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創業者勇闖硅谷,3個月收入增長10倍
ACE studio , 于 2023年10月,正式上線,是一個面向專業音樂人的歌聲合成產品,和大眾娛樂的音樂產品不一樣,它專注于解放音樂制作上的生產力。第二年出海后,這款 AI 音樂產品,很快吸引了數十位格萊美提名者以及日本小有名氣的音樂制作人。
從參加 HF0 面試,到收到 100萬美金的投資款,趙文驍和搭檔,作為當期的唯一一個入選的中國本土創業者,感到如夢如幻。 HF0 (Hackers' Foundry Zero) 和另一家加速器 YC (Y Combinator) 都是美國知名的孵化機構,只是 HF0 更強調連續創業者和有極客背景。其錄取率通常很低,趙文驍團隊參加的 HF0 這一期的錄取率大概只有千分之五。
來到硅谷,趙文驍才意識到,這是一場極限挑戰。為和國內的工程師們同步產品進展,他經常深夜還在留辦公室里進行跨洋溝通。由于辦公室在不見陽光的地下室,他失去了對作息的感知,累了就去隔壁屋頂有星空投影的休息室,小憩片刻。那段時間,他大腦里裝滿了技術迭代指數、用戶遞增以及獲客成本的數據。
HF0 訓練營的節奏對他們而言也是全新的體驗,每周一晚上 dem o dinner 和訓練營結束后的 final dem o day ,就像不遠處埋設的倒計時裝置,提醒著他們時間的流逝和距離目標的差距。在每周的 dem o dinner 上,每位創業者只有兩分鐘進行周匯報。這也倒逼著團隊匯報人要把工作思路梳理清晰,這樣可以避免團隊陷入無效的節奏,文驍說。
從 3月開始,我和正在封閉研發中的文驍展開了多次談話,他習慣和人邊走邊聊,每次聊天時,都讓我錯以為他剛剛跑完步。作為技術負責人,他把控產品的技術方向,甚至親自去做技術上的細微調整。硅谷的經歷,讓團隊正處于一種亢奮狀態,他們希望在大模型應用爆發、產品迭代明顯加速的大浪潮中跑得更快。
他甚至把硅谷訓練營的制度流程復刻回國內團隊,包括在廣東惠州的一個濱海城市,租下一棟別墅,十幾個人一起工作和生活。這種方式帶來了令人 “驚喜”的變化,比如可以實現“一周一個功能的迭代”,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他分享了 HF0 訓練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法則:
1、HF0 營造的創業氛圍非常重要,世界上最神奇的不是 “魔法”,而是信念。他們感觸最深的是 HF0 塑造的信念感,這個大于一切,讓團隊相信自己可以在 12周的時間里完成十倍的增長,因為這是 HF0 導師告訴他們的以及許多 HF0 的過往案例,不斷 pus h 和啟發所有被選中的團隊,這里一切都有可能。
2、HF0 會鼓勵創業者制定一個 “不可能”的目標,然后依靠每周的demo dinner匯報流程,確保每個團隊都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往前沖。
3、 從時間、空間安排上,幫助創業者剔除一切 “干擾”,專注在產品、技術和收入的增長上。
4、 兩分鐘高壓訓練法則:周匯報強制要求只有兩分鐘,最后的 dem o day ,跟投資人介紹產品的時間也只有兩分鐘。
5、 團隊突破快速實現收入增長的方式,不是靠單條業務線維度上的積累,而是如何拉動多維度面積的增長。
以下是訪談內容,有所刪減:
問: 你們 去年 3月 決定出海,為什么?
趙文驍: 從用戶層面來看,我們的工具主要面向音樂人。國內音樂人生態還處于起步階段,音樂人數量有限,但全球音樂人數量龐大,尤其是美國音樂生態非常成熟,許多國內音樂人也會去美國發展。例如,國內主流音樂平臺網易云音樂的注冊音樂人有 50萬,而國外流媒體Spotify的注冊音樂人有800萬。此外,國內外音樂人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國內音樂人很難通過音樂創作賺錢,而國外音樂人可以通過創作獲得可觀收入。
從現實層面來看, 2023年10月ACE Studio正式上線后,增長乏力,我們嘗試與國內音樂培訓機構合作,但效果不佳,因此決定出海。
問: ACE studio22年 開始 公測 , 大概一年時間, 用戶增長最快的一段時期是什么樣子?
