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被谷歌眼鏡玩脫了后,微軟們極力推崇的MR是什么?

虎嗅注:看上去,微軟和Magic Leap們在極力擺脫被冠上AR(增強現實)的帽子,尤其對于微軟,自打它去年發布HoloLens以來,就堅稱其是一種MR(混合現實)技術,而非AR技術。在納德拉或者Magic Leap首席創新官格雷姆·德文眼里,MR是比AR更高級的技術,尤其AR技術的明星產品谷歌眼鏡把自己搞砸了之后,更沒有人愿意跟一個失敗的概念為伍。但彭博社援引以為業內人士的觀點認為,在沒有人關心的情況下糾結于技術名稱是什么,這似乎很愚蠢,而用戶最終將會決定,這一技術叫作什么,“目前只是工程師自說自話。”那么究竟什么是MR?業內都怎么看這一技術?以下這篇原載于彭博社網絡版的文章或許能解答一二,本文由新浪科技翻譯。
Magic Leap首席創新官格雷姆·德文(Graeme Devine)在上周的Games of Change Festival活動上介紹了該公司在技術方面的長期目標。關于如何讓計算機圖像看起來像是真實世界,Magic Leap一直都是一家備受關注的公司。近幾年,這一概念開始向兩方面分化:利用頭戴設備,以虛擬世界替代現實世界的虛擬現實技術,以及將計算機圖像疊加于現實世界的增強現實技術。
德文在演講中談到了第三種概念:混合現實。 混合現實和增強現實之間的主要區別似乎在于:增強現實存在缺陷,而混合現實更酷。 在德文的演講過程中,一些圖片顯示了,當用戶通過谷歌搜索關鍵詞“增強現實”時會得到什么。其中包括沒什么意思的iPhone游戲,以及商店里的購物者通過手機應用去搜索信息。而用德文的話來說,混合現實才是未來的夢想。
實際上,這個概念并不新穎。 混合現實出現在90年代,其定義是介于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所有技術。隨后,混合現實的概念常常與增強現實混用,而增強現實逐漸成為了更常用的提法。然而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里,Magic Leap和微軟正逐漸強調混合現實,以表明它們開發的產品有著根本的不同。
一些技術專家也認為,這兩個概念之間存在差別,但差別可能不大。一種解釋認為,增強現實在現實世界的基礎上疊加了半透明圖像,而混合現實技術疊加的是不透明圖像。另一種說法認為,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之間的差別在于,虛擬對象如何與用戶和真實世界互動。Magic Leap的深度學習工程師托馬斯·馬里塞維茨(Thomas Malisiewicz)近期表示,混合現實融合了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并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從而產生了令人深信不疑的圖像。他認為,這將是“終極領域”。
在公開場合,Magic Leap可能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的技術屬于增強現實范疇。不過,目前該公司內部尚未統一口徑。Magic Leap的幾名員工,包括首席工程師和計算機視覺的工程負責人,仍將公司的技術稱作增強現實。在專利申請中,Magic Leap承認,這兩種概念可以替換使用。
不過,這只是工程開發領域,而非品牌推廣。在推廣創新技術時,增強現實并不是個好概念,因為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很長時間。早在2010年,增強現實就被列為了《時代》的“10大科技趨勢”。
Vayner Capital的肖恩·程(Shawn Cheng)指出,與常見事物的關聯對增強現實的概念造成了不利影響,限制了用戶對這種技術的想象和期待。此外, 增強現實技術常常被認為與谷歌眼鏡關系緊密,而在2013年開發版推出后,谷歌眼鏡并未獲得成功。
品牌咨詢公司Vivaldi Partners Group助理合伙人菲利普·瑞安(Philip Ryan)表示:“我認為,微軟和Magic Leap正試圖將自身區別于谷歌眼鏡。”而另一家品牌公司Landor Associates的湯姆·塞潘斯基(Tom Sepanski)表示:“他們試圖傳達的信息是,‘混合現實完全不同’。”他認為,混合現實的英文單詞更直觀,更易記憶,同時仍充滿了科技感。
Magic Leap近期對“混合現實”概念的熱衷并不是首次試圖撇開“增強現實”概念。該公司最初將產品稱作“影院級現實”。而在2015年1月發布HoloLens時,微軟直接繞開了增強現實的概念。Gartner分析師布萊恩·布勞(Brian Blau)表示, 人們最初將HoloLens稱作增強現實,但微軟堅稱,這樣的說法是錯的。微軟認為,HoloLens“將會是某種更精彩的產品,是對增強現實的升級”。
目前還沒有任何此類產品開始銷售。瑞安表示,在沒有人關心的情況下糾結于技術名稱是什么,這似乎很愚蠢,而用戶最終將會決定,這一技術叫作什么。他表示:“目前只是工程師自說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