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近百億,TCL中環還得接著熬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頭圖 | AI制圖
光伏行業仍處于“陣痛期”,硅片龍頭TCL中環交出了上市以來最慘淡的成績單。
?
2024年TCL中環實現營收284.19億元,同比暴跌51.95%;實現歸母凈利潤-98.18億元,同比下滑387.42%,毛利率更是從2023年的20.2%驟降至-9.08%,創歷史新低。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第4季度虧損37.57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
那么,TCL中環什么時候才能擺脫虧損的泥潭呢?
?
一、激進策略,適得其反
?
在光伏產業鏈中,硅片的降價幅度遠高于硅料、電池片、組件。
?
根據PV InfoLink的數據,2024年硅料的均價從65元/公斤下降至39元/公斤,跌幅40%;單晶硅片(210mm)從3.2元/公斤下降至1.4元/公斤,跌幅56.25%;TopCon電池片(182mm)從0.47元/W下降至0.28元/W,跌幅40.42%;TopCon組件從1.0元/W下降至0.68元/W,跌幅32%。
?
硅片內卷之所以這么嚴重,離不開TCL中環的“高開工率”的激進策略。
?
2024年,TCL中環堅持“滿產滿銷”策略,硅片開工率高達80%-90%,遠超行業平均的50%-60%。
?
讓人意外的是,TCL中環的高開工率的打法,并沒有讓市場份額提升,其硅片市占率反而下滑。
?
要知道,TCL中環是有成本優勢的。據半年報數據,TCL中環全成本領先行業次優約0.033元/W。
?
相比之下,隆基綠能等硅片企業主動降開工率,同時用“以價換量”的策略,其低價策略對TCL中環的市場份額造成了擠壓。
?
另外,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一體化組件企業,將硅片自供比例提升至70%以上,大幅減少對外部硅片采購的依賴。
?
TCL中環的成本優勢并沒有發揮出來。
?
據TCL中環年報,2024年TCL中環的光伏硅片出貨約125.8GW,同比增長10.5%,硅片整體市占率18.9%,仍是行業第一,但較2023年23.4%的硅片市占率有所下滑。
?
除了市占率沒有提升,高開工率的TCL中環的庫存壓力變大,其虧損更為嚴重。
?
2024年,光伏行業供需持續錯配,產業鏈價格逐步降至現金成本以下。受產品價格下跌影響,公司自二季度初出現毛利虧損,并加速進入現金成本虧損階段。
?
在毛利率方面,公司從2024年初的5.52%下降至2024年末的-9.08%;在凈利率方面,公司的凈利率從2024年初的-9.58%下降至2024年末的-38.03%,下滑更為明顯。
?
如果對比硅料、電池片、組件的企業盈利能力,我們可以發現TCL中環盈利能力下滑,是產業鏈中最為嚴重的。
?
比如:TopCon電池龍頭鈞達股份2024年的凈利率為-5.94%;組件巨頭晶澳科技2024年的凈利率為-7.27%;硅料巨頭通威股份2024年Q3的凈利率為-6.99%。
?
在硅片價格下滑、高開工率的背景下,公司越賣越虧,存貨跌價也很明顯。
?
在存貨方面,2024年3季度TCL中環的存貨達到年度內最高,其金額達到89.65億元。
?
截至2024年年底,TCL中環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3.52億元,占存貨賬面余額的27.10%,占資產減值的53.04%。
?
不得不說,TCL中環的高開工率戰略,不僅沒有提高市場占有率,而且讓自身背負了巨大的虧損。
?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行業協會于2024年Q4發起的自律行為,即“限價、控產”。
?
最終,TCL中環雖然也支持了這一自律行為,但先前的高開工率策略明顯與自律行為背道而馳。
?
只能說,明知產能過剩,還保持高開工率。TCL中環的管理層的戰略,押錯了。
? 二、組件不及預期
?
除了硅片戰略不理想,公司的組件發展也不及預期。
?
2024年,TCL中環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8.11億元,同比減少37.57%。
?
在銷量方面,2024年公司的光伏組件出貨8.3GW,較2023年的8.9GW的出貨量下降了0.3GW。
?
妙投認為,TCL中環從硅片拓展到組件,主要是為了給硅片找銷路。
?
當下,光伏頭部企業一體化趨勢明顯,隆基、晶澳、晶科、天合都是一體化組件企業,而通威也在進軍組件環節,來掌握終端的銷量。
?
在盈利周期下行時,一體化組件企業通常會將硅片自供比例提升,大幅減少對外部硅片采購的依賴,這也會給TCL中環的硅片出貨帶來壓力。
?
TCL中環也在年報里表示,公司的新能源電池組件業務板塊相對競爭力不足,產品轉型慢于市場需求,終端市場及區域集中,產銷結構與規模不達預期;在行業周期底部進一步拖累經營業績。
?
妙投認為,TCL中環的電池、組件產品力落后是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
?
TCL中環在電池、組件技術與其他廠商的最新的技術存在一定的代差,也就是相對落后,還得持續追趕。
?
例如:TCL中環雖在2025年推出BC組件(最高效率24.6%),但相比隆基已量產的HPBC2.0組件(效率26.6%)存在一定的差距。
?
隆基通過“三防”功能(防起火、防遮擋、防積灰)迅速占領分布式市場,而TCL的BC組件尚未形成規模化訂單。
?
對此,公司計劃2025年進一步將組件產能升級為Topcon組件、BC組件產能。
?
沒有規模優勢,技術還有差距,TCL中環的組件想要翻盤并不容易,更何況該業務還處于虧損之中。
?
此外,經歷了這一輪周期的洗牌,組件的市場競爭格局將進一步向頭部廠商集中。TCL中環的組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三、小結
?
TCL中環的硅片市占率下滑、組件不及預期,虧損嚴重。2024年公司的高開工率策略,曾與協會組織的自律行為背道而馳,后及時調整了,降低了開工率。
?
隨著行業集體自律,2025年Q1公司歸母凈虧損為19.06億元,環比有所收窄。由于行業供過于求,機構預期光伏行業的拐點最早出現在2025年年底,2025年TCL中環還得繼續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