趙文曉: 公測時我們沒有做任何推廣,用戶主要是自然流量。最開始上線 AI洛天依那段時間增長最快,因為B站的up主們制作了許多優質作品,讓大家發現AI歌聲的效果非常好。整體增長比較平均,每月增長幾千人。
問: 那你們會擔心出海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嗎?
趙文驍: 一開始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 , 比如, 付費渠道, 網站語言以及如何 打通海外推廣的渠道。
我們 嘗試 聯系 youtube上的音樂制作 博主, 但 一個月 內寫 了一百多 封 郵件 , 零回復。當時就給我們搞 得 有點懷疑人生 。 我們也嘗試在谷歌和 Facebook上買廣告,但效果很差,投入產出比幾乎為零。
問:后來發生了什么契機?
趙文驍: 20 24年初 , 我們參加了 美國 NAMM音樂展 ,這是美國非常頂級的音樂產業盛會,很熱鬧 。很多人 對 我們的技術 感到驚訝 , 甚至不 相信 現場播放的音樂 是合成的, 還會 跑到屏幕后看有沒有人在唱 , 有的人 還會把朋友叫過來 觀摩說,是吧, unbelievable。
當時展位上收集了一百多個郵箱, 我們后來 發現 其中 有 20個都是格萊美提名或者格萊美獲獎者。 這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也意識到原來 海外是有很 大市場的 , 只是沒被發現 。
這個展會也讓我們 有了新視角,我們優化 官網 體驗 , 讓其看起來更像 原生的海外產品。 我們還研究了 其他出海的人網紅推廣 方法 , 才發現成熟的出海團隊 是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工作流。我們當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聯系了 100個網紅沒有回復 , 但可能 別人 一個月聯系好幾千個 , 其中有 10%? 、 20%的回復,就可以做起來。 如果一旦有 稍微頭部的博 主推廣的話 , 產品很快就會有 知名度。其他的博主也會 受 影響, 更有意愿,會 跟我們聊。
問: 當時參加美國音樂展,獲得了很多國外頂級音樂制作人的良好口碑。這個給你們帶來收入上的變化嗎?
趙文驍: 雖然沒有直接體現在收入上,但堅定了我們出海的信心。之后我們建立了聯系網紅的 SOP流程,每周差不多找三四個youtube博主投放,用戶增長很快。海外收入占比從不到10%,幾個月后升到90%以上。
我們當時還反思,為什么一開始去買廣告效果比較差,但是網紅效果會比較好。 原因是傳統的 廣告 投放 ,屬于那種廣撒網類型的 , 真正屬于我們的 用戶 非常少 , 會顯得 不太經濟。 而音樂領域 網紅 , 他的粉絲群體 更符合我們用戶的畫像 ,效果會更好一些。
問: 你們的收入規模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趙文驍: 走通這一套以后,我們當時 ARR (注:年度經常性收入,通常是訂閱制產品常用的收入計算方式) 差不多是 1000萬人民幣。
問: 對你們來說, 產品 已經有了很大提升,用戶也有了穩定增長。 當時, 算是國內比較成功的 嗎 ?
趙文驍: 在當時算比較成功,總算是找到了一條路徑。
問: 國內有其他的同行在這個賽道去競爭嗎?
趙文驍: 在我們這個領域上其實是沒有的,就只有我們一家 。
問: 那你們后來為什么又申請參加美國的 HF0這個孵化機構的項目呢?會覺得浪費時間嗎?
趙文驍: 我們當時找到了穩定的網紅合作模式,但認為這條道不可持續,因為網紅資源有限,多次合作后效果會遞減。我們希望找到海外的最佳實踐方式,學習硅谷公司的產品推廣和迭代方法。
問: 他們是怎么做的?這個參加過程你能分享一下嗎?
趙文驍: HF0有一個推薦機制, 參加過的 校友 可以推薦, HF0 會 考察 并面試 項目的核心人員。
當時是我的合伙人郭靖飛 到 美國,跟 HF0的三個合伙人聊。他 后來 給我們分享 , 覺得像做夢一樣, 給 他們介紹我們的產品 。 HF0有一個合伙人Dave,也是一 位 音樂愛好者,自己 甚至 會做歌發 到 youtube上 。他 看到 我們產品后, 評價很高,認為會在 音樂行業掀起非常大的變革。 后來 HF0通過遠程聊天, 問了我一些情況,也就 十分鐘 。 決策非常快,從面試到打款 100萬美元,也就幾天的時間 。 現在回過頭來看,甚至會覺得他們的打款流程,太草率,容易上當受騙,不過這可能也因為他們面對過無數的創業者,看人和事都非常敏銳了。
問: 你們在 HF0相當于是經過了三個月的訓練,在技術迭代或產品上,有什么變化嗎?
