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黑話”,其實和90后的火星文完全不一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騰云(ID:tenyun700) ,作者:唐山,原文標題:《00后“黑話”:不同于90后火星文的“新語言”》,頭圖來自:《小別離》劇照
我說,某家f就不要再fj了,能不能不要再辣菜帥哥了?ysms就sj我家粉頭,找虐嗎?你家在nh還是tc是top?tj和tb還有dyj也不要再來fj,不要再來個人博下ky,做什么fqjc?
這段寫于2020年3月16日的網絡發言,至今仍常出沒在各微信群、QQ群中,而轉發者接下來的問題幾乎總是:00后都這么交流嗎?你能看懂嗎?
自2018年起,隨著第一批00后進入大學校園,他們奇怪的話語方式開始引起媒體關注,一度被冠以“黑話”之名。
據學者倪璐瑤的論文《00后網絡“黑話”傳播機制研究》統計,到2020年2月,百度收錄的相關新聞報道超5800篇,而到2021年5月,百度相關網頁已達122萬個。在豆瓣上,有一個專門討論00后“黑話”的小組,名為“村通網——網絡黑話指南”,入群人數已超14萬。
大多數媒體認為: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語言,對于00后“黑話”,不必大驚小怪,畢竟90后也曾有過火星文之類,隨著時代發展,它會自生自滅。
然而,在長期觀察后發現,00后“黑話”的一些特點,是以往不具備的:
-
異常難懂,很難適應大規模交流的需要。
-
大量使用拼音,歧義太多。
-
與90后常用的不明覺厲、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相比,創造性似乎更弱。
-
攻擊性強,“互懟”多。
透過這些“黑話”,00后究竟想表達什么?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
一、00后是失蹤的一代?
“我一直想搞明白,00后都在想什么,到目前為止,還沒搞明白。”Elite說。
Elite是網名,作為90后,他已干過10種以上的工作,包括記者、非虛構作家、劇本殺編劇、銷售、家教等,如今又成了出版人。從去年起,他開始關注00后,在他看來:00后似乎失蹤了。
所謂“失蹤了”,意思是,00后是異常沉默的一個群體——沒有文化代言人,很少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不抱怨、不反抗、不傾訴…… Elite驚訝地發現,雖然年齡相差不多,自己卻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Elite特意加了一個00后的QQ群,潛水2個月后,他才意識到這是一個“擴列群”——即互相介紹關系、互相擴大影響的群,因為能擴充彼此好友列表,所以簡稱“擴列”。沒有新資源時,群友最常做的就是“互贊”。
“互贊”方式也讓人驚訝:如果一位網友在群中說,今天天氣真好,其他群友會立刻附和他,齊聲贊美天氣。如果有人將自己的文章貼在群中,則大家都會稱贊并轉發。 但事實上,很少有人真的寫什么東西,大家都沉浸在“夸夸”的氛圍里。
這種“互贊”似乎已成為一種儀式。群主對每個新加群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別亂發廣告。
在這些群中,“黑話”成為00后網友溝通的主要工具。最開始,Elite也以為這是社會方言 (即相同的社會群體之間使用的特殊語言) ,但他很快發現, 即便是00后也不能完全掌握“黑話”,對于同一個詞,常存在不同解讀 :比如yyds,有的00后解釋為“永遠的神”,但也有00后解釋為“永遠單身”,此外還有“友誼大廈”“以一當十”“一衣帶水”“有一點事”“音樂大師”等搞笑版解釋。
Elite無數次轉發過本文開頭的那段奇怪語言,在網上,也有一些人在嘗試“翻譯”,但到目前為止,似乎也還沒有人能完全讀懂它。
“這段話是從飯圈出來的,但我不混飯圈。”我們嘗試將這個問題拋給Marico,一位正在上高一的男孩,他有兩個微信號、4個QQ號。Marico說,他只能讀懂前面那篇“奇文”的三分之一,比如pljjplmm即“漂亮姐姐,漂亮妹妹”,nbcs即nobodycares (沒人理) ,ky來自日語,大概意思是“不通人味”。
如Marico所說,“黑話”和飯圈確實存在某種關聯。
眾所周知,與傳統粉絲不同,飯圈內部異常團結,集體行動力強,自上而下充滿各種層級。或許正因如此,他們也是創造“黑話”的主力群體,被認為是網絡語言的“半壁江山”,經由他們創造出的語言充滿了排他性:要說的話,只想說給懂的人聽。
二、因為孤獨,所以“圈地自萌”?
