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多數短視頻號一年內必“死”?
說個暴論,據我觀察,大多數短視頻賬號堅持六個月到一年后,基本必“死”。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它們被感染了語言腐敗。
為什么我經常吐槽運營大師和韭菜大師,這倒不是我被他們坑過,心懷戚戚,而是他們解決不了內容層面最關鍵的問題,信息質量和語言腐敗。
那什么是語言腐敗呢?
就是套話、空話與不假思索使用磨損的上位詞。
你會發現一個話題,換誰來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洗稿我能理解,但你洗稿洗得像克隆人一樣,那注定就走不遠了。
如果你發現一個你喜歡的IP或者博主,他寫的東西都是低水平的搬運抄襲,你還會喜歡他嗎?甚至愿意給他掏錢嗎?
肯定就是濾鏡碎了嘛。
所以我反復強調,一個賬號的基本盤,一個賬號的價值,其實就是由最核心的一小撮粉絲決定的,他們的支付意愿和購買意愿,就是賬號變現能力的上限。
歷史上也是,一支軍隊的核心戰斗力,其實就是由那一小撮精兵決定的,然后圍繞他們拉一群老兵,抓一批壯丁。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里面最有戰斗力的,可能就那三千自己人。
比如三國時期,袁紹與公孫瓚為爭奪冀州,爆發了界橋之戰,袁紹投入了麾下的重裝精銳部隊,大戟士,他們配合麴義,擊敗了公孫瓚的精銳騎兵白馬義從,還以寡敵眾,一百多人硬剛兩千多騎兵,保護了袁紹的安全。
后來官渡之戰失敗后,袁紹喪失了大戟士這些精銳部隊,就沒有翻盤的機會了,最后吐血病逝。
比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最后為什么失敗,本質上講就是廣西征戰的老兄弟們差不多死完了,自己的嫡系精銳沒有了,那些混日子的兵痞數量再多也沒用。
西方歷史也一樣,比如拜占庭帝國對決塞爾柱突厥人的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此戰大敗,帝國精銳中央禁軍塔格馬 (Tagmata) 被全殲,忠誠瓦蘭吉衛隊為了保護皇帝基本全部戰死。
拜占庭帝國失去了麾下最精銳的野戰軍,這使得它在小亞細亞的防御體系徹底崩潰,導致安納托利亞高原這一帝國的兵源、糧倉和稅收重地失守。
這對拜占庭帝國產生了永久性的、無法彌補的損害,因為靠自己已經沒辦法抵抗突厥人的進攻,所以最終拜占庭向西方求援,引發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其實對于做企業也是一樣的,比如小米汽車為什么可以賣那么好,就是因為小米這個品牌,有一大堆死忠粉,基本盤。首戰即決戰,你出我就無腦買,我不問為什么,因為我知道雷總不會坑我。
做自媒體,做賬號,也一樣,你肯定是要遇到各種幺蛾子和黑粉的,你會發現,能撐過來的,都是有基本盤和“嫡系部隊”的。
等于說, 只要你賬號的基本盤在,人家認可你,那你一樣能東山再起。
為什么項羽不肯過江東,一方面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另一方面是三千江東子弟就是他最硬的基本盤,現在全部都打光了,已經沒翻盤的可能了。
按照真實邏輯做自媒體或者做IP品牌,其實是越做越容易的,因為人一旦習慣了某個事,切換成本還是很高的。不然他又得消化新的東西,又得信任新的人,這本能排斥嘛。
為什么我反感頻繁起新號,因為你沒有打造觀眾對你的信任感,每次都要從頭開始,一方面是很累,另一方面是做不大。
說回文字腐敗,我現在已經不看知識類的短視頻了,除非是雷軍演講和影視颶風這種頭部我會看一下。
因為絕大多數所謂的知識類短視頻,我一看題目和開頭,我就知道他要說什么。
比如說某個景點風景好,我去旅游了,基本上都是這樣:
“家人們,今天我來到了某某地。真的是風景如畫、游人如織、山清水秀,就像人間仙境一樣。自然風光融合人文氛圍,讓人流連忘返,每一處景色都讓人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真的絕絕子!”
編了一段,反正就這個意思嘛。
為什么不能是這樣呢:
“眺望遠山如黛,碧海連天,晨光和煦。”
或者這樣呢:
“瀑布從百米高的崖頂轟然墜下,水聲如雷,濺起的水霧在陽光里透著七色光暈。濕漉漉的青苔爬滿巖壁,在水流硬硬的呼嘯中,激起一股直撲面門的涼意。遠處松濤隱隱,近處林籟蕭蕭,好像在暗合這天人合一的美景。”
比如說對過去美好的追憶,可以這樣寫啊:
“在盛夏的黃昏里,走在寧靜的橡樹大道上,面拂微風,回味著過去的好時光。”
沒事就家人們絕絕子、沒事就雞娃內卷、沒事就出大事了、沒事就千萬別劃走,這種模糊的語義表達,就是自我的語言腐敗。
比如吃了一道菜,然后在那說:
“哇噢,天吶擼,家人們這道菜太絕了!”
你到底想說什么?太絕了?是怎么絕?是甜還是辣,是蒸還是炒?是童年校門口護“胃”隊小攤的煙火味?還是小小的你,在廚房拽著媽媽圍裙的童年味道?
幾個磨損得腐爛的上位情緒詞,就把你想說的內容全部表達了嗎?
說經濟,基本都是:“國家經濟大發展,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比起以前來說好多了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明顯的提升。”
說教育,基本都是:“孩子不好好上學怎么辦?我們要加強對孩子的管理,正確的疏導,與他們溝通談心,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這種東西我看太多了,現在刷到會感覺生理性的惡心。
所以一個短視頻賬號,甚至公眾號, 如果不解決語言腐敗的問題,精準優雅地編碼文字,傳遞高質量信息,讓讀者觸達巔峰體驗,最終肯定是逐漸衰敗的。
所有的運營與投流,都無法解決你內容層面的短板,而且運營與投流也是下游環節,上游還是抖音的數據與算法。
玩弄刀劍的人會被刀劍所傷,玩弄流量的人注定會被流量反噬。
但現在大環境就這樣,搬運、抄襲、投流、割韭菜美滋滋,在中國掙錢就是大爺。
我覺得還是不要急,市場總有恢復理性的那一天,版權總有加大力度保護和規范的那一天,讓子彈飛一會。
我們現在應該默默修煉自己的實力,等待那個機會。
正所謂,君子藏器于身,以待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