和加強娛樂產品,這些將成為未來幾年增長的增量杠桿。
這其中就包括游戲,基于Netflix IP?的游戲。比如即將推出一款?Squid Game?游戲。Netflix還在向直播領域擴張,包括?NFL、?WWE、John Mulaney?等。此外,還在增加廣告,主要目標是以更有效的方式讓會員和會員以更低的價格計劃訪問平臺內容。
當然,考慮到Netflix已經擁有相當大的核心業務,將這些新計劃發展到重要地位需要時間,比如,廣告,我們的預估是2026年會開始成為收入的重要貢獻者。
Spencer Neumann: 根據第三季度末的外匯匯率,預計明年的收入約為?430?億至?440?億美元。
這意味著,與2024?年的預期目標相比,收入增量約為?40?億至?50?億美元,增長率約為?11%?至?13%。這是會員數和?ARM?增長的結合。我們預計,明年的大部分增長將是由會員數驅動的增長,這是今年強勁的凈增額加上明年預計的穩定付費凈增額帶來的全年影響。
全球仍有數億家庭尚未成為Netflix?會員,Netflix?將抓住這一機遇。
預計收入將保持健康的兩位數增長,且因為多種驅動因素更加均衡,前景強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東西文娛 ,作者:東西文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