趙文驍: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個氛圍 和 能量場。我的合伙人 郭靖 經常會舉 電影 《 空中大灌籃 》 的 例子。
這部電影的劇情是喬丹帶著一群明星 卡通人物 打籃球,對戰外星人。上半場,他們被外星人吊打,中場休息時,喬丹給每個人一杯液體飲料,告訴他們這 是神奇的興奮劑,喝了以后體能會增長 數 十倍。他們喝了以后就真的贏了。事后喬丹 告訴他們,這不是神奇飲料,只是普通的水 。
說白了, HF0 就是 創造了一個 讓人能量暴漲的 氛圍,大家都 堅信自己 實力提高 了 ,最終也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技術層面上看,他們很少會提供具體的思路,主要還是靠 我們自己開發推廣 , 付費策略也是 我們自己 做各種各樣的實驗,但是我們會得到很多其他公司的一些經驗。比如說 A公司他可能用這樣的做法,然后成了B公司,公司 可能 用另一種做法 失敗了 , 這些信息也非常 寶貴 ,可以 讓我們 少走很多 彎 路。
問: 你們感受到充分的被信任, 這個是如何發生的?
趙文驍: HF0 的核心哲學是:“Everything else is a distraction.” (其他一切都是干擾) ,為了讓創始人專注創業, HF0包攬他們生活中的一切雜務 (住宿、飲食、洗衣等) ,從而移除外界噪音,只專注于產品、用戶和自己。創始人在這里所做的就是“寫代碼、見用戶、鍛煉身體、好好睡覺”。
他們相信把有驅動力聚集到一起,一起協作和生活,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問:你們是如何實現目標的?
趙文驍: 我們相信可以在這個 12周內達到10倍增長。會制定一個 實現 產品十倍增長 的計劃。將收入增長分解為產品迭代、營銷策略和定價策略三個維度 。 假設 產品越好,用戶越多,收入越高 , 其他兩個維度同理。
我們制作一張圖, 總收入可以認為是一個立方體,然后 底部是 三個坐標。 ACE Studio 當時的情況是,產品不錯,產品軸很長,但是營銷軸,定價軸比較短。如果要做到最快 實現 成倍的增長,那肯定是先去補短板。
我可以簡單打個比方, 比如 X軸 和 Y軸 組成一個平面 ,假設 X軸是10,Y軸是 1 ,那它的面積是十對吧?如果 Y軸增加到2,它一下就變成20了。但是如果X軸增加1,那它 只有 11 。
這個數學很簡單,也很明白,所以 我們 很容易選擇優先補 短板 。 如果 目標達到 10倍收入,要通過目標去倒推, 制定 我們的 策略行為 。
然后還有一點 , 后期 基本上 從晚上一直工作到半夜 , 因為要跟國內團隊保持 同步 ,這樣能夠讓我們開發更有效率。所以很長時間,我們過的是中國時間,有時候可能大半夜就只有我們 三 個人在 那里 。 經常早上 4、5點,我們去休息時,可以碰到其他美國創業者,來辦公室。我原以為,他們會更注重工作 work?life baLance , 沒想到,他們美國人也很拼。
問: 多大面積的辦公室,只有你們 幾 個人?
趙文驍: 它其實有兩個辦公區, 一個是二樓,一個 在地下室。 我們被安排在了地下室, 按照 HF0當時的說法就是地下室其實更好。因為沒有陽光,可以忽略時間, 更 好地 投入工作。
地下室里面有一個休息空間,里面有一個投影儀, 可以往 房頂上投 射 星空。出了休息間就是白天,然后 如果 你累了, 可以來 休息間休息一會兒。
問: 在整個創業過程中是怎么彌補短板的?
趙文驍: 我們 在 定產品策略 、 功能 時 ,會 有 各種拉扯。比如說有時 產品某個 feature 有 小改動,在技術側 可能 會有巨大的人力 成本,而 一個非常容易實現的功能,在產品 端 看 可能 沒什么用。
但是每次經過長時間的思考 和 多 輪 討論后,總 會 發現一個 平衡 點 , 既可以做出有用的功能,并且 有 很完美的界面,或很漂亮的用戶體驗 , 而且還不用踩很多技術的坑。
我們發現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一個 最佳實踐方法 (best practice) 。比如 跟 網紅溝通 上, 如果找對方法,可以一天溝通 100個。
如何找到 best practice ? 關鍵在于學習他人的經驗 。哪怕學不到 best practice,也可以學到common practice , 這可以幫助 少走很多彎路。
問: 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案例?
