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理財通:粗糙的微信版“余額寶”
![]()
期待已久的騰訊互聯網金融實際動作的微信版“余額寶”在1月15日晚間放出,取名“理財通”。合作方為華夏基金,華夏基金證實合作的是去年發布的貨幣型基金“財富寶”,理財通現公布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6.435%,可獲得比銀行活期存款高14-18倍的收益。
向作者提問
理財通概況: 用戶在最新版微信5.1.0.6版本中的“我”->”我的銀行卡”->”理財通”中可以使用。理財通并沒有PC版本,微信客戶端是唯一的操作入口。資金轉入和轉出無手續費。轉入資金最低為0.01元,單日單卡申購金融不超過8000元,賬戶資金不超過100萬。由PICC提供賠付服務,保障賬戶資金安全。資金只支持體現到用戶本人銀行卡中,不支持轉賬到其他銀行卡。在試運行期間,每個賬戶每日體現金額不超過6000元,每日最多可體現3次。用戶購買成功后,會默認關注理財通的微信公眾賬號,會收到每日收益的數據和資金變動的提示。
如果用戶已經綁定了儲蓄卡,申購基金只需要4步操作,在10秒以內即可完成申購,操作簡單、便捷。
由于理財通也是合作的貨幣基金,那么在收益上與余額寶也會相差無幾。收益主要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相關,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都對基金收益的把控力度很小,所以我并沒有在收益上做比較。
比較主要體現在微信“賣”基金的體驗上,即“申購”與“贖回”的體驗。
我自己感覺理財通還比較粗糙,細節需要不斷優化,提升體驗,但也不缺乏亮點,值得期待的產品。
灰度發布,產品小范圍試錯,累積團隊經驗
理財通目前并沒有大規模的市場推廣,處于灰度發布期間。用戶可以分享給其他微信朋友、收藏、分享到騰訊微博、復制鏈接,但分享到朋友圈會被官方屏蔽,朋友無法看到分享記錄。在瀏覽器中也無法正常打開,也不可進行郵件分享,目的都是防止大規模的申請。而首批理財通合作的四家基金華夏、易方達、廣發、匯添富,在本次試運行期間只有華夏基金。市場上面多分析是合作關系的原因,我想除了合作關系的原因外,團隊經驗也是一個問題。首期選擇華夏基金進行試運行,能夠更快速的推向市場進行試錯,團隊獲得一些必要的數據和經驗。從而為另外三家基金入駐提供實戰經驗和基礎。
在灰度發布期間,單日單卡申購金額不能夠超過8000元,賬戶金額不超過100萬。每個賬戶每日轉出的金額不超過6000元。相信限額申購和贖回也是灰度發布期間的零時措施,在產品不斷完善后,會取消限額。另外,根據我的使用體驗的感覺,采用灰度發布的形式,除了能夠更好的向正式版本平滑度過,收集用戶反饋外,也是在積累團隊在開發金融產品的經驗。在金融產品上,騰訊也變得謹慎起來,安全第一。
截止今天11點左右,理財通第一批的體驗名額已滿,用戶不可再進行申購。目前還不清楚,參與用戶數量和成交金額有多少?
非原生APP,體驗需要提升
理財通并沒有跟隨微信最新版本升級而體現出來,采用的形態是APP包裹的WAP頁面。體驗較之原生APP要差很多。當然這和“理財通”處于灰度發布的狀態有關,因為原生APP必須通過更新APP來升級體驗,而WAP頁面是實時更新,能夠更快速的響應用戶需求,讓灰度發布更可控。想必主要是和理財通的團隊經驗相關,畢竟理財通并沒有PC版。相信隨著功能、體驗、安全和理財通團隊經驗的不斷完善和提高,早晚會采用和余額寶一樣的原生APP來提高用戶操作體驗。預計WAP展現的形式會持續一段時間,在下一微信版本更新時更新為APP。
資金流動性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根據華夏基金方面披露的信息,華夏基金只提供產品,并不墊付資金。想必理財通的即時轉出,由騰訊先期墊資,最后在與華夏基金結算。而最近余額寶開始限制用戶轉出余額寶,傳言就是即時轉出的資金流動性壓力很大,支付寶出現墊資困難。才開始限制用戶轉出,余額寶目前每日轉出金額最多不超過5萬,每月最多不超過20萬。在試運行期間,理財通每日轉出最多為6000元,也就是一月最多18萬。資金流動性的問題,財付通也沒有很好的解決,當然,和試運行也很有關系。期待,理財通的下一步版本升級。
資金轉出安全較高,實名單卡進出
這里的安全主要是支付環節的安全,并不包括黑客攻擊、交易信息截獲、交易篡改等。支付寶有兩種轉出方式,轉出到余額和銀行卡。其中轉出到銀行卡,必須為賬戶所綁定的銀行卡,也就是用戶的卡中,這種風險很小。而轉出到余額后,通過余額可以轉移給任何支持的銀行,這也是上次用戶的余額寶被盜的轉出方式。理財寶的轉入轉出都是單卡操作,即,用戶使用中國銀行卡進行申購,贖回時也必須轉出到綁定的中國銀行卡中。這是實名單卡進出的模式,保障用戶的資金在贖回時轉移的安全。不過,也延伸出一個問題,
財付通在這里的角色就比較尷尬了,為什么不可以轉移到財付通的賬戶?
說好的2小時到賬呢?怎么沒有實現?
在支持2小時體現到賬的銀行中,有招商銀行,但是我在凌晨00:10提現時,告知我預估會在上午8點前到銀行賬戶,這和前面告知的2小時到賬怎么就不一樣了呢?結果早晨9點左右才到招商銀行賬戶,說好的2小時到賬呢,說好的預估8點前到銀行賬戶呢?這欺騙用戶可要不得啊。
支持申購的銀行較少
目前,支持理財通的申購的銀行只有12家,且為儲蓄卡。支持的數量與財付通所支持的快捷支付的銀行要少很多,這應該是財付通和微信支付之間的接口沒有打通的原因。或財付通在進行改造升級。相信會支持的銀行會慢慢變多。
好買網提供對基金的點評
在華夏基金的詳細介紹頁面,下方有“好買網點評“字樣,我在好買網并沒有找到對華夏基金同類的點評,所以不清楚這是好買網與理財通之間的接口合作還是手動的點評合作。望有知詳情的,留言告知,謝謝!不知道這樣的合作方式是否會繼續深入下去,由好買網提供更多點評數據,以便在推出更多的理財產品時,方便用戶選擇。
和余額寶的體驗差距
余額寶提供了7日曲線收益圖,讓小伙伴能夠更好的了解收益狀況,目前理財通只告知了大概的收益,這也是理財通需要完善的地方。
支付寶提供了小額無密支付功能,低于一定數量的金額轉入到余額寶可以不使用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并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這需要微信支付對設備進行綁定,提高支付的風控能力。且理財通采用實名單卡進出的模式,推出小額無密轉入理財通是可行的,這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產品細節體驗不像出自于大騰訊。
1、一個小bug,在存入頁面輸入金額后,點擊”存入“按鈕,會
提示“請同意服務協議“,在這個頁面沒有任何的協議,何來的同意?
2、在輸入銀行卡號頁面,未對銀行卡位數做限制和判斷,跳轉到第二頁才做的判斷。哦,這是產品的基本功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開年會,要放春節了,團隊比較激動的原因。
3、點擊金額輸入框,調起數字鍵盤是否體驗會好些呢?用戶應該不會在輸入金額里面輸入*()等符號吧。
4、不支持選擇第二張綁定的銀行卡支付,這也太不厚道了啊,我綁定了兩張銀行卡,要是前面一張銀行卡超過限額或者余額不足,我想換怎么辦啊?
5、不支持自動對輸入銀行卡的識別,這應該是卡bin表沒有更新了吧,問銀聯或者銀行要一張吧。我這兒也有一張,應該比理財通的要全一些。請理財通的PM和我聯系,謝謝!另外這個預留手機號,是否可以自動輸入呢?因為用戶很少有多個手機號的,第一次輸入后,可將記錄手機號自動填充,可以少讓用戶輸入一遍嘛。
6、建議在后版原生APP,輸入卡號的頁面,加上拍照收取銀行卡號的功能,這個可以學習支付寶,非常好用。提要更好一些。
騰訊要雪藏財付通?
以我的體驗來看,理財通還有一段路需要走,我感覺到財付通為理財通提供的支付功能并不完善。財付通和微信支付,應該使用了兩套注冊賬戶體系。比如我的微信綁定了QQ號和手機號,但我用QQ號和手機號去嘗試登陸財付通,告知未注冊。而且QQ號碼對于綁定的銀行卡關系也沒有出現在微信支付中,同樣微信支付的銀行卡綁定關系也沒有遷移到QQ中。那財付通就只是微信支付的支付接口提供商,財付通甘于寂寞?(PS:財付通的賬號可以用郵箱、QQ號和手機號注冊登陸)。而前面也提到,理財通的資金還不可以提現到財付通,微信支付和財付通會打架?
總體感覺,
支付流程還是很粗糙,銜接的不是很好。在支付流程上和余額寶還差很多,而且不支持使用理財通的消費,比如用于充值話費購物之類的。
在安全機制上,余額寶對大額的資金轉出會有電話回呼給用戶,提醒用戶賬戶風險。希望理財通在風控管理上也能夠跟上。
其實,不管是余額寶還是理財通,本身已經超越了”賣基金“的范疇。以前,支付寶APP叫錢包,現在叫會賺錢的錢包,這是重新定義了支付寶。余額寶的意義,在于給用戶的不斷的塑造新的印象,以前屌絲用戶只知道把錢給銀行才會有利息,基金理財投資離他們還很遠,也不關注這樣的名詞。但支付寶給他們的印象就是,支付寶也能夠實現銀行的事兒,即,將錢放在支付寶會有利息(雖然是貨幣基金,但有多少個人在乎呢?會主動去了解呢?)。余額寶的對支付寶的意義遠大于理財通對于微信的意義,我認為,理財通只是微信流量變現的一部分。如果要像余額寶一樣做到對支付寶有質的提升,微信支付、理財通需要有更多的用戶場景去支撐。粗糙的微信版“余額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一個小插曲,放出微信版理財通的時候,我去搶注“微信理財通”的新浪微博名稱。名稱并沒有被注冊,但我將微博名稱修改為“微信理財通”時,提示輸入的字符不合法。哦,看來是新浪微博收藏了“微信理財通”的昵稱,是不是就等著微信拿錢去買呢?還是惡心微信?呵呵….
以后大家就等著在朋友圈曬理財通的每日收益吧,這比在微博傳播更有力度吧…
最后,俺再做個廣告,望轉載勿刪(我還等理財通的PM問我要卡bin表呢^_^)作者袁濤為網貸天眼的副總裁,曾供職凡客、銀聯手機支付和好貸網。網貸天眼是P2P行業的第三方平臺,為P2P行業發展提供數據服務,堅持獨立、公正發展原則,保障網貸投資人利益。個人微信:2908820,官方微信:P2Peye。
本文首發微信公號:互聯網金融(ID:webjinrong)
|