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酒店接不到奢侈品活動了
一
上周,上海周邊某奢華酒店高管A總看到旅界《愛馬仕、LV賣不動了,都賴中國出境游?》這篇文章很是感慨。
A總和我小窗私聊時稱,自己對國內奢侈品消費的萎靡是感觸最深的,“因為今年就連我們這些五星酒店、度假村都接不到奢侈品的發布會、活動了,這個真的太傷了,對酒店收入影響很大?!?/p>
奢侈品牌活動算得上是國內很多城市高星酒店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年景好的時候,你方唱罷我登場,五星酒店負責Event (會議銷售) 的員工經常在奢侈品銷售旺季忙得停不下來。
但今年暑期,國內五星酒店們明顯感受到甲方預算收緊,一些以往習以為常、大辦特辦的活動、Show正在縮小規模抑或直接消失。
A總打探了一圈國內奢侈品活動的現狀,梳理如下:
Dior、羅杰杜彼、Qeelin這些品牌的市場經費縮減20%左右,活動除了北上廣深幾個主要城市,剩余的都放在了店鋪。
LV珠寶、Dior的Show也考慮到預算問題需要選擇就近城市,縮減了房間數量。
Burberry預算減少,活動規模相比去年減少了大概有20%,所有的活動也幾乎放在了城市,小型一些的活動都放在了店鋪進行。
AP受市場影響相對較小,但是所有活動以及客戶體驗都只放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做,除了考慮活動預算,大交通和住宿,還考慮到這些城市都有AP店鋪。
歐萊雅LD線 (高端美妝事業部) 的幾個品牌:植村秀、蘭蔻、YSL相比去年活動減少,預算預計縮減了15%,有消息透露出集團下半年一些已經開始宣傳的活動很有可能也會被取消,
萬寶龍、萬國公關活動減少,預算降低,預計減少25%,品牌活動規模精簡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用到的也是一些帶設計的場地,像在厲峰雙子別墅、斯巴諾薩設計空間進行一些小規模VIP訂貨會。
奢侈品銀根緊縮,一些品牌供應商叫苦不迭。
關于上述數據,一名奢侈品牌活動供應商B總苦笑稱,“只能說還是保守了,有些品牌直接砍掉全年50%預算,甚至王菲代言的某護膚品只有去年預算的30%,有些酒店活動簽得早就做了,簽得晚的酒店活動就直接取消,哪來的錢去酒店辦活動?”
奢侈品消費市場疲軟,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很多酒店人猝不及防。
二
當五星酒店活動承接量急劇下降,昔日光彩絢麗的盛宴場景也逐漸成為稀有的記憶。
《奢侈品經濟學》一書指出:自2008年以來,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據貝恩咨詢公司統計,在2020年之前,中國的奢侈品銷售額每年增長20%以上,是全球范圍內增長率最高的市場。
同時,中國奢侈品的定價也是全球范圍內較高的。2020年,中國的奢侈品定價普遍比歐洲高15%,一個Prada包袋在中國的價格比在瑞典要高1/3。
中國土豪大手大腳,國內五星酒店與奢侈品品牌合作如膠似漆,各奢侈品牌紛紛在國內五星酒店推出了針對高端圈層的活動。
彼時,在陷入流量困境的奢侈品、美妝品牌眼中,高奢酒店是一個天然帶有高端氣息的營銷場所,能夠低成本且高效地塑造奢侈品品牌形象。
我印象很深的是,疫情期間,海藍之謎在麗江舉辦的鎏金晚宴,彼時LA MER的合作方是玉龍雪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內唯一的奢華度假酒店金茂璞修,房價在2880~9880元一晚。
對于本身定位小眾的高端品牌而言,高奢酒店看似“窄”的傳播渠道,反而能更好地鞏固奢侈品自身形象。
同時,高奢酒店能夠精準地匹配目標消費人群,是奢侈品牌近距離觸達消費者、挖掘高端圈層消費潛力的高效方式。
由此,在活動的氛圍布置上,奢侈品主辦方可謂花盡心思,不惜重金,借助高奢酒店的設計語言巧妙打造現場體驗。
B總承辦過一些類似的活動,他披露奢侈品牌公關活動的人均成本至少是廣告的人均成本的100倍以上,這些不間斷的奢侈品牌宣發、晚宴、大秀等活動足以讓下游酒店、品牌公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昔日濃情蜜意抵不過今日市場寒冬,奢侈品在中國銷售的萎靡難免影響到品牌方預算。
LVMH路威酩軒集團 (LV母公司) 、開云集團 (GUCCI母公司) 、愛馬仕在上半年財報中紛紛稱被中國出境游放開影響了業績。
開云集團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減少51%,但日本銷售業績大幅提升,這家公司稱“得益于中國游客數量強勁增長,被日本匯率差所吸引?!?/p>
LVMH路威酩軒集團上半年凈利潤下降14%,稱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將錢花在了海外市場,提振了日本和歐洲奢侈品銷售額,卻影響了中國本土銷售業績。
愛馬仕也指出中國市場呈現疲軟跡象,一方面是人們傾向于儲蓄而非消費,另一方面中國游客是愛馬仕歐洲市場的旅游消費主力之一。
高奢酒店辦活動固然好,高昂的預算也讓曾經“不差錢”的奢侈品牌們開始皺眉。
三
奢侈品活動日益縮水,B總觀察分析稱,“并不是說奢侈品牌徹底就不辦活動了,只是不一定會找五星酒店,他們會找一些更私密的、更有品位的空間,比如教堂、畫廊,然后再去重新設計布置?!?/p>
而通常這類活動規模并不大,B總說這也是現在奢侈品牌針對HNW (High Net Worth高凈值圈層人群) 辦的定向邀請活動。
活動縮水,場地縮水,浮在云端的奢侈品牌比以往更實際了,會去追求一場活動帶來的銷售轉化效果。
B總認為原因很簡單,“說白了,這類HNW定向活動就是線下賣貨......”
除此之外,還有高奢酒店能接到奢侈品牌的活動嗎?
答案是有,但偏向一些遠離俗世塵煙的療愈、野奢酒店。
B總回憶,今年在朋友圈看過奢侈品牌公關、銷售發廣西崇左某度假村的還是不少,海藍之謎、寶馬、寶格麗相繼來到這座廣西邊陲小城,“他們會包機票讓VIC (重要客戶) 飛過去。”
奢侈品牌銀根緊縮時代,想賺到錢就要跟著高凈值人群的品味走。
野奢酒店本身具備美學價值和文化標簽,更符合當下高凈值人群的審美與休閑度假習慣,它們提供獨特的住宿體驗,即便是同一家酒店,也能針對不同的品牌活動做出因地制宜的改變。
對于奢侈品牌而言,相較于在喧嘩都市精心設計一場品牌故事抑或新品宣發,也不如讓高凈值人群身心靈放空時,再進行品牌教育來得更絲滑。
選對活動場景,才更能觸達正確的目標客群,奢侈品比其他品牌更明白這個道理,只是這對海量“嗷嗷待哺”的城市高星酒店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友好的答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旅界 (ID:tourismzonenews) ,作者:需要鉑金包的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