趙文驍: 定價策略 上,我們最初設置了多個會員檔次,但發現這種復雜的設置不僅實現起來困難,用戶也難以理解。于是,我們參考了幾十家類似軟件的定價策略,最終簡化了方案,結果發現這種簡化不僅易于實現,效果還更好。
付費策略上, 也有大改進。按照通常邏輯是, 先免費試用,然后再 誘導 訂閱 , 但實際上這 個 效果非常差 。 我們當時的統計數據 是引流 100個人,可能 有 90個人免費試用。但試用期結束以后,最后只 有 8%的人訂閱。這就相當于最后 只有 7.2%的付費率 。
改成 訂閱后 才能 使用 , 效果提升很多。剛開始, 我們會覺得這個是違背直覺 的 。但是 訂閱有 40%, 使用的有 40%,那算下來 付費率高達 16% 。
問: 你們每周都會有一個 demo dinner,那這個demo dinner是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展的 , 對你們來說的意義是什么?
趙文驍: 每周 一 的 dinner之前,每個團隊有兩分鐘的時間來分享一下項目進展。我覺得兩分鐘其實是很短的 , 這要求每個團隊必須思路很清晰 , 能在有限的時間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 這種形式不只是對最終 demo ?day? 的練習,而且對團隊也是一種 push ,否則我們 可能 會陷入某個細節或方向 , 從而迷失對進度的追蹤 。
HF0的合伙人dave, 會經常在 demo dinner 上 push大家, 現在已經第幾周了,還有幾周就要 demo day了。 還讓大家冥想,最終 demo day那一天 , 呈現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 。
問: 大家去匯報這個東西,還會產生很強烈的這種 競爭 壓力 吧 。
趙文驍: 確實會。看到其他團隊數據增長顯著,我們會感到壓力,但也激發了我們尋找解決方案的動力。 前幾周 我們 在數據上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 當時壓力非常大 。一直在 思考 各種辦法, 不斷嘗試 。 不夸張地說, 我睡覺都在 琢磨收入增長 , 還 有什么 新 策略。 我 每天喝大量咖啡, 保持清醒狀態 。
問:幾周后發生了變化?
趙文驍: 我們意識到,用戶轉化是一個長鏈條的過程,從官網訪問、注冊、下載、試用到最終訂閱,每一步都有可能流失用戶。
而 投放策略 是 先從 鏈條的最 上方開始。比如說一開始投放 評估的 是用戶注冊 數據 , 一開始吸引很多用戶,但到最終訂閱環節已經流失了大部分人。 一個訂閱 的成本 可能要花好幾百美金, 而 一個訂閱 帶來的收入是 每年 299美金。那如果 訂閱的成本 超過 收入 , 刨除 運營成本 , 投放相當于 是虧的 。
我們 摸索出最終衡量的 指標定在了真實付費訂閱 上,而不是注冊用戶上, 不斷的優化這個 轉化鏈條 , 終于從幾百美金一個訂閱,跑到 100 美金一 個訂閱。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 擴大規模 投放 , 成為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問: 那你們現在做技術封閉研發 , 為什么?
趙文驍: 一方面就是從硅谷回來,我們發現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 , 也確實發現我們在技術方面 , 需要 加速迭代 。我們其實也是差不多一個小 HF0, 內部命名為 ACE0, 核心研發人員會 在一起 想做技術突破,目前會 密集的討論 , 技術的方向, 加速 迭代 , 同時也會開發音樂生成的新功能 。
硅谷的 12周的 強 訓練, 讓我意識到 原來效率可以這么高 , 原先 我會覺得 一個月完成一個 feature,是很正常的 節奏 。但是經過了 硅谷 HF0 加速以后,我會覺得一周 迭代一個功能 ,是可以完成的。
問:感覺是現在好像大家都在積極的去推出一個新的應用,今年會有一個密集爆發嗎?
趙文驍: 今年肯定會有一個密集爆發期。大模型基座能力已經很成熟且成本低,從 Deep Seek推出開始,其效果好且開源,很多大廠都接入了。MCP協議又很流行,很多公司都會基于大模型底座開發應用,推動AI技術外延。比如PC端有MCP client和server,通過對話就能完成復雜操作,像寫代碼、會議記錄總結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工具出現,讓生活更方便。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八尺八尋 ,作者: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