針對飯圈及許多00后圈子的火爆,有不少學者指出,是00后“圈地自萌”的通行心態下,必然出現的結果。
為什么00后要“圈地自萌”?張旭東等學者在2017年發布的《從“90后”到“00后”: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
首先,00后遠比90后的功課壓力大:在學習日,00后上課外班時間平均為0.8小時,是90后的2倍,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則是90后的3倍;00后每日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的高達57.0%,較90后高6.2%;即使是休息日,也有34.5%的00后睡眠不足9小時,比90后”多1.7%;隨著負擔加重,出于造福社會、喜歡讀書、提高自己而學習的00后比90后減少了4.7%,隨著競爭壓力加劇,大多數00后的學歷期望是碩士生,比90后更高。
其次,00后更孤獨:00后是所謂“獨二代”,他們的父母多是當年的獨生子女,從調查看,00后傾向于“為社會做貢獻”的比例相對90后下降了14.1%,對“事業成功”的期望值也下降了6.6%,但在“有知心朋友”的選項中,他們竟然比90后高出了7%。
Marico上初二時一度想放棄學業,在代課老師幫助下,對學習又產生了興趣。最吸引Marico的是,這位老師管他叫“M哥”。初三時,代課老師離開了學校,但在打游戲時能碰上,他們常常組團作戰,配合不佳時,Marico還會批評老師技術不好。
作家郝曉輝表示:成長過程中,同伴教育非常重要,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大哥式人物的關照,并以他的行為方式為榜樣。許多獨生子女缺失了這一環,“獨二代”也存在這一問題。
調查顯示,75%的00后渴望友誼。正如前面提到的調查表明:與90后相比,00后雖然對勤勞、節約、寬容的“傳統價值觀”認可度降低,但對“責任感”“公正”“合作”的認可度更高。
“00后可能比任何一代人更渴望同伴,只是沒有滿足的機會,他們只好‘圈地自萌’。” 郝曉輝說。
三、“黑話”讓00后找到自己
渴望同伴,是00后的集體無意識,推動他們采用各種方式來補償。
Will正上初三,像許多00后一樣,他也喜歡用QQ。他說:“我的好友都在QQ上,因為爸媽經常在微信問這問那,每次都感覺是在接受盤問。”Will還提到父母經常給他發送的表情包——自以為很幽默,其實“土嗨”至極。另外讓Will、Marico共同煩惱的是,自己的手機隨時可能被父母偷看。
與父母“隔離”,這也成為00后創造和使用“黑話”的重要目的。
00后“黑話”的優點在于,比上一代人用的“火星文”更難懂,比如dbq (對不起) 、ssfd (瑟瑟發抖) 、bhys (不好意思) 、bdjw (不懂就問) 等,不只是輸入方便,更重要的是,這些詞只在相互約定的環境中才有意義。
其中最有“黑話”含量的是“買橘子”——來自朱自清散文《背影》,文中記錄離別前,父親堅持要給兒子買橘子。只有學過這一課的人,才知暗含其中“我是你爸爸”的意味。
小圈子中通行的“黑話”,給了00后以身份感。 倪璐瑤在《00后網絡“黑話”傳播機制研究》中所指出:陌生人申請入QQ群時,通常要回答一些基本問題,如“國際三禁哪三禁”“語C是什么,列舉常用套”等,回答錯誤者將被拒絕。
所謂“國際三禁”,即娘 (過于女性化) 白 (不懂規矩的新人) 蘇 (瑪麗蘇,即過度自憐,男女均有) ;“語C”指文字cosplay,“常用套”有古原 (古代原創) 、現原 (現代原創) 、古玄 (古代玄幻) 、西幻 (西方玄幻) 等。只有00后才能給出準確答案。顯然,它們正在變成一種網絡儀式,幫助00后獲得自我。
對于“黑話”,不少媒體擔憂其可能會對漢語造成沖擊。但學者許晴則認為:“這種略縮語的影響力不會特別大,英文字母略縮語存在先天劣勢,和漢語本身的語言文字系統差距太大,很容易產生排異,增加了進入主流文化、被標準漢語吸收的難度。”
因此,許晴傾向于把這種文化現象看作現在低齡網民的一種社會方言,并認為會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興趣變化而逐漸消失。
四、“黑話”背后的“藍海”
“00后正在改變傳統商業的玩法,只是許多人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北京某文化公司總經理海燕說。海燕在出版業工作多年,從2019年起,面對出版業日漸增加的困難,他試圖向網絡教育轉型。2020年,海燕將一個英語培訓視頻賬號從零粉絲,“養”到了21.6萬粉,幾個月下來,收入超百萬。
但讓海燕困惑的是,他很難找到00后用戶:“似乎人人都在問,00后去哪兒了”。
一個偶然機會,海燕被拉進一個00后的微信群,大家得知他是出版界的老人后,不僅熱烈歡迎,而且希望他能做個在線系列講座,并將該講座包裝成商品,群員們來代銷。剛開始,海燕沒太當真,但很快便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生長在數字時代的00后喜歡原地拉群,他們習慣于被分割在一個個小圈子中,或因如此,外界很難看到他們的需求以及消費偏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確實代表著某種商機—— 與90后不同,00后對經驗的接受度特別高,特別愿意為此付費 。英語培訓也好,出版業多年從業經驗也好,熟悉人力資工作流程也好…… 不論在哪個行業,只要經驗夠,00后都可能買。
“甚至咱倆這么聊天,00后都會花錢買,他們不覺得不劃算,”除了買,00后只要認為你的經驗好、有市場,他們還愿意主動擔任分銷角色。“原來00后們都躲在這里,這就是未來的希望。”海燕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騰云(ID:tenyun700) ,